已偵測此區域的寬頻網路 HN (HiNet) 帳號
* 若使用前述中華寬頻HN為登入帳號,日後皆需在相同寬頻網域才能再登入使用;且擁有此中華寬頻HN帳號與密碼者皆可登入。
* 請勿使用公共區域網路登入,如咖啡店、社區共用網路、公開場所免費網路等。
* 您的中華寬頻 HN (HiNet) 帳號就是登入帳號
手機號碼
Fox+中華用戶請注意
2010. 全54集 .普遍級 .HD畫質
陸劇
國語
5
嘉慶二十二年,大清朝災民遍地,國勢日衰。紫禁城內,一刺客假扮太監,刺殺嘉慶皇帝,御前侍衛統領穆彰阿拼死護駕,不惜受傷擒住刺客,祁韻士的家中,迎來了回京述職的好友馮叔陽,二人均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馮叔陽的兒子馮懷義,與祁韻士的兒子祁雋藻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
穆彰阿為攀附權貴,請求皇四子諾敏儘快與庫侖真完婚,諾敏一再推託,庫侖真雖為女子,卻只好弓馬,此次仍女扮男裝,以賠禮為名,邀祁雋藻、馮懷義二人喝酒,雋藻在行酒令時才學盡顯,三人效法桃園三結義,拜為兄弟。
祁韻士從主管造幣的寶泉局監督任上交接完畢,帳目清楚。穆彰阿卻示意新任監督阿倫查庫,竟查出虧銅七十萬斤,實為祁韻士前任所為,保勝嚴刑拷打被捉拿的刺客,逼其做偽證,連同前一次的刺殺案一併栽贓給馮叔陽。嘉慶帝大怒,下旨抄拿馮叔陽全家,曹玉兒情急之下,謊稱馮元白是祁家之子,救下馮叔陽這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
穆彰阿搶在王鼎之前接過祁韻士保馮叔陽的狀紙,卻暗中毀損。朝會上,嘉慶聞知寶泉局虧銅巨大,龍顏震怒,下旨徹查,祁韻士事發,被押入天牢,在雋藻的提醒下,始知自己不諳官場事故,為前幾任寶泉局監督所構陷,便將實情稟告給主審此案的王鼎,王鼎憂心祁韻士難免遭受牽連,恐將人頭不保。
嘉慶下旨將馮叔陽滿門抄斬,馮懷義隻身劫法場,被雋藻和庫侖真及時勸阻,三人目睹馮叔陽全家被斬,懷義立誓為父報仇,庫侖真對保勝軟硬兼施,保勝只得答應護送庫侖真出城打獵。懷義身為欽犯,男扮女裝,以庫侖真丫鬟的身份混出城外,從此浪跡天涯,保勝發覺,但為時已晚。
雋藻在嘉慶祭天途中攔駕喊冤,被關入天牢,祁韻士在獄中已抱必死決心,悲歌慷慨,將平生遺願交代給雋藻。雋藻卻覺朝廷黑暗、世情昏昧,不願苟活於世,庫侖真用放走馮懷義之事要挾保勝,得以進入天牢探望雋藻,得知雋藻決心隨父赴難,深夜去求哥哥穆彰阿搭救祁家。
穆彰阿接過玉兒狀紙,以此為名上奏皇上,言語中看似只保祁韻士之命,卻以此使皇上無法殺掉其他貪官,讓眾位當朝權貴、皇親國戚對其感恩戴德。祁韻士聞得將自己遣戍新疆的旨意,拒不接旨,求王鼎再請皇上下旨殺了自己,以便諸殺真正貪官,王鼎曉之以大義,說服祁韻士接旨。祁韻士次日起程,交代夫人劉氏帶全家回山西壽陽老家。
庫侖真得知雋藻要回山西,極力勸阻,邀雋藻去穆府拜謝哥哥,並求哥哥留雋藻在府上讀書,彰阿愛惜人才,欣然應允。次日雋藻給庫侖真留下書信,隨家人踏上返晉之路,侖真驅馬追至京郊,向雋藻表明女兒身和愛意,雋藻亦驚喜交加,侖真不畏艱苦,願隨雋藻回鄉務農,料卻被保勝帶來的官兵劫回。
祁家帶著馮氏遺孤元白回到壽陽,修葺荒宅,辭退僕人,氏命老大成藻務農養家,雋藻和宿藻繼續讀書,準備科考,然雋藻已心灰意冷,不願再讀書。馮懷義遭到官兵一路追殺,路遇父親的手下李清玄、姚一彪、陳柯,三人救出懷義,並以懷義馬首是瞻,共圖復仇大計。
雋藻在務農途中,憑自己的學識,斷了一樁因句讀分歧引起的家產爭奪案,村民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讀書人的尊重感動了雋藻,雋藻回心轉意,聽從父親臨行之言,去宗艾鎮拜天下大儒張觀藜為師。不料張觀藜此時已棄儒從商,不願收留。雋藻甘願留在張家貨棧當一學徒,和弟弟宿藻住在馬棚養馬。
雋藻跪在張家貨棧門前,終在暴雨中暈倒,張觀藜同意雋藻留下,雋藻認真學徒,於養馬頗有心得。懷義來到宗艾找雋藻,撞見張觀藜,張觀藜對懷義報仇的想法嗤之以鼻,點出要害,懷義不以為然,憤而離去。姚一彪等抓住相關人員,嚴刑逼供,得知陷害馮叔陽的人正是穆彰阿。
玉兒惦念雋藻,求成藻帶自己前往宗艾探望,雋藻知曉玉兒心思,但無奈心有所屬,對玉兒極為冷淡。庫侖真撕扯為諾敏大婚準備的婚裝,撒嬌哭泣,一意抗婚,鬧得穆府雞犬不寧,其心中卻仍舊惦記著雋藻。諾敏在戲園子裡和流氓打架負傷,旻寧差保勝前去解救,次日嘉慶召諾敏進宮,準備委以重任,不意發現諾敏傷痕,旻寧又遣人告密,致使嘉慶怒不可遏,將諾敏逐出皇族。
穆彰阿得知諾敏被黜,複又巴結旻寧。適逢嘉慶派遣旻寧去山西籌措款項,旻寧順水推舟,提出帶穆彰阿前往。馮懷義等人前往穆府行刺穆彰阿,穆彰阿身手矯健,又有眾兵丁護衛,懷義負傷,行刺未果,嘉慶單獨召見穆彰阿,派其到山西做學政,並叮囑其注意一個叫張觀藜的人。
商隊遭到災民搶奪,張觀藜和雋藻與眾人分散。夜晚,張觀藜在星空下大話天下大勢,慨歎人生,當夜所言影響了雋藻一生,張觀藜預言三五十年後,必有一場大火燃遍天下,雋藻苦求解救之法。穆彰阿來到山西,拜見自己的姑父、山西巡撫烏魯阿,烏魯阿對穆此行目的頗為懷疑,以言語試探穆彰阿。
懷義等人為謀生計,當上土匪,劫富濟貧,懷義不甘如此,惆悵萬分,庫侖真偷跑到山西找到雋藻,二人愛情之火重燃,雋藻許諾要娶庫侖真,駕馬車帶庫侖真回家。劉氏聽說庫侖真乃是偷跑出來,有違禮法,堅決反對二人婚事,雋藻苦苦哀求,卻無濟於事。
穆彰阿趕至祁家,將庫侖真強行帶走,馮懷義等人半路殺出,就在穆彰阿命懸一線之際,庫侖真以對懷義救命之恩相逼,懷義無奈,只得放走穆彰阿。雋藻失去庫侖真,魂不守舍,連夜趕往太原求見穆彰阿,穆彰阿下令將雋藻關進大牢。
玉兒和成藻趕到太原尋找雋藻下落,卻得知雋藻被關入大牢,玉兒告知庫侖真,求庫侖真搭救雋藻。庫侖真手執白綾,立於凳上,以死相逼,穆彰阿只得答應釋放雋藻,但要庫侖真對天發誓,與雋藻永不相見。雋藻出獄,卻收到庫侖真的絕情信,萬念俱灰,茶飯不思,劉氏為斷絕雋藻念想,強行要將玉兒許配雋藻。
穆彰阿暗中取得山西富商名錄,在旻寧面前逼迫烏魯阿下令強行征繳,致使山西多家商號倒閉,大量夥計走投無路。雋藻拗不過母親,只得迎娶玉兒,但不日便返回張家貨棧,卻見宗艾鎮民生凋敝,已不復當年光景,而張觀藜也不得不典賣家產,以圖湊足銀兩,得避牢獄之災。
雋藻理論不成,離開張家貨棧,決心參加科舉,希望通過科考文章,將心中所想上達天聽,在鄉試墨卷上,雋藻言辭激烈,被穆彰阿抓住把柄,穆彰阿藉機將雋藻關入大牢,準備等旻寧離開山西後殺掉雋藻。庫侖真得知,前往姑父烏魯阿處求援。烏魯阿聽說穆彰阿瞞著自己要殺應試舉子,惱羞成怒,設局深夜造訪學政衙門,並將旻寧請來。
旻寧保住雋藻,並讓其中舉,同時將雋藻的鄉試墨卷帶給嘉慶,嘉慶認為是張觀藜有話對自己說,下旨讓烏魯阿務必讓雋藻來年赴京參加會試,雋藻回到張家貨棧拜謝恩師,卻得知張觀藜已棄絕紅塵,出家為僧,雋藻決意將恩師的薪火傳承下去。次年春天,雋藻帶著張牧、宿藻進京會試。
懷義、庫侖真、主考官王鼎,先後前來勸說雋藻,望雋藻言辭有度,莫生事端,雋藻卻不為所動,堅持己見。張牧在街上遇到偷賣考題之人,萬分詫異,遂將試題買回。雋藻在會試考場,發現張牧所購題目果真為會試題目,當場揭發,王鼎趕來,勸雋藻繼續答題。
穆彰阿授意琦善暗害偷題太監,銷毀人證,嫁禍雋藻和張牧,將二人罪名坐實,下入大獄準備處斬,王鼎與穆彰阿激辯未果。玉兒哀求王鼎搭救雋藻,王鼎跪在宮門外請求面君,卻被穆彰阿差人阻攔。王鼎又找來旻寧,穆彰阿在旁挑唆,旻寧擔心氣壞父皇,也不敢將試卷帶給嘉慶。
庫侖真進獄探望雋藻,出門撞見玉兒,玉兒欺瞞雋藻,討來休書,跪在庫侖真面前,乞求庫侖真救雋藻一命,庫侖真闖進戲園子找到諾敏,軟硬兼施,苦求諾敏搭救雋藻,諾敏心憂大清,密見嘉慶。嘉慶得到諾敏奏報,在朝堂上質問祁雋藻下落。穆彰阿詭計多端,將雋藻試卷奉上,嘉慶被試卷上的言辭激怒,病發暈倒。
穆彰阿趁嘉慶暈倒,逼旻寧下令,將雋藻、張牧綁赴刑場,懷義等人率眾劫法場,與官兵酣戰。諾敏趕來參見嘉慶,嘉慶醒來後要見祁雋藻,一道旨意將雋藻從刀口救回,雋藻得以面見嘉慶,將張觀藜所傳之言悉數講出,不料卻驚奇地得知嘉慶帝與張觀藜等人的往事淵源。
嘉慶向旻寧面授機宜,稱要保住大清的江山,就要保住祁雋藻,要保住愛新覺羅的基業,就一定要用穆彰阿。雋藻得中進士,卻不願做官,準備還鄉。諾敏前來客棧探望,二人相互勉勵,從此交好,成藻卻帶來了父親祁韻士的死訊。
嘉慶駕崩。雋藻被繼位的旻寧召回京城,道光皇帝初登大寶,倡導簡樸,穆彰阿為博皇上歡心,無所不用其極,雋藻看出滿朝的儉樸都是浮於表面的形式,明察暗訪,將事實擺在道光眼前。道光大怒,除去穆彰阿內務府總管的職務,轉交保勝,穆彰阿對雋藻咬牙痛恨。
穆彰阿將庫侖真許配給保勝,保勝歡心不已,穆彰阿和妻子又設計欺騙庫侖真,庫侖真被二人蒙蔽,只得下嫁保勝。雋藻聞知,喝得酩酊大醉。婚後,庫侖真獨掌家中大權,將保勝晾在一邊,保勝忠心主子,忍氣吞聲。雋藻再次向道光進言救國之術,並重提解禁吉林墾荒之事,道光不敢觸動龍脈,嚴詞拒絕。
道光指派雋藻為道光元年恩科副主考,遭到朝中眾臣反對,道光堅持,力排眾議,穆彰阿帶頭告病,以圖威脅皇帝,排斥雋藻。雋藻看到天下四傑的文章,讚不絕口,並派人尋查四人蹤跡,聞知四人已進京赴試,欣然前往拜會,卻意外聽到考題洩露、狀元內定的傳言,引得天下四傑憤然退出會試。
雋藻好言勸住天下四傑,並將試題洩露一事告知道光皇帝,道光大怒,欲重擬試題。雋藻為保試題安全,手捧試題,將自己鎖於牢籠,遊遍京師內外,昭示眾人,表明道光恩科還天下以公的誠意。會試完畢,雋藻力主在天下四傑中選擇本科三鼎甲,遭到穆彰阿極力反對,二人在道光面前據理力爭,道光不置可否,穆彰阿遂以離開朝廷相要挾。
朝中眾大臣隨穆彰阿一起稱病告假,道光為保護雋藻,將其關進大牢,道光在牢中告知雋藻,已列天下四傑為前四名,雋藻深感皇上英明,又進一番赤子之言,道光為免雋藻在京受眾臣排擠,派雋藻前往湖南做學政,授予密折專奏之權。
雋藻初到湖南,體察民情,得知本省科考須使銀子才能得中,便力主重開縣試,選拔真才,頓時遭到眾貪官反對。元白天資聰穎,小小年紀便鋒芒畢露,山西壽陽已無人能教,劉氏決定帶他去湖南找雋藻讀書。張牧給雋藻出主意,請出湘溪書院的天下大儒錢無庸先生支持雋藻,湖南貪官咬牙切齒,決心把雋藻搞臭。
湖南貪官詭計多端,屢施毒計,詆毀雋藻清譽,雋藻潔身自好,不為所惑,並且帶頭拒收養廉銀子,高風亮節,得以服眾。元白來到雋藻家中,劉氏讓宿藻為元白蓋一間書房讀書,貪官利用泥瓦匠,將官銀藏於牆壁之中,栽贓給雋藻,並將雋藻關進大牢。
庫侖真得知雋藻入獄,假造保勝書信,獲取證據,苦心幫保勝權衡利弊,說服保勝,救得雋藻出獄,懲治了三個大貪官,使保勝成為萬民稱頌的好官,穆彰阿得知保勝違背了自己的意思,雖然也彌補了自己的疏忽,卻懷恨在心。雋藻致力於湖南的學政事務,為朝廷養育人才。
雋藻從曾國藩口中得知鴉片之害,又沿途走訪,親見鴉片氾濫,荼毒生靈,隨即上奏皇上,急請禁絕鴉片,道光皇帝接到奏摺,下旨宣雋藻回京。穆彰阿在朝會上反對禁絕鴉片,倡導馳禁,被道光帝否決。林則徐、鄧廷楨拜訪雋藻,直陳鴉片之害,並透露皇上自己也抽煙,雋藻自覺形勢緊迫,要親見皇上請旨禁煙。
雋藻面見道光,以退為進,先抑後揚,使道光下旨厲行禁煙,又遭到穆彰阿的阻撓。曾國藩終於來到京城參加會試,雋藻私下勸曾國藩先去拜見穆彰阿,避免受自己與穆彰阿的恩怨牽連,曾國藩照此行事,雋藻又從中斡旋,穆彰阿對曾國藩頗為賞識。元白已長大成人,與曾國藩同赴會試,立志效仿雋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元白和曾國藩皆中進士,劉氏帶元白到馮家墳前,元白得知自己身世,立志做個好官,光宗耀祖。穆彰阿指使吏部將元白外放知縣,雋藻不允,要找吏部收回成命,不料元白卻執意赴任。曾國藩白天拜謝穆彰阿,深夜拜謝祁雋藻,同送來“高山仰止”畫卷,被宿藻鄙夷,雋藻卻解出其中深意,留曾國藩吃飯。
雋藻言辭激烈,震怒龍顏,道光下令將雋藻關入大牢,虧得劉氏動之以情,保住雋藻。懷義舊傷復發,疼痛難忍,姚一彪買來鴉片為其消痛,致使懷義吸食成癮,難以自拔。保勝和庫侖真已有一子,取名寶兒,保勝現任江蘇巡撫。雋藻一入江蘇,即見鴉片之害無比酷烈,隨即拜見保勝以圖共除煙害。
林則徐、鄧廷楨和雋藻共議禁煙大事,幾人同心協力,以期永絕鴉片之害,朝會上,穆彰阿依舊蠱惑聖聽,反對禁煙,致使道光帝無所適從,猶豫不決,只得又召雋藻回京。保勝忌憚雋藻,命人將雋藻回京沿途的罌粟全部剷除,雋藻見保勝辦事果敢,雷厲風行,稟告皇上請求褒獎保勝。
道光派肅順赴江蘇搜集證據,肅順確認保勝為第一大毒梟,卻礙於穆彰阿情面,未向道光透露真情。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成功,並擊退英軍,道光皇帝褒獎之餘,籌備海防,嚴陣以待,穆彰阿一反常態,支持禁煙,並舉薦祁雋藻為赴江蘇禁煙的欽差大臣,保勝感到穆彰阿不再庇護自己,心下慌張,希望利用庫侖真和雋藻的舊誼拉近關係。
雋藻來到江蘇,強行幫助懷義戒煙,懷義的鏢局曾走過鴉片的鏢,黑白兩道都有門路,他答應暗中幫雋藻查找線索,兩兄弟終得聯袂。保勝榮升兩江總督,以答謝為名,邀雋藻來赴家宴,與庫侖真敘舊,隨後又日日擺宴款待,妄圖腐化雋藻。
懷義幫雋藻找到確鑿證據,雋藻隨即將保勝關入大牢,穆彰阿急忙差人接庫侖真回京,庫侖真方知哥哥不會幫助保勝,於是去求雋藻,雋藻為正國法,不肯放過保勝,庫侖真心痛欲絕,與雋藻反目成仇。道光質問穆彰阿保勝之事,穆彰阿為保自己,不為保勝求情,反支持道光誅殺保勝。
保勝在獄中不平,求見雋藻,將穆彰阿當年陷害馮叔陽和祁韻士的隱情告訴雋藻,揭發穆彰阿醜惡罪行,雋藻請保勝將實情寫下,以為馮祁兩家昭雪之證。庫侖真回到京城舊宅,不願住進穆府,穆彰阿心疼妹妹,將寶兒接到穆府撫養。雋藻將保勝的證詞交給道光,道光不願理會,將雋藻拖將下去,暗中卻派黃爵滋查辦。
元白為給劉氏治病籌錢,接受了賄賂,正中穆彰阿下懷。英人打到天津,道光皇帝害怕,決定派琦善議和,並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雋藻跪在養心殿外求見皇上,反對議和,道光堅持不見。琦善議和失敗,穆彰阿又推薦庸人領兵出戰,雋藻告誡道光不可怒而興師,道光惱怒,不聽雋藻之言,以致大敗。
雋藻找到諾敏來請道光不要議和,道光擔心戰敗,不願冒險。王鼎屍諫,也未能感動道光,終於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雋藻心灰意冷,請求辭官還鄉,臨行前與道光推心置腹,舉薦賢人,出謀劃策,道光允雋藻還鄉,並下旨善待已發配新疆的林則徐、鄧廷楨。
諾敏決定親往吉林勘察土地,以圖一旦解禁之後便於墾耕,雋藻萬分感激。穆彰阿帶寶兒河邊釣魚,不慎使寶兒溺水而亡,庫侖真聞此噩耗,一病不起,藥石難救,穆彰阿差人買來大煙讓庫侖真吸食,以解喪子之痛。劉氏亡故,雋藻回鄉丁憂,張觀藜也隨即圓寂。
雋藻向朝廷推薦《瀛環志略》,期望改變現狀,實現中興,反被列為禁書。宿藻、張牧不顧雋藻反對,進京會試,張牧醉鬧貢院,被趕出考場,決心去新疆完成祁韻士遺稿。穆彰阿為嘲諷雋藻,將宿藻取中,列於孫山之位。諾敏從吉林歸來,求見皇上,肅順在穆彰阿授意下,稱諾敏假冒皇族,將諾敏趕走。
道光召雋藻回京做六阿哥奕訢的師傅,奕訢學識淵博,激進有謀,頗得雋藻賞識。四阿哥奕詝遭遇冷落。為爭皇位,奕詝的師傅杜受田請來穆彰阿幫忙。諾敏面君不成,將吉林地圖交給雋藻,雋藻興奮異常,希望通過六阿哥之手達成解禁吉林墾荒之事,穆彰阿設局,致使各方面皆不如奕訢的奕詝,以假裝的宅心仁厚得到了道光的賞識。
道光終將皇位傳給奕詝。咸豐帝即位,聽從杜受田之言,重用祁雋藻,輕慢穆彰阿,穆彰阿不甘被冷落,為排擠雋藻,將元白貪贓枉法的罪證捅出,元白貪污白銀二十萬兩,事發被關進大牢。咸豐震怒,面斥祁雋藻,雋藻不信元白能做出此等事來,請求主審此案,咸豐帝應允。
雋藻查出元白果然貪汙,欲依法將元白處斬,宿藻、懷義來求雋藻放過元白,雋藻秉天下大義,不肯徇私。臨刑前夜,雋藻在牢中與元白共度。雋藻利用“官”字,向元白講授為官之理,元白心悅誠服,情願伏法。雋藻在元白墳前告訴懷義,這一切的證據都和穆彰阿有關,是穆彰阿處心積慮,讓雋藻親手殺了自己的兄弟。
姚一彪輕舉妄動,刺殺穆彰阿未果,反被穆彰阿擒住,穆彰阿利用姚一彪做誘餌,欲將馮懷義等人一網打盡,李清玄、陳柯在打鬥中遇難,眾兄弟拼死將懷義救出。咸豐識得穆彰阿陰險,將其革職抄家,五城兵馬司抄至庫侖真處,將庫侖真家產沒收,投入大牢,雋藻獲悉,將庫侖真從牢中救出,庫侖真仍舊不肯原諒雋藻。
金田起義來勢洶洶,大清危如累卵。雋藻面見咸豐,上奏四件大事,望咸豐帝施行,並向咸豐展示吉林墾荒地圖,咸豐不肯違背祖訓,拒絕施行。肅順等人企圖獨攬大權,卻在朝會辯駁中敗於雋藻,肅順等人求教穆彰阿,穆彰阿乘機誆騙咸豐與己會面,駁斥雋藻所言四件大事,妄圖官復原職,東山再起。
咸豐看清穆彰阿嘴臉,痛斥穆彰阿,穆彰阿萬念俱滅,一蹶不振,咸豐聽信懿妃之言,將雋藻的奏摺交給眾大臣評議,從此石沉大海。雋藻發現玉兒給庫侖真買大煙,折斷庫侖真煙槍,玉兒點醒庫侖真,其實是穆彰阿害了她一生。中秋之夜,庫侖真帶著毒酒探望哥哥。
淮南聚集了百萬災民,咸豐驚恐萬分,下旨令各關隘嚴防死守,禁止災民北上。諾敏路遇大股災民,決定帶他們奔赴吉林,但遇到重重阻礙,雋藻得知諾敏中箭身殞的消息,決定朝見皇上,阻止咸豐從蒙古搬兵鎮壓災民,並且請旨,願隻身前往淮南平息大亂。臨行前,雋藻寫下休書,和家人斷絕了親屬關係。
雋藻沿途假傳聖旨,放災民北上吉林,咸豐得知消息時,情勢已無法挽回。從此百萬災民抵達吉林,落地生根。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咸豐帝北狩承德。雋藻身先士卒,率領民眾頑強抵抗,張牧、懷義均為國捐軀。咸豐病死,傳位同治,雋藻作為三代帝師,傳授同治為君之道。
2010. 全54集 .普遍級 .HD畫質
嘉慶二十二年,大清朝災民遍地,國勢日衰。紫禁城內,一刺客假扮太監,刺殺嘉慶皇帝,御前侍衛統領穆彰阿拼死護駕,不惜受傷擒住刺客,祁韻士的家中,迎來了回京述職的好友馮叔陽,二人均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馮叔陽的兒子馮懷義,與祁韻士的兒子祁雋藻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
穆彰阿為攀附權貴,請求皇四子諾敏儘快與庫侖真完婚,諾敏一再推託,庫侖真雖為女子,卻只好弓馬,此次仍女扮男裝,以賠禮為名,邀祁雋藻、馮懷義二人喝酒,雋藻在行酒令時才學盡顯,三人效法桃園三結義,拜為兄弟。
祁韻士從主管造幣的寶泉局監督任上交接完畢,帳目清楚。穆彰阿卻示意新任監督阿倫查庫,竟查出虧銅七十萬斤,實為祁韻士前任所為,保勝嚴刑拷打被捉拿的刺客,逼其做偽證,連同前一次的刺殺案一併栽贓給馮叔陽。嘉慶帝大怒,下旨抄拿馮叔陽全家,曹玉兒情急之下,謊稱馮元白是祁家之子,救下馮叔陽這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
穆彰阿搶在王鼎之前接過祁韻士保馮叔陽的狀紙,卻暗中毀損。朝會上,嘉慶聞知寶泉局虧銅巨大,龍顏震怒,下旨徹查,祁韻士事發,被押入天牢,在雋藻的提醒下,始知自己不諳官場事故,為前幾任寶泉局監督所構陷,便將實情稟告給主審此案的王鼎,王鼎憂心祁韻士難免遭受牽連,恐將人頭不保。
嘉慶下旨將馮叔陽滿門抄斬,馮懷義隻身劫法場,被雋藻和庫侖真及時勸阻,三人目睹馮叔陽全家被斬,懷義立誓為父報仇,庫侖真對保勝軟硬兼施,保勝只得答應護送庫侖真出城打獵。懷義身為欽犯,男扮女裝,以庫侖真丫鬟的身份混出城外,從此浪跡天涯,保勝發覺,但為時已晚。
雋藻在嘉慶祭天途中攔駕喊冤,被關入天牢,祁韻士在獄中已抱必死決心,悲歌慷慨,將平生遺願交代給雋藻。雋藻卻覺朝廷黑暗、世情昏昧,不願苟活於世,庫侖真用放走馮懷義之事要挾保勝,得以進入天牢探望雋藻,得知雋藻決心隨父赴難,深夜去求哥哥穆彰阿搭救祁家。
穆彰阿接過玉兒狀紙,以此為名上奏皇上,言語中看似只保祁韻士之命,卻以此使皇上無法殺掉其他貪官,讓眾位當朝權貴、皇親國戚對其感恩戴德。祁韻士聞得將自己遣戍新疆的旨意,拒不接旨,求王鼎再請皇上下旨殺了自己,以便諸殺真正貪官,王鼎曉之以大義,說服祁韻士接旨。祁韻士次日起程,交代夫人劉氏帶全家回山西壽陽老家。
庫侖真得知雋藻要回山西,極力勸阻,邀雋藻去穆府拜謝哥哥,並求哥哥留雋藻在府上讀書,彰阿愛惜人才,欣然應允。次日雋藻給庫侖真留下書信,隨家人踏上返晉之路,侖真驅馬追至京郊,向雋藻表明女兒身和愛意,雋藻亦驚喜交加,侖真不畏艱苦,願隨雋藻回鄉務農,料卻被保勝帶來的官兵劫回。
祁家帶著馮氏遺孤元白回到壽陽,修葺荒宅,辭退僕人,氏命老大成藻務農養家,雋藻和宿藻繼續讀書,準備科考,然雋藻已心灰意冷,不願再讀書。馮懷義遭到官兵一路追殺,路遇父親的手下李清玄、姚一彪、陳柯,三人救出懷義,並以懷義馬首是瞻,共圖復仇大計。
雋藻在務農途中,憑自己的學識,斷了一樁因句讀分歧引起的家產爭奪案,村民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讀書人的尊重感動了雋藻,雋藻回心轉意,聽從父親臨行之言,去宗艾鎮拜天下大儒張觀藜為師。不料張觀藜此時已棄儒從商,不願收留。雋藻甘願留在張家貨棧當一學徒,和弟弟宿藻住在馬棚養馬。
雋藻跪在張家貨棧門前,終在暴雨中暈倒,張觀藜同意雋藻留下,雋藻認真學徒,於養馬頗有心得。懷義來到宗艾找雋藻,撞見張觀藜,張觀藜對懷義報仇的想法嗤之以鼻,點出要害,懷義不以為然,憤而離去。姚一彪等抓住相關人員,嚴刑逼供,得知陷害馮叔陽的人正是穆彰阿。
玉兒惦念雋藻,求成藻帶自己前往宗艾探望,雋藻知曉玉兒心思,但無奈心有所屬,對玉兒極為冷淡。庫侖真撕扯為諾敏大婚準備的婚裝,撒嬌哭泣,一意抗婚,鬧得穆府雞犬不寧,其心中卻仍舊惦記著雋藻。諾敏在戲園子裡和流氓打架負傷,旻寧差保勝前去解救,次日嘉慶召諾敏進宮,準備委以重任,不意發現諾敏傷痕,旻寧又遣人告密,致使嘉慶怒不可遏,將諾敏逐出皇族。
穆彰阿得知諾敏被黜,複又巴結旻寧。適逢嘉慶派遣旻寧去山西籌措款項,旻寧順水推舟,提出帶穆彰阿前往。馮懷義等人前往穆府行刺穆彰阿,穆彰阿身手矯健,又有眾兵丁護衛,懷義負傷,行刺未果,嘉慶單獨召見穆彰阿,派其到山西做學政,並叮囑其注意一個叫張觀藜的人。
商隊遭到災民搶奪,張觀藜和雋藻與眾人分散。夜晚,張觀藜在星空下大話天下大勢,慨歎人生,當夜所言影響了雋藻一生,張觀藜預言三五十年後,必有一場大火燃遍天下,雋藻苦求解救之法。穆彰阿來到山西,拜見自己的姑父、山西巡撫烏魯阿,烏魯阿對穆此行目的頗為懷疑,以言語試探穆彰阿。
懷義等人為謀生計,當上土匪,劫富濟貧,懷義不甘如此,惆悵萬分,庫侖真偷跑到山西找到雋藻,二人愛情之火重燃,雋藻許諾要娶庫侖真,駕馬車帶庫侖真回家。劉氏聽說庫侖真乃是偷跑出來,有違禮法,堅決反對二人婚事,雋藻苦苦哀求,卻無濟於事。
穆彰阿趕至祁家,將庫侖真強行帶走,馮懷義等人半路殺出,就在穆彰阿命懸一線之際,庫侖真以對懷義救命之恩相逼,懷義無奈,只得放走穆彰阿。雋藻失去庫侖真,魂不守舍,連夜趕往太原求見穆彰阿,穆彰阿下令將雋藻關進大牢。
玉兒和成藻趕到太原尋找雋藻下落,卻得知雋藻被關入大牢,玉兒告知庫侖真,求庫侖真搭救雋藻。庫侖真手執白綾,立於凳上,以死相逼,穆彰阿只得答應釋放雋藻,但要庫侖真對天發誓,與雋藻永不相見。雋藻出獄,卻收到庫侖真的絕情信,萬念俱灰,茶飯不思,劉氏為斷絕雋藻念想,強行要將玉兒許配雋藻。
穆彰阿暗中取得山西富商名錄,在旻寧面前逼迫烏魯阿下令強行征繳,致使山西多家商號倒閉,大量夥計走投無路。雋藻拗不過母親,只得迎娶玉兒,但不日便返回張家貨棧,卻見宗艾鎮民生凋敝,已不復當年光景,而張觀藜也不得不典賣家產,以圖湊足銀兩,得避牢獄之災。
雋藻理論不成,離開張家貨棧,決心參加科舉,希望通過科考文章,將心中所想上達天聽,在鄉試墨卷上,雋藻言辭激烈,被穆彰阿抓住把柄,穆彰阿藉機將雋藻關入大牢,準備等旻寧離開山西後殺掉雋藻。庫侖真得知,前往姑父烏魯阿處求援。烏魯阿聽說穆彰阿瞞著自己要殺應試舉子,惱羞成怒,設局深夜造訪學政衙門,並將旻寧請來。
旻寧保住雋藻,並讓其中舉,同時將雋藻的鄉試墨卷帶給嘉慶,嘉慶認為是張觀藜有話對自己說,下旨讓烏魯阿務必讓雋藻來年赴京參加會試,雋藻回到張家貨棧拜謝恩師,卻得知張觀藜已棄絕紅塵,出家為僧,雋藻決意將恩師的薪火傳承下去。次年春天,雋藻帶著張牧、宿藻進京會試。
懷義、庫侖真、主考官王鼎,先後前來勸說雋藻,望雋藻言辭有度,莫生事端,雋藻卻不為所動,堅持己見。張牧在街上遇到偷賣考題之人,萬分詫異,遂將試題買回。雋藻在會試考場,發現張牧所購題目果真為會試題目,當場揭發,王鼎趕來,勸雋藻繼續答題。
穆彰阿授意琦善暗害偷題太監,銷毀人證,嫁禍雋藻和張牧,將二人罪名坐實,下入大獄準備處斬,王鼎與穆彰阿激辯未果。玉兒哀求王鼎搭救雋藻,王鼎跪在宮門外請求面君,卻被穆彰阿差人阻攔。王鼎又找來旻寧,穆彰阿在旁挑唆,旻寧擔心氣壞父皇,也不敢將試卷帶給嘉慶。
庫侖真進獄探望雋藻,出門撞見玉兒,玉兒欺瞞雋藻,討來休書,跪在庫侖真面前,乞求庫侖真救雋藻一命,庫侖真闖進戲園子找到諾敏,軟硬兼施,苦求諾敏搭救雋藻,諾敏心憂大清,密見嘉慶。嘉慶得到諾敏奏報,在朝堂上質問祁雋藻下落。穆彰阿詭計多端,將雋藻試卷奉上,嘉慶被試卷上的言辭激怒,病發暈倒。
穆彰阿趁嘉慶暈倒,逼旻寧下令,將雋藻、張牧綁赴刑場,懷義等人率眾劫法場,與官兵酣戰。諾敏趕來參見嘉慶,嘉慶醒來後要見祁雋藻,一道旨意將雋藻從刀口救回,雋藻得以面見嘉慶,將張觀藜所傳之言悉數講出,不料卻驚奇地得知嘉慶帝與張觀藜等人的往事淵源。
嘉慶向旻寧面授機宜,稱要保住大清的江山,就要保住祁雋藻,要保住愛新覺羅的基業,就一定要用穆彰阿。雋藻得中進士,卻不願做官,準備還鄉。諾敏前來客棧探望,二人相互勉勵,從此交好,成藻卻帶來了父親祁韻士的死訊。
嘉慶駕崩。雋藻被繼位的旻寧召回京城,道光皇帝初登大寶,倡導簡樸,穆彰阿為博皇上歡心,無所不用其極,雋藻看出滿朝的儉樸都是浮於表面的形式,明察暗訪,將事實擺在道光眼前。道光大怒,除去穆彰阿內務府總管的職務,轉交保勝,穆彰阿對雋藻咬牙痛恨。
穆彰阿將庫侖真許配給保勝,保勝歡心不已,穆彰阿和妻子又設計欺騙庫侖真,庫侖真被二人蒙蔽,只得下嫁保勝。雋藻聞知,喝得酩酊大醉。婚後,庫侖真獨掌家中大權,將保勝晾在一邊,保勝忠心主子,忍氣吞聲。雋藻再次向道光進言救國之術,並重提解禁吉林墾荒之事,道光不敢觸動龍脈,嚴詞拒絕。
道光指派雋藻為道光元年恩科副主考,遭到朝中眾臣反對,道光堅持,力排眾議,穆彰阿帶頭告病,以圖威脅皇帝,排斥雋藻。雋藻看到天下四傑的文章,讚不絕口,並派人尋查四人蹤跡,聞知四人已進京赴試,欣然前往拜會,卻意外聽到考題洩露、狀元內定的傳言,引得天下四傑憤然退出會試。
雋藻好言勸住天下四傑,並將試題洩露一事告知道光皇帝,道光大怒,欲重擬試題。雋藻為保試題安全,手捧試題,將自己鎖於牢籠,遊遍京師內外,昭示眾人,表明道光恩科還天下以公的誠意。會試完畢,雋藻力主在天下四傑中選擇本科三鼎甲,遭到穆彰阿極力反對,二人在道光面前據理力爭,道光不置可否,穆彰阿遂以離開朝廷相要挾。
朝中眾大臣隨穆彰阿一起稱病告假,道光為保護雋藻,將其關進大牢,道光在牢中告知雋藻,已列天下四傑為前四名,雋藻深感皇上英明,又進一番赤子之言,道光為免雋藻在京受眾臣排擠,派雋藻前往湖南做學政,授予密折專奏之權。
雋藻初到湖南,體察民情,得知本省科考須使銀子才能得中,便力主重開縣試,選拔真才,頓時遭到眾貪官反對。元白天資聰穎,小小年紀便鋒芒畢露,山西壽陽已無人能教,劉氏決定帶他去湖南找雋藻讀書。張牧給雋藻出主意,請出湘溪書院的天下大儒錢無庸先生支持雋藻,湖南貪官咬牙切齒,決心把雋藻搞臭。
湖南貪官詭計多端,屢施毒計,詆毀雋藻清譽,雋藻潔身自好,不為所惑,並且帶頭拒收養廉銀子,高風亮節,得以服眾。元白來到雋藻家中,劉氏讓宿藻為元白蓋一間書房讀書,貪官利用泥瓦匠,將官銀藏於牆壁之中,栽贓給雋藻,並將雋藻關進大牢。
庫侖真得知雋藻入獄,假造保勝書信,獲取證據,苦心幫保勝權衡利弊,說服保勝,救得雋藻出獄,懲治了三個大貪官,使保勝成為萬民稱頌的好官,穆彰阿得知保勝違背了自己的意思,雖然也彌補了自己的疏忽,卻懷恨在心。雋藻致力於湖南的學政事務,為朝廷養育人才。
雋藻從曾國藩口中得知鴉片之害,又沿途走訪,親見鴉片氾濫,荼毒生靈,隨即上奏皇上,急請禁絕鴉片,道光皇帝接到奏摺,下旨宣雋藻回京。穆彰阿在朝會上反對禁絕鴉片,倡導馳禁,被道光帝否決。林則徐、鄧廷楨拜訪雋藻,直陳鴉片之害,並透露皇上自己也抽煙,雋藻自覺形勢緊迫,要親見皇上請旨禁煙。
雋藻面見道光,以退為進,先抑後揚,使道光下旨厲行禁煙,又遭到穆彰阿的阻撓。曾國藩終於來到京城參加會試,雋藻私下勸曾國藩先去拜見穆彰阿,避免受自己與穆彰阿的恩怨牽連,曾國藩照此行事,雋藻又從中斡旋,穆彰阿對曾國藩頗為賞識。元白已長大成人,與曾國藩同赴會試,立志效仿雋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元白和曾國藩皆中進士,劉氏帶元白到馮家墳前,元白得知自己身世,立志做個好官,光宗耀祖。穆彰阿指使吏部將元白外放知縣,雋藻不允,要找吏部收回成命,不料元白卻執意赴任。曾國藩白天拜謝穆彰阿,深夜拜謝祁雋藻,同送來“高山仰止”畫卷,被宿藻鄙夷,雋藻卻解出其中深意,留曾國藩吃飯。
雋藻言辭激烈,震怒龍顏,道光下令將雋藻關入大牢,虧得劉氏動之以情,保住雋藻。懷義舊傷復發,疼痛難忍,姚一彪買來鴉片為其消痛,致使懷義吸食成癮,難以自拔。保勝和庫侖真已有一子,取名寶兒,保勝現任江蘇巡撫。雋藻一入江蘇,即見鴉片之害無比酷烈,隨即拜見保勝以圖共除煙害。
林則徐、鄧廷楨和雋藻共議禁煙大事,幾人同心協力,以期永絕鴉片之害,朝會上,穆彰阿依舊蠱惑聖聽,反對禁煙,致使道光帝無所適從,猶豫不決,只得又召雋藻回京。保勝忌憚雋藻,命人將雋藻回京沿途的罌粟全部剷除,雋藻見保勝辦事果敢,雷厲風行,稟告皇上請求褒獎保勝。
道光派肅順赴江蘇搜集證據,肅順確認保勝為第一大毒梟,卻礙於穆彰阿情面,未向道光透露真情。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成功,並擊退英軍,道光皇帝褒獎之餘,籌備海防,嚴陣以待,穆彰阿一反常態,支持禁煙,並舉薦祁雋藻為赴江蘇禁煙的欽差大臣,保勝感到穆彰阿不再庇護自己,心下慌張,希望利用庫侖真和雋藻的舊誼拉近關係。
雋藻來到江蘇,強行幫助懷義戒煙,懷義的鏢局曾走過鴉片的鏢,黑白兩道都有門路,他答應暗中幫雋藻查找線索,兩兄弟終得聯袂。保勝榮升兩江總督,以答謝為名,邀雋藻來赴家宴,與庫侖真敘舊,隨後又日日擺宴款待,妄圖腐化雋藻。
懷義幫雋藻找到確鑿證據,雋藻隨即將保勝關入大牢,穆彰阿急忙差人接庫侖真回京,庫侖真方知哥哥不會幫助保勝,於是去求雋藻,雋藻為正國法,不肯放過保勝,庫侖真心痛欲絕,與雋藻反目成仇。道光質問穆彰阿保勝之事,穆彰阿為保自己,不為保勝求情,反支持道光誅殺保勝。
保勝在獄中不平,求見雋藻,將穆彰阿當年陷害馮叔陽和祁韻士的隱情告訴雋藻,揭發穆彰阿醜惡罪行,雋藻請保勝將實情寫下,以為馮祁兩家昭雪之證。庫侖真回到京城舊宅,不願住進穆府,穆彰阿心疼妹妹,將寶兒接到穆府撫養。雋藻將保勝的證詞交給道光,道光不願理會,將雋藻拖將下去,暗中卻派黃爵滋查辦。
元白為給劉氏治病籌錢,接受了賄賂,正中穆彰阿下懷。英人打到天津,道光皇帝害怕,決定派琦善議和,並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雋藻跪在養心殿外求見皇上,反對議和,道光堅持不見。琦善議和失敗,穆彰阿又推薦庸人領兵出戰,雋藻告誡道光不可怒而興師,道光惱怒,不聽雋藻之言,以致大敗。
雋藻找到諾敏來請道光不要議和,道光擔心戰敗,不願冒險。王鼎屍諫,也未能感動道光,終於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雋藻心灰意冷,請求辭官還鄉,臨行前與道光推心置腹,舉薦賢人,出謀劃策,道光允雋藻還鄉,並下旨善待已發配新疆的林則徐、鄧廷楨。
諾敏決定親往吉林勘察土地,以圖一旦解禁之後便於墾耕,雋藻萬分感激。穆彰阿帶寶兒河邊釣魚,不慎使寶兒溺水而亡,庫侖真聞此噩耗,一病不起,藥石難救,穆彰阿差人買來大煙讓庫侖真吸食,以解喪子之痛。劉氏亡故,雋藻回鄉丁憂,張觀藜也隨即圓寂。
雋藻向朝廷推薦《瀛環志略》,期望改變現狀,實現中興,反被列為禁書。宿藻、張牧不顧雋藻反對,進京會試,張牧醉鬧貢院,被趕出考場,決心去新疆完成祁韻士遺稿。穆彰阿為嘲諷雋藻,將宿藻取中,列於孫山之位。諾敏從吉林歸來,求見皇上,肅順在穆彰阿授意下,稱諾敏假冒皇族,將諾敏趕走。
道光召雋藻回京做六阿哥奕訢的師傅,奕訢學識淵博,激進有謀,頗得雋藻賞識。四阿哥奕詝遭遇冷落。為爭皇位,奕詝的師傅杜受田請來穆彰阿幫忙。諾敏面君不成,將吉林地圖交給雋藻,雋藻興奮異常,希望通過六阿哥之手達成解禁吉林墾荒之事,穆彰阿設局,致使各方面皆不如奕訢的奕詝,以假裝的宅心仁厚得到了道光的賞識。
道光終將皇位傳給奕詝。咸豐帝即位,聽從杜受田之言,重用祁雋藻,輕慢穆彰阿,穆彰阿不甘被冷落,為排擠雋藻,將元白貪贓枉法的罪證捅出,元白貪污白銀二十萬兩,事發被關進大牢。咸豐震怒,面斥祁雋藻,雋藻不信元白能做出此等事來,請求主審此案,咸豐帝應允。
雋藻查出元白果然貪汙,欲依法將元白處斬,宿藻、懷義來求雋藻放過元白,雋藻秉天下大義,不肯徇私。臨刑前夜,雋藻在牢中與元白共度。雋藻利用“官”字,向元白講授為官之理,元白心悅誠服,情願伏法。雋藻在元白墳前告訴懷義,這一切的證據都和穆彰阿有關,是穆彰阿處心積慮,讓雋藻親手殺了自己的兄弟。
姚一彪輕舉妄動,刺殺穆彰阿未果,反被穆彰阿擒住,穆彰阿利用姚一彪做誘餌,欲將馮懷義等人一網打盡,李清玄、陳柯在打鬥中遇難,眾兄弟拼死將懷義救出。咸豐識得穆彰阿陰險,將其革職抄家,五城兵馬司抄至庫侖真處,將庫侖真家產沒收,投入大牢,雋藻獲悉,將庫侖真從牢中救出,庫侖真仍舊不肯原諒雋藻。
金田起義來勢洶洶,大清危如累卵。雋藻面見咸豐,上奏四件大事,望咸豐帝施行,並向咸豐展示吉林墾荒地圖,咸豐不肯違背祖訓,拒絕施行。肅順等人企圖獨攬大權,卻在朝會辯駁中敗於雋藻,肅順等人求教穆彰阿,穆彰阿乘機誆騙咸豐與己會面,駁斥雋藻所言四件大事,妄圖官復原職,東山再起。
咸豐看清穆彰阿嘴臉,痛斥穆彰阿,穆彰阿萬念俱滅,一蹶不振,咸豐聽信懿妃之言,將雋藻的奏摺交給眾大臣評議,從此石沉大海。雋藻發現玉兒給庫侖真買大煙,折斷庫侖真煙槍,玉兒點醒庫侖真,其實是穆彰阿害了她一生。中秋之夜,庫侖真帶著毒酒探望哥哥。
淮南聚集了百萬災民,咸豐驚恐萬分,下旨令各關隘嚴防死守,禁止災民北上。諾敏路遇大股災民,決定帶他們奔赴吉林,但遇到重重阻礙,雋藻得知諾敏中箭身殞的消息,決定朝見皇上,阻止咸豐從蒙古搬兵鎮壓災民,並且請旨,願隻身前往淮南平息大亂。臨行前,雋藻寫下休書,和家人斷絕了親屬關係。
雋藻沿途假傳聖旨,放災民北上吉林,咸豐得知消息時,情勢已無法挽回。從此百萬災民抵達吉林,落地生根。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咸豐帝北狩承德。雋藻身先士卒,率領民眾頑強抵抗,張牧、懷義均為國捐軀。咸豐病死,傳位同治,雋藻作為三代帝師,傳授同治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