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偵測此區域的寬頻網路 HN (HiNet) 帳號
* 若使用前述中華寬頻HN為登入帳號,日後皆需在相同寬頻網域才能再登入使用;且擁有此中華寬頻HN帳號與密碼者皆可登入。
* 請勿使用公共區域網路登入,如咖啡店、社區共用網路、公開場所免費網路等。
* 您的中華寬頻 HN (HiNet) 帳號就是登入帳號
手機號碼
Fox+中華用戶請注意
2020. 全56集 .普遍級 .HD畫質
陸劇
國語
4.1
盛梁開戰,盛州王蕭尚遠中計,被梁國大將圍困。承煦用“圍魏救趙”之法成功解困,本就寵愛承煦的蕭尚遠喜悅之下大贊承煦,卻忽略了為他辛苦奔波的三子承睿。事後,四王子承耀為承睿抱不平,承睿卻相信父王自有判斷。西齊來使到雍臨提出聯姻,雍臨領主迫于對方實力強勁,決定將郡主綰音嫁給西齊世子。綰音無奈,跟隨使者一起去西齊為西齊王拜夀。茗玉卻在途中攔下,決定代替姐姐去西齊,借機將聯姻攪黃。蕭尚遠在回撤之時突遭偷襲,被毒箭所傷,承睿根據箭羽判斷襲擊者是西齊人。承煦救父心切,獨自潛入西齊抓國醫拿解藥。茗玉來到西齊王宮,西齊世子司徒昆垂涎郡主美色,急切掀開其面紗,卻見茗玉滿臉紅疹。
西齊世子得知郡主的病症,嚇得趕緊寫了封退婚書。茗玉竊喜,帶上退婚書立刻啟程回雍臨。綰音蒙著面紗在沿路等待妹妹,卻誤入西齊小王子司徒成的陷阱。危急之時,承睿帶著一隊人馬抓住小王子,救下綰音。承睿用自己的披風裹住綰音,派人送其回家。綰音抱著披風,芳心萌動。承睿趕回盛州王宮,卻發現蕭尚遠已經服下了承煦帶來的解藥。蕭尚遠當眾稱承煦堪當重任,承睿心下暗驚。沐王妃注意到承睿緊緊交叉握住的手,不由擔憂。王妃和承煦說起此事,讓承煦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承睿和雲琪要回雍臨省親,承睿向雲琪說起雍臨對盛州的重要性,以及他立志與雍臨結盟的決心。
茗玉郊外散心,憂愁姐姐近日不知為何愁眉不展。承煦來尋茗玉,二人卻意外發現有西齊奸細的行蹤。兩人追蹤而去,前後包抄將奸細逼入絕路。奸細忽然招來傳訊鷹襲擊茗玉,又用銀針偷襲承煦,幸而銀針無毒。蕭尚遠欲將王位傳給承煦,將遺囑留給沐王妃後駕鶴西去。承睿快馬加鞭,趕到王宮之際卻得知蕭尚遠已經薨逝。西齊王世子得到暗探傳來的消息,才知之前聯姻一事是被雍臨戲耍了。世子怒不可遏,狂言要派兵征討,西齊王疾言喝止,意圖通過聯姻阻止雍臨與大盛的結盟。西齊忽派使者,以退婚書上並無西齊王蓋章為由,讓雍臨履行婚約,如若不然必將出兵討伐,大舉進攻。
蕭承耀得知沐王妃握有父王遺命,欲除掉母子三人。考慮到盛州當前的形勢,承睿難以阻攔,只能力保承軒和承煦。蕭承泰提出讓沐妃殉葬之法,將傳位承煦的秘密永久埋葬。承耀請出大哥蕭承禮一起逼宮,蕭承禮知道避不過去,只能一起出面,告知王妃,父王死前有命要她殉葬。沐王妃沒想到承耀等人竟然這麼狠心,她明知自己免不了一死,請蕭承睿立誓,善待承煦承軒兄弟。承睿親口應諾,沐王妃無奈受死。茗玉派蓁兒前往沐王妃的行宮打探消息,以安撫承煦。蓁兒偷聽到,先王遺命請沐王妃殉葬,大驚失色,趕緊回去通知茗玉。得知此事的承煦不相信父王會有此命令,打傷營兵,殺出一條血路,沖向王妃行宮。然而,等到蕭承煦趕到時,只見到母親懸樑自盡。
蕭承煦以酒澆愁,茗玉照顧在側,為其煮羹。承煦醒後,倍受感動,兩人感情進一步昇華。承泰承耀等人勸說承睿接受王位,承睿有意推脫,卻是為了試探朝堂上的反應,假意辭而不受。幾番之後,承睿終於在朝堂上接受朝賀,受眾人推舉,擁為王上。承煦得知承睿繼任的消息,懷疑承睿就是害死他們母親之人,內心百感交集。兄弟兩個找二哥承禮探知前情,不料承禮卻滴水不漏,未讓其二人打探到半分消息。承煦兄弟前來找三哥三嫂,三嫂雲琪對兩個弟弟十分內疚,百般開導,甚至指天立誓。蕭承軒不吃這套,但承煦一向視三嫂如母,他想親口問一問三哥,但三哥避而不見,兩兄弟只能半信半疑地離開。
承煦為茗玉採摘紫苑花,蘇玉盈嫉妒二人相好,嬌縱蠻橫非要和茗玉過不去,反而自討苦吃。承睿長子蕭啟翰帶著功課,立在殿外角落,不敢入內給父王請安。正巧被蓁兒看到,蓁兒撕掉殿下的功課,為其出謀劃策,並勸其日後好好聽課。蘇玉盈在宮中跋扈,故意為難燕王殿下的侍女,蓁兒為其出頭,兩人大打出手。啟翰暗中偏幫蓁兒,茗玉和承煦及時趕來,拉開了兩人。蘇玉盈嫉妒茗玉,承睿卻對其處處維護茗玉。蘇玉盈挑釁不成,狼狽離開。上元節,承煦、茗玉一行人閒逛燈會,啟翰跟在蓁兒屁股後面逗她,蓁兒只感莫名。承煦看見蘇玉盈,拉著茗玉躲開了她的追蹤。承煦在月神娘娘下鄭重表明心意,茗玉羞怯回應。承煦讓茗玉為其繡定情荷包,茗玉欣然允諾。
與此同時,承睿、茗玉等人正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雍臨王一行。不料,茗玉的馬突然受驚,茗玉臨危不亂,將其馴服,承睿欣賞茗玉的果敢獨特,對其刮目相看。蓁兒好奇平時這馬乖順得很,為何今日這般,茗玉卻只感到心慌不已。雍臨王帶著孫子賀蘭克用來到大盛,承睿熱情迎接,設宴款待。雍臨王對承睿繼位以來的政績大為稱讚。宴會上,雍臨世子賀蘭克用說起茗玉曾被誇讚有母儀天下之相,說者無心,本就對茗玉欣賞有加的承睿聞言卻格外留意起來。雲琪懷孕,她提議為承睿納一位新妃,承睿指名要娶茗玉。不知茗玉與承煦情愫暗生的雲琪,欣然同意並親自向雍臨王求娶,雍臨王應允。雲琪向茗玉提親,茗玉堅持不肯嫁,雲琪此刻才知道茗玉已與承煦互許終生。
承睿來到承煦的寢殿,緬懷承煦。雲琪向承睿求情,請承睿對承軒寬大處理。承睿疾言厲色,要等承耀歸來,再審視定奪。承耀班師回朝,承睿出城迎接。茗玉和蓁兒溜入承睿的書房尋找證據,卻無意間偷聽到承睿與承耀談話,證實承煦的確是被承耀陷害而死。承耀對承睿的斥責十分不滿,揚言讓他不要忘記自己的王位是怎麼來的,承睿感知到承耀的威脅。茗玉悲憤不已,不小心弄出動靜,承睿發現了藏身於書架後面偷聽的茗玉和蓁兒。茗玉巧計解除了承睿對她們兩人的懷疑而得以脫身。茗玉求雲琪救承軒,雲琪說除非承睿納娶大赦天下,才能讓承軒免於死罪。為救承軒、幫承煦報仇,茗玉無奈之下只得答應嫁給承睿。
蓁兒希望歌兒能在茗玉面前替自己美言,歌兒看穿蓁兒心事,說她假公濟私。啟翰聽到兩人談話,故意諷刺承煦實力不濟死在戰場之上,讓她不用再掛念一個無用之人。蓁兒氣憤之下反諷他連戰場都不敢上,啟翰生氣,發誓以後一定會建功立業給她看。承軒從玉盈口中得知了茗玉要當側妃的消息,指責茗玉無情無義。蓁兒告知承軒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和承煦,承軒疑惑不解。此時,茗玉來到了她與承煦立誓相許的祭祀殿,手握荷包懷念承煦,淚流滿面。遍體鱗傷的承煦此時正馬不停蹄地往回趕。承軒見到奄奄一息的承煦,驚喜交加。茗玉大婚,卻毫無歡容。喜宴之上,蘇玉盈不懷好意上前給承睿敬酒,欲揭穿賀蘭茗玉和蕭承煦的過往。
蘇玉盈冒險探望承煦,不顧承軒阻撓,高喊茗玉今日就要大婚嫁給蕭承睿為妃。承煦聞言如晴空霹靂,傷極攻心,塌前吐血。承煦不管不顧翻起下床,縱馬出門欲尋茗玉,卻跌落在半途。茗玉在新房以酒澆愁,蓁兒苦勸無用,為她難受落淚。承睿回宮,補辦禮時,見茗玉情緒異常,只當她新婚緊張。他自覺今日雙喜臨門,心情大好,攙扶她攬進懷中,意欲親吻,茗玉卻噁心上湧,扭身嘔吐,承睿錯愕。茗玉自道今日一身污穢衝撞了君上,無法陪王上盡興,望王上贖罪。蕭承睿敗興而去。茗玉恍惚望著周身滿眼鮮紅,用紅燭燒了嫁衣,可也知是自欺欺人。蓁兒探訪承煦而歸,茗玉聽聞承煦此時仍然生死未卜,擔憂不已,神情恍惚。
茗玉在承睿面前隱忍承歡,卻聽聞承煦回到府後不吃藥、不養傷,病情加重。茗玉扮作小太監來尋承煦。蕭承煦閉門不見,咬牙要她莫出現在自己面前,往後自己的死活與她無關。賀蘭茗玉只恐他心生死念,以死相逼,承煦最終打開了門。院中大雨傾盆,蕭承煦卻跑入院中。賀蘭茗玉大驚,一邊為他撐傘,一邊落淚勸慰,蕭承煦言辭帶刺,重傷茗玉,稱時至今日,你對我而言就是個無關輕重的人,一次次將她推開,將她舉起的傘推落。蕭承煦淋雨一場,傷病更重,也不喝藥,一心求死,蕭承軒心急如焚。淩蓁兒終不忍他與茗玉之間這般折磨,將茗玉的苦衷緣由一一向告知承煦。
承煦大病初愈偶遇承耀,故意激怒其說出心裡話,承睿親眼看見承耀的倡狂。承睿發現茗玉愛看兵書,將承耀比喻為獵鷹試探問其解決之法,茗玉巧妙提出戰略,令承睿大為讚賞。承睿喜歡茗玉的聰穎,准她幫自己讀奏摺。茗玉感恩王上的賞識,甘願為其分憂。一年後,蕭承睿親征大樑邊境,卻遇上薛繼這個勁敵,承睿下令撤兵,卻遭蕭承耀極力反對,只有蕭承煦力挺承睿。承睿心中觸動,與承煦共話兒時情誼。盛州戰退而歸,蕭承睿心中不痛快。賀蘭茗玉巧動心思開解承睿,承睿心中更加看中茗玉。承睿得不到承耀、承泰的支持,茗玉趁機提議可以從年輕的親王中選拔培養人才。蕭承睿心中也暗自思量,事後希望承煦幫其守住寧東防線,承煦應允。
蕭承耀不願再隨承睿進攻,想拿戰利品撤兵。承煦獻計,暗中燒毀了搶來的戰利品,並聲稱是薛繼所為。承煦此舉激起了大盛邊防兵士的鬥志,還趁機整治了承耀一番。承耀嬌縱控兵,中了薛繼的計,二營主力軍被圍山地。薛繼料定他們會來增援解救,途中設伏。蕭承煦先引出埋伏,令自己的先鋒營將鎧甲、盾牌磨得噌亮,反利用陽光讓大樑兵一時大亂,殺出重圍,解救主力大軍。承煦榮歸,承睿大喜,為其設慶功宴。承煦獲賞,承耀心中不服氣,更大言不慚不敬王上,王上怒火中燒,隱而不發。離席後,承耀、承煦大打出手,被承泰拉開才作罷。薛繼識破盛州計策,放棄寧東,直驅長安,讓承睿十分頭疼。茗玉無意間說出反間之計,給了承睿靈感。
喬惠妃向王妃提出議親一事,王妃以玉盈性子刁蠻,與承煦不合為故委婉拒絕。蘇玉盈心中不甘,惠妃於是設計,讓承睿知曉玉盈想要嫁給承煦一事,承睿為攏絡承煦,也為了掌控承煦的一舉一動,有意促成此事,要王妃說服承煦娶蘇玉盈。承煦婉拒王妃美意,王妃只好同茗玉說,希望茗玉出面勸承煦接受,茗玉心如刀絞,只能推辭。蘇玉盈知道承睿答應幫她,張揚起來,遇到賀蘭茗玉高調炫耀自己要被指給承煦了,蓁兒忍不住譏諷,茗玉喝止住蓁兒,蘇玉盈責怪茗玉已經嫁人就別再吊著承煦的心,茗玉痛心說道你們的事情已成定局,希望你們能幸福。
從喜宴回宮的途中,茗玉來到祭祀殿,想起往年上元節與承煦在此相處的往事,傷心不已,心中默默為承煦祝福,放下為承煦繡的荷包,也將兩人的愛情放下。蘇玉盈在新婚夜觸怒承煦,承煦沖出家門,鬼使神差也來到祭祀殿。兩人擦肩而過,蕭承煦卻意外發現了茗玉留下的荷包,裡面有為蕭承煦祈福的字條。蕭承煦頓時明白茗玉心中所想。承煦、蘇玉盈去宮裡謝恩,好面子的蘇玉盈為營造新婚恩愛假像,對外聲稱蕭承煦待她極好。承睿重用承煦,承煦領命出征,蘇玉盈卻因挽留承煦不得法而與承煦發生爭吵,承煦感慨只有茗玉能夠理解他。蕭承煦大勝歸來,蕭承睿予其重賞,承耀、承泰極為不滿,感受到承睿分散二人兵權之心,大為不滿。
承煦擔心承耀故意陷害承睿,欲調查承耀口中那個丫鬟。承煦派人搜查承耀名下田產房屋,果然查出蕭承耀將人藏在自己的一處別院之中,但人已經被提前轉移了。承軒為了逼問出當年真相,夜審承耀,用一堆刑具嚇唬他,承耀竟經受不住威脅,心疾突發,一命嗚呼。蕭承煦趕到,穩住承軒,幾番思量,決定向承睿請罪,如果承睿不能原諒自己,他願意去向大哥三哥自首。承睿問詢大驚,但為了大局考慮,冥思苦想後,讓承煦將牢房佈置成承耀上吊自殺的樣子,替承軒瞞天過海。蕭承泰不信蕭承耀是自殺,硬要驗屍,結果並無異說,承泰悲痛萬分,心中對承睿不滿。蕭承煦私下訓斥蕭承軒,要他不要再魯莽。
蕭啟翰在蓁兒面前炫耀自己已經成為一營之主,誰知蓁兒滿臉不屑,啟翰吃癟,心中忿忿。承睿跟茗玉聊政事,表示自己有心將吏部交給承煦。承睿面露疲倦,茗玉為其準備湯沐。承睿向茗玉袒露心意,希望她不只做一個賢妻美妾,更渴望得到她的一片真心。承煦深感自己長年征戰,留玉盈一人在府中,多有虧欠,願與其一同進晚膳,卻發現玉盈將有關茗玉的物件全部燒毀。承煦初接手吏部,發現許多權貴皆有侵佔田宅之嫌,承泰也涉及此事,欲將此事鬧大。承煦被民婦當街攔馬,狀告衛王蕭承泰侵佔其田宅,事情終於傳到蕭承睿耳中。蕭承睿大怒,責令蕭承煦徹查明白。蕭承睿對承煦提出的政策大為稱讚。正在此時,西齊軍情告急,承煦請命出征。
賀蘭克用帶人攔住追兵,茗玉拉姐姐上馬急走。王世子窮追不捨,茗玉手臂受傷,形勢緊急,茗玉為保全姐姐,長甩馬鞭一喝,讓綰音獨自駕馬離去。茗玉被綁在王世子馬後,拖回西齊,王世子欲淩辱報復茗玉,小郡王勸阻王世子可以用茗玉交換被俘的西齊王。茗玉被架上城樓,王世子與大盛軍談判,要拿她換回父王。承睿和承煦見到茗玉,驚愕不已。蕭承煦壓住急切之色在帳外等待,承睿營帳中亦是一夜不眠。承煦提出可以假裝答應拖延時間,承睿擔心前線將士寒心,忍痛拒絕。蕭承睿在西齊城樓前與西齊王世子談判,拒絕交換人質和城池的要求。司徒昆羞辱茗玉,茗玉在城樓之上遠遠看著蕭承睿,看著他避開了自己的目光,心中一涼。
承煦擔心承睿遲早會虧待茗玉。親信帶回從承泰那裡找到的沐王妃侍女素秋,承煦從素秋口中得知父王原本要將王位傳給他。承軒氣憤不已,激動地要找承睿算帳,被承煦攔住,承煦說他們必須冷靜,從長計議。茗玉回宮,蓁兒和雲琪一片憂心終於放下,茗玉對蓁兒感歎,自己被綁在城樓之上的時候,儘管明白承睿為了盛州不得不這麼做,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自己要相守的人不會就這樣捨棄自己。如今看來,能夠與自己相知相守的,唯有承煦一人,可自己卻註定這一生都要負他了。承煦分析戰勢,命屬下按兵不動,派人對西齊勸降。司徒成不戰而降,還獻上了傳國玉璽。相傳得到傳國玉璽的人就能得到天下,承軒動念要承煦用傳國玉璽推翻承睿。
在承煦回京的前一夜,茗玉命蓁兒偷偷通知承煦,讓承煦獻出玉璽免除大禍。沒料到,蓁兒在營帳中被啟翰撞見,蓁兒為了躲啟翰,落下承煦要交給茗玉的信。啟翰瞧見對方戴的鐲子有些眼熟,一時又沒想起。承煦謊稱此女是自己府第前來報訊的侍女,蒙混過關。承睿暗中安排好兵士,到城外迎接承煦,城下賜酒,與將士約定好,到時候以擲杯為號,拿下承煦等眾。千鈞一髮之際,承煦獻上傳國玉璽,成功讓承睿釋疑。承睿得到傳國玉璽,改國號為“晟”,正式稱帝,並封賞承煦。登基之後,皇家舉行了封賞的宴會,茗玉出去透氣,卻遇上了刻意尋來的蕭承煦。
蕭承睿來到茗玉宮中,裝作不經意問起蓁兒為何夜探軍營。蓁兒靈機一動,用計搪塞,承認茗玉確實派她送信給蕭承煦,為的卻是蕭承煦的家事,京中盛傳燕王妃虐待婢女,茗玉為了怕蕭承煦回家發怒,致使家庭不和,才派蓁兒先去開導蕭承煦。蕭承睿向雲琪求證,證實蕭承煦與蘇玉盈感情不睦,這才按下一部分疑心。蕭承煦升婢女可蘭為側妃,蘇玉盈登門問罪,誰料承煦竟當場拿出一封放妻書,聲稱要與玉盈一同到宮中遞與皇兄,就此了斷二人姻緣。蘇玉盈苦苦哀求,承煦只能暫且作罷。蘇玉盈心中委屈,跑到喬淑妃面前哭訴大鬧,承睿想從蘇玉盈口中探探蕭承煦的虛實,不料竟得知,茗玉與蕭承煦曾有過一段舊情。
承睿心意難平,回憶起茗玉與自己相處的點滴,更覺人心難握。雍臨派人來祝賀蕭承睿登基,來者是賀蘭克用和茗玉的姐姐綰音。茗玉很高興,希望姐姐能留在宮中散心,忘記那些不開心的往事。綰音見茗玉處境優渥自在,又深受陛下寵愛,宮中頗多賞賜,不由羡慕。茗玉把侍女惠兒安排去照顧綰音,綰音拐彎抹角地打聽茗玉與蕭承睿相處境況,惠兒添油加醋,聲稱茗玉會討蕭承睿歡心。綰音想起自己身在西齊的悲慘遭遇,以及尚不明朗的未來,心中愈發不平。蕭承睿多方刺探茗玉,甚至刻意冷落茗玉,意圖激起茗玉對他動情,但茗玉不為所動。承睿聽雲琪說起茗玉與綰音姐妹情深,茗玉心中在意的事情不多,綰音是其中一樁,心中暗動。
綰音聽聞承睿與茗玉之間的爭執,明白自己在承睿心中只是個棋子。綰音拿出當年被承睿搭救時受贈的披風,向承睿表明心意,並執意要離開盛州。承睿沒想到綰音對自己如此情深,聞言深受觸動,堅持把綰音留下。消息傳來,綰音得封貴妃,位於四宮之首,僅在皇后之下。茗玉聞聽,感歎一切榮華富貴、生殺予奪,也不過是陛下一念而已。蘇玉盈聽到消息,傳回府中。承煦不解承睿為何會突然冷落茗玉,轉而寵倖起賀蘭綰音。蘇玉盈欲言又止。承煦回想起承睿此前一系列反常之舉,推測出承睿可能對自己與茗玉的過往有所知曉。蕭承煦去找賀蘭雲琪,要去跟三哥說清楚,擔心承睿會傷害茗玉。雲琪苦勸蕭承煦,說他不出現就是對茗玉最好的,承煦夾在其中只會越來越亂。
承睿心中又生出希冀,問茗玉是否因此吃醋。承睿不問青紅皂白的斥問讓茗玉灰心,而綰音背後的刁難也讓茗玉難過,茗玉心灰意冷之下並沒有給予承睿他想要回應,冷淡的茗玉讓承睿覺得尊嚴盡失,憤怒之下罰茗玉去祭祀殿跪抄經書,為綰音的孩子祈福。雲琪與承睿理論此事,承睿卻吩咐雲琪好好照顧綰音,不要再為一些小事影響綰音的情緒傷了她腹中胎兒,雲琪氣結卻又無奈。蓁兒為茗玉不平,可茗玉卻依然心平氣和,不見半分怨憤。承煦去跟雲琪請安,遇到回宮送經書的綰音,承煦得知茗玉被罰非常心疼。承煦找了機會單獨見茗玉,承煦怨怪承睿變心,指責他不配為人夫,茗玉卻覺得這樣反而讓她鬆了口氣。
綰音侍女惠兒和淩蓁兒在禦廚房碰上,又起衝突,惠兒趾高氣昂與蓁兒鬥嘴,卻又說不過蓁兒,氣極後回到賀蘭綰音處搬弄口舌。喬淑妃見狀推波助瀾,引賀蘭綰音遷怒茗玉。賀蘭綰音認定賀蘭茗玉有意要害自己的孩子,尋上門胡攪蠻纏。雲琪氣惱,只叫賀蘭綰音想清楚再說話。賀蘭綰音卻委屈不已,蕭承睿見狀心疼萬分。賀蘭綰音病榻難安,聽聞八皇子病仍未好,哀求蕭承睿救救自己兒子,皇后偏袒,她無能為力!蕭承睿竟信巫蠱之術,下令要徹查後宮,皇后勸蕭承睿此舉糊塗,蕭承睿不聽,執意而為之。蘭嬪聽聞消息方寸大亂,翻出床下巫蠱娃娃讓貼身丫鬟趕緊在御花園中找地埋下,那丫鬟惶恐不已,丟了巫蠱娃娃就跑,娃娃正被扔到茗玉的永甯宮院外。
行宮中春寒尚凍,亦無炭火。管事太監勢力,見茗玉不過是失寵之人,克扣下宮中發給茗玉的月例,中飽私囊,蓁兒與之大鬧,卻無濟於事。夜涼,茗玉和蓁兒只能用燒飯的柴火點在火盆裡,差點不小心引起大火。蕭承煦擔心茗玉二人處境,偷偷混入行宮查探,正巧撞上,幫二人趕緊壓住火情。茗玉和蓁兒因滅火弄得狼狽不已,承煦不禁惱怒蕭承睿無情。他再不能忍受茗玉被困於此,要將茗玉帶出後燒了這行宮,偽造她死於火災的消息,她可以用一個新的身份、在一個新的地方活下去。賀蘭茗玉心驚,可她勸不住蕭承煦灼灼燃燒的報仇之心。承煦隨軍出征,趁機安排手下行事。
蕭承泰秘會大樑薛繼曾經的副將洪廣志,原來洪廣志借蕭承泰朝中失志之際著人牽線,策反蕭承泰。蕭承泰套話洪廣志,聽聞十二神鷹營還有一個營主已同意跟他們合作,見洪廣志拿出那人密信,蕭承泰收網捉人。洪廣志衝破包圍受傷逃離,密信被蕭承泰搶去,蕭承泰發現密信上有果然有神嘯營營主的印章,但被洪廣志受傷流血所模糊,一時分辨不出是哪個營主的印章。洪廣志受傷,恰被路過此處的茗玉所救。茗玉好心幫忙,藏住他治傷。洪廣志的親信尋來,茗玉無意聽到他們談話,說洪將軍與蕭承泰策反雖不成,但蕭承煦那邊的計畫即將達成,當初他們用反間計對付薛將軍,如今便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蕭承煦死在蕭承睿疑心之下!
茗玉回宮,承睿心中暗喜,三番五次給永寧殿賞賜,並與雲琪商議,打算將茗玉生下的孩子過繼到雲琪的名下,作為嫡子的身份立為太子。茗玉憂心,自己的孩子若為太子,一生下來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感慨自己不願帶著孩子再次回到宮中這個牢籠,被承睿無意聽到。承睿對茗玉心冷,當朝宣佈立綰音之子啟恒為太子。啟翰出征回來見到蓁兒,喜極而泣抱緊蓁兒,稱自己再也不會放開她。啟翰說要向茗玉討要蓁兒,蓁兒說茗玉現在情況不佳,不要跟她說這些。啟翰大喜,追問是不是等茗玉生了,就可以說了。蓁兒羞惱不已。半年後,承煦從戰場回來,形容更加冷酷。承煦找太醫療傷,借機打探茗玉的消息,太醫說茗玉脈象平穩,暫時無礙,並透露喬淑妃發現喜脈。
雲琪得知茗玉分娩當日惠兒故意使絆子,險害死茗玉母子,不由大怒,將惠兒召至殿中審問。惠兒與綰音事前與當日當值的太監串通好,雲琪一番逼問無果,只得放過惠兒。雲琪為自己不能替茗玉做主,讓她命懸一線而愧疚,茗玉感知自己在這深宮之中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任人拿捏。故意將李嬤嬤來歷一事透給綰音得知。綰音被惠兒攛掇,決定將李嬤嬤出自燕王府一事拿出來大做文章,安排人將永寧殿圍起來。李嬤嬤在宮中辦事,綰音派人將李嬤嬤絆在外面,目的讓其回來看到永寧殿被圍,出宮向燕王求助。然而李嬤嬤搬來的救兵卻是茗玉事先安排好的賀蘭克用。克用趁機將茗玉生產之時,惠兒刻意阻攔一事揭出來,將兩名當值的太監帶回來再次審問。
啟翰來向茗玉討要蓁兒。蓁兒羞惱,只稱自己誰都不嫁。啟翰到蘭昭儀處,讓其為之提親。蘭昭儀介懷茗玉與貴妃之間不睦,認為啟翰娶了永甯宮的人,勢必會得罪貴妃,甚至得罪太子。啟翰聞言不屑,而此話正好被前來走動的喬淑妃聽到。蘭昭儀正在幫太子繡披風,因為找絲線暫時離開,丫鬟送上榛子酥,不小心灑到了繡崩上,淑妃想起太子對榛子過敏,本想提醒,可忽然想起自己的兒子,又不出聲了。蘭昭儀把蓁兒叫來,無端訓斥,蓁兒卻無意間見到一個布老虎,發現眼睛有點奇怪。蓁兒想起了當時在永甯宮宮外發現的巫蠱娃娃,無意識地說出“娃娃”兩個字。蘭昭儀做賊心虛,反應激烈。蓁兒對蘭昭儀起了疑心,就在這時,丫鬟進來驚慌失措,報稱太子出事了。
蘭昭儀在牢中又驚又悔,喊著蕭啟翰的名字,其情可慘。夜雨,蕭啟翰跪在關雎殿外求父皇開恩,蓁兒內心愧疚,過來勸慰,辯解當時情急,自己只是脫口而出,不是有意想害蘭昭儀。宮中太監跑來通知,說蘭昭儀在獄中咬舌自盡。蕭啟翰指著蓁兒憤怒傷心道,我拿出心來給你,你卻踩在地上踐踏。蓁兒呆呆看著蕭啟翰離去,亦痛苦不堪。綰音一病不起,蕭承睿來看綰音,告訴她蘭昭儀已經畏罪自殺,勸她寬心。綰音哀慟難愈,仍然對茗玉心存怨意。蕭承睿知道自己冤枉茗玉,最終還是來看了一眼茗玉。茗玉不卑不亢的態度始終令他惱火。蕭承煦圍剿錦州,為長久之計,退兵三十裡,並讓士兵回家探親,此舉讓蕭承睿大為震怒。
蕭承睿按不下這口氣,讓大部隊在城門前,長跪等候皇旨恩典,蕭承煦忍無可忍,揚長而去。蕭承睿聽聞,怒不可遏,此時,蕭承泰求見,經過多方對比,終於將那封通敵密信上的印章對比了出來,正是蕭承煦的印章。蕭承睿與蕭承煦二人對峙。蕭承煦一眼認出文書上面並非自己的營主親印,自己的印早就在幾年前,炮火中缺了一個角。蕭承睿不信他“狡辯”,揚長而去。茗玉得知蕭承煦落獄之事是因為通敵書信,想起洪廣志說的反間計,心道不好,悄悄出宮去找蕭承禮。蕭承禮說那文書上面確確實實是蕭承煦的印,完好無損的印,無可辯駁。宮內,蕭承睿看到文書房中之前蕭承煦的戰報,果然近兩年都隱隱缺一個角!
承禮在朝上奏明,燕王現下所用的印章是年初新換,而可蘭是近年與蕭承煦成婚的,與通敵文書上的日期相近,可蘭婚書上的私印已經缺角,而通敵文書上卻是完整的印鑒,當真不是蕭承煦的真印。各位大臣見狀也紛紛跪請命詳查,求陛下不要讓前線將士寒心。承睿在庭上只能暫且作罷。蕭承睿惱火,同綰音抱怨,如今弄得兩面不討好,自己吃了虧。但還是不能放了蕭承煦,總要找個理由再整治他一下才好。茗玉知道蕭承睿還是沒有放蕭承煦回去,知道承睿對承煦介懷已深,靈機一動,覺得需要有人提醒一下蕭承睿當年對沐王妃的諾言。茗玉請歌兒幫忙,派蓁兒于雨夜,拿著已故沐王妃的衣服在宮中陛下必經之處現身。不料這一幕卻被綰音撞見。
綰音因為思念兒子,加上蕭承睿不在身邊,成天胡思亂想,讓婢女到民間求來所謂的符水喝下,以求能看見兒子的“亡魂”,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性情也愈發扭曲。蕭承煦雖表面上已經向承睿屈服,但已經不願再讓自己陷入此前任人宰割的局面,與承軒一起進一步醞釀計畫。下月初一承睿會去皇家獵場圍獵。蕭承煦決定抓住這次機會皇上圍獵帶去的只有三個營的精銳,剩下一半留在京城,他們手中亦有三營,他們的勝面很大。而且如果一旦事成,那承禮的那兩營,一定會順勢歸順。眾人到達圍獵場,藏在不遠處的承煦部下,只等射中頭鹿為信號,就要群起攻之。蕭承煦正要持弓而射,突然傳來軍報,淩峰和洪廣志帶著十萬精兵,突襲了寧錦邊界。
綰音與茗玉二人同時中毒,太醫想法將毒素清出,然而茗玉中毒頗深,綰音本就身子虛弱,二人危在旦夕。太醫稟告,想要救回二人性命,只有靠密封在太醫院的一枚珍貴丹藥,然而陛下不在,無人能夠取出此藥。雲琪緊急通知蕭承煦,要他小心婉轉的告訴蕭承睿。蕭承睿心頭大震,但因坐陣軍營,心急如焚卻束手無策,心中糾結,自己一去,軍心必亂。蕭承煦見狀,安慰蕭承睿,自願幫蕭承睿監軍,接手軍務,讓承睿把兵符和印信交給自己,封鎖消息,想辦法讓蕭承睿快馬加鞭,秘密回宮取出丹藥救治綰音和茗玉。蕭承煦立下誓言,承睿將軍中一切事務交付給他。蕭承煦用軍醫說法,陛下病了,不能見風,以後只在皇帳內辦公的藉口,阻擋了想要前來的將士。
承睿服侍茗玉把藥服下,茗玉蘇醒過來,承睿這才去見綰音。綰音在殿上奏著當年自己奏給承睿的那曲《相思令》,見承睿終於肯來,意識已經恍惚,直道自己自始至終不過就是承睿的一枚棋子,一片癡心終於錯付。茗玉跌跌撞撞地趕來看姐姐,綰音氣絕,死在茗玉的懷中。茗玉悲憤難已,怒斥承睿辜負了姐姐,自己當初以為陛下與姐姐是兩情相悅,沒想到如今卻落了如此下場。承睿傷痛綰音之死,不吃不喝、無心國事。就連前線送來的戰報,他也棄之一邊,無心理會。承睿被圍困,情形危急,可求援戰報已經送出多日卻依然不見援軍蹤影。承軒認為承睿是想借機除掉他們。承煦堅信承睿或許對他們心存芥蒂,但他絕不會放棄江山,更不會放棄兩營兵士。
啟翰療傷時看到護心鏡中的許願符,柔腸百結,心緒難平。承睿承煦得勝歸朝,茗玉去祈福殿還願,已經打探到她行蹤的承煦早已在那裡等候,兩人見面,各問安好,各自壓抑深情。五年後。茗玉的五皇子啟元和喬淑妃的六皇子啟榮日漸長大,太子未立,喬淑妃明裡暗裡與茗玉較勁。蕭承睿肺疾漸重,雲琪見他身體日漸虛弱,心中難受,卻不得不問及立儲之事,蕭承睿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答案,對雲琪說,以後不管結果如何,希望她能保全蕭啟翰、保全他的孩子們。蕭承睿夜半咳血驚壞雲琪,御醫惶恐道皇上病體難支,當早做決定。蕭承睿在病榻上招蕭承煦進宮,坦誠當年沒有阻攔蕭承耀逼沐王妃殉葬、自己得以繼王位之事,卻道自己絕不後悔。
茗玉告知承煦,啟元必須登基,不然難以逃出承睿密詔的算計,承煦說只有自己坐上皇位,才能護住茗玉母子周全。茗玉深知承睿舊部實力不容小覷,就算是承煦也不一定能夠護住啟元,這一次,她不得不與承煦針鋒相對了,就算拼了命,也要把啟元推上皇位。茗玉與雲琪商議,把承睿的死訊昭告天下,而傳位的遺詔先按下不發,借此機會看清朝中局勢。喬淑妃借用自己兩個侄女和蕭啟翰、蕭承煦的關係,開始暗中活動,希望說服兩人支持自己的兒子蕭啟榮繼位。喬淑妃許諾蕭啟翰放棄與蕭承煦的爭奪,轉而支持自己的兒子登基,讓他給自己皇帝的虛名,而自己給他皇帝的實權。蕭啟翰被喬淑妃的巧語有些說動,而喬淑妃轉頭又通過蘇玉盈向蕭承煦轉達了同樣的意思。
茗玉趕到蕭承煦營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蕭承煦停止紛爭,支持蕭啟元。承煦縱然心中萬般不甘,仍然為了茗玉和大晟的安寧最終妥協。啟元在承煦的支持下登基,大殿之上,啟翰和承煦仍然劍拔弩張。雲琪宣佈新帝年幼,命燕王為攝政王,監理國政。啟翰不服,提出燕王勢大,日後難免有反心,在眾人面前逼承煦宣誓,要永遠效忠皇上,不起篡位之心,否則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承煦不得已在眾人面前盟誓。大局得定,承煦將龍佩送給啟元,說將他的英雄夢想也送給啟元,告誡啟元大殿上的龍椅不是用來玩的,除了他誰也不能共坐那個位置。蘇玉盈得知承煦的決定,在府中一通發洩,拔刀相向,失手將承煦劃傷。
承煦斷然拒絕了將領們稱帝的建議,主動回宮迎啟元與兩宮太后到長安。長安城上,承煦與茗玉重提情事,茗玉依然無法回應他。啟翰與承煦在殿上發生矛盾,爭吵得不可開交,二人到兩宮皇太后跟前爭辯分明。茗玉審時度勢,認為承煦的政見有不妥之處,耐心勸解,然而承煦執意而為,不肯讓步,陷入僵持。啟元不慎受傷,雲琪認為茗玉對啟元太嚴厲,導致母子不親近,提出從王公貴族家中選幾個孩子進宮,與啟元作伴。啟元不肯吃藥,入宮的孩子中,新安王家的女兒董若萱善解人意,幾句話就勸得啟元乖乖吃藥。啟元與一眾王公家的孩子們玩耍,與董若萱分外親近,然而董若萱的父親卻被蕭承煦調往外地。
雲琪不忍心啟元受苦,勸蕭承煦不要再跟茗玉賭氣。蕭承煦說自己是為了磨練皇帝,問心無愧。蕭承煦對蕭啟元可謂用心,文治武功都嚴格要求。啟元在這樣的教育下日漸長大,啟元年輕氣盛,與蕭承煦時有爭執,蕭承煦拿出父親般威嚴壓他,蕭啟元並不服氣。蕭啟元雖然聰慧,卻在蕭啟榮代領的那些皇室子弟吹捧下仍舊叛逆頑劣。蕭承煦漸聽聞他行徑,在他和蕭啟榮設法欺負太傅、還要拔太傅鬍子做毛筆之際,將他抓了個正著。蕭承煦下令責打蕭啟榮,蕭啟元攔著,說都是自己的主意,要打連自己一起。蕭承煦不管不顧,將他打了個屁股開花,只道天下怎麼能給你這個敗家子,蕭啟元仍不服氣。茗玉聽聞蕭啟元被打,擔憂探看,卻聽說蕭承煦已經帶著蕭啟元南巡了。
蕭承煦將綁走啟元的混混教訓了一頓後,卻要混混按自己說的做。他要趁此機會讓蕭啟元吃吃苦頭,才知道民間是什麼境況。混混將啟元賣去做苦役,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夠,但啟元親見百姓因水患受苦,羞赧當初對蕭承煦說的大話。蕭啟元跟蕭承煦回京後,原本擔憂的茗玉見蕭啟元大有進益,深感欣慰。然而蕭啟翰見陛下與承煦關係轉變,心生憂慮。啟榮把此事的前因後果告訴了蕭啟翰,蕭啟翰心中打起了主意。蕭啟翰找到了當初綁架啟元的小混混,帶到了他面前,又稱蕭承煦急於處置江南受賄案件涉及的大臣是為了殺人滅口,掩蓋自己對江南的控制。啟元不相信九皇叔如此所為,與蕭承煦商議暫緩處置罪臣,進一步徹查,蕭承煦同意。
承軒查明,啟元之所以對待承煦態度突然轉變,皆是啟翰從中挑撥之故。蕭承煦意識到蕭啟翰不能再留,恰逢西蜀來犯,承煦在朝上激啟翰領兵出征。蕭啟翰在西蜀大捷,得獲西蜀雙蛟壁玉,壁玉摔出的裂痕看起來,私有一個“肅”字在一蛟龍之上,何邵勇攛掇蕭啟翰,說這就是天命徵兆,應借此大功跟蕭承煦爭攝政王之位。何邵勇秘密歸京聯絡蕭承泰,告知其西蜀大捷,蕭啟翰得到雙蛟壁玉一事,讓他聯絡對蕭承煦不滿的營主,意圖搬倒蕭承煦。不料蕭承煦早有提防,暗中派人查清了何邵勇的一舉一動,將其帶回秘審。在威逼利誘之下,何邵勇背叛蕭啟翰,改投蕭承煦。蕭承煦先發制人,殿前參蕭承泰逾制,給蕭承泰以警告。
蕭承禮給茗玉送信,說蕭啟翰或還有不甘之心,又提及當時蕭啟翰口不擇言殿前之言。茗玉擔憂蕭啟元聽聞,傳話不讓蕭承煦近日來見,要全力將流言壓下。淩蓁兒街上辦事,看見蕭啟翰醉得東倒西歪從酒樓出來,小廝扶他上馬,他差點摔下。淩蓁兒不忍他當街這般現眼,送他回家。蕭啟翰醉酒迷糊轉醒,見淩蓁兒在眼前,不明狀況,以為做夢拉住她訴起苦來,淩蓁兒終究不忍,照顧他。淩蓁兒勸其不要再跟攝政王鬥下去了。蕭啟翰不甘不服,被刺激清醒。蘇玉盈進宮見雲琪,雲琪尋問他們夫妻為何一直無所出,蘇玉盈有苦難言,心中淒涼。
為了茗玉,蕭承煦願意屈尊迎合啟元,緩和二人的關係。茗玉勸說啟元與蕭承煦一起行獵,希望他們能親如父子,不料卻更加激起了啟元壓抑已久的怒火。一路上啟元處處刁難,蕭承煦都默默忍耐。承煦故意比啟元騎得慢,射得不如啟元准,希望能討啟元歡心。他把弓送給啟元,誰知道啟元竟然拉不開,生氣的啟元覺得蕭承煦是故意羞辱自己,將弓箭折斷丟在地上。蕭承煦惱怒,將啟元拉入林中,質問他如此胡鬧,到底是想幹什麼。啟元怒斥蕭承煦想代替他父皇是妄想。蕭承煦道自己只想教他怎麼做一個好皇帝,啟元卻說我根本不用你教。啟元大聲喊護駕,別的侍衛都不敢近前,啟翰則見機沖上來劍指蕭承煦,啟翰終究不敢動手,承煦揚長而去。
雲琪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她把茗玉叫過來,言稱想要蕭啟元儘快大婚,這樣按祖訓就可以親政了,自己身體不好,也希望能親眼看到啟元大婚之日。茗玉告知啟元即將為他籌辦大婚,將來的皇后不是別人,正是西齊的郡主司徒珍。啟元一聽急忙拒絕,但茗玉告訴他此事是先皇定下,如今西齊不穩,更需要靠他們的聯姻來維繫,以獲得西齊對他的支持,不日,司徒珍就會進京。蕭承煦派人探聽,知道啟元無心政事,反而一心思慕董若萱,承軒與何紹勇趁機進言,直道蕭啟元上次行獵就意在圖謀承煦性命,如今得寸進尺一再相逼,正是蕭承煦起事,拿回本就該屬於他的一切的好時機。
承煦稱病不肯上朝,啟元趁機借嶽山疫情一事,下令派龍嘯營進駐原本由承煦手下狼嘯營所掌管的應城。承煦直道小皇帝如今倒是學了些手腕,自己步步退讓,只換來咄咄相逼,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承煦吩咐承軒與何邵勇,借修建夏宮一事進駐永平城,反將蕭啟元一軍。承軒口不擇言,稱只有等蕭承煦做了皇帝,到時候封茗玉做皇后,再立啟元為太子,承煦和茗玉之間的矛盾才能化解。蘇玉盈在門外偷聽到這一切,憤恨難已,沖進去質問承煦,聲稱自己不會讓承煦的意圖得逞,要去告發他們謀反。為防事情有變,承煦命人把蘇玉盈軟禁起來。蘇玉盈被軟禁,心中憤恨,想方設法與自己的貼身侍女換了衣服,從府中逃出來,進宮去見茗玉,將承煦一黨的計畫和盤托出。
承煦去嶽山察看疫情,不料承軒突發痘症,茗玉想到如今承煦在外,承軒無人照看,匆匆趕去。哪想到承軒的病症已經是晚期,藥石無救,下人們生怕感染,不敢上前,茗玉趕來,陪伴了他最後一程,承軒在茗玉的懷中去了,臨死前囑託茗玉,哥哥如今在這世上的親人,就只剩下她一個了。得知承軒薨逝噩耗,承煦當場暈厥。承煦的生辰,茗玉又繡好了一雙給承煦的鞋子,但還是讓蓁兒默默收了起來。蓁兒直言相勸,你做這麼多鞋,都不如親自陪在他身邊,你心裡苦,他也無法痛快,如今你要讓燕王殿下放權,總要拿他最看重、最珍視的去換,言下之意讓茗玉答應承煦,放下一切顧慮,與他一同出走。面對蓁兒的勸言,茗玉陷入猶豫。
朝臣彙報,西越李嗣同是攝政王提拔的將才,聽聞攝政王染上疫情,從而心生反意。承煦表示,既然李嗣同是自己當時留下的人,那麼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必然還要自己去解決。啟元不忿,二人互激,承煦執意要親自上陣督戰。茗玉擔憂他疫症剛愈,前來勸說。承煦執意帶兵親征,授鉞大典上,啟元卻遲遲不肯出現,茗玉只好代行其責。不料,大軍正要整頓出發,啟元突然身穿鎧甲現身,揚言此番自己要御駕親征,茗玉勸阻不成,只能囑託承煦照顧好啟元。戰場之上,蕭啟元與蕭承煦針鋒相對,蕭啟元不願承認蕭承煦指揮有方,強說蕭承煦的計畫有漏洞。
蕭承煦斬殺李嗣同,卻也在之前沖入包圍救蕭啟元之時被一箭射中。在軍營中,大夫知蕭承煦取不取出身上箭頭都必死無疑,不肯為蕭承煦取出一箭增加痛苦,蕭承煦卻咬牙承受這痛苦,他不能現在死,他還有一個人要見最後一面。茗玉得知蕭承煦重傷垂危,大驚失色,不顧一切,夜奔一百餘裡地,卻最終也沒有見到承煦最後一面。蕭承煦死在了啟元的懷中,茗玉痛不欲生。西越平定,蕭承煦大喪。朝臣以為蕭啟元會為難蕭承煦舊部,沒想到蕭啟元不但為蕭承煦封功,更將他追封。皇太后不適宜出席蕭承煦葬禮,蕭啟元讓茗玉在祭司神殿帷幕之後,看蕭承煦封棺,起入皇陵,送他最後一程。
董若萱認出小皇帝身份,心中惆悵不安。西齊司徒成借封賞謝恩來見茗玉,卻是來與茗玉談判提條件的。茗玉清楚,西齊穩固才是大晟百姓之福。司徒成言語之中催促太后將陛下婚事提上日程,要求自己的女兒司徒珍必須為後。茗玉和淩蓁兒商量,認為蕭啟元不過是叛逆心思,合計借選秀之名,給蕭啟元一個臺階下,到時候仍將司徒珍選為皇后,而其他妃嬪的位置可以由蕭啟元自己定奪。淩蓁兒去當說客,蕭啟元表面上同意了茗玉的想法。為使啟元能夠與司徒珍提前熟悉,茗玉特地安排司徒珍和幾位郡主到宮中作客,擺宴同樂。董若萱也在受邀者之中,蕭啟元驚喜不已。
司徒珍在宮中受到冷落,向父親司徒成訴苦。司徒成心有不甘,到董易之家尋釁,撞上了董若萱,強硬要求董若萱立誓,不准她對蕭啟元有任何非分之想。董若萱悍然拒絕。司徒成趁機向蕭啟元告狀,稟稱若萱心機深重,貪圖後位。蕭啟元聞言卻驚喜不已,他終於明白董若萱之前的告別之語不過是隱瞞真心,故意說謊。蕭啟元偷偷出宮,在陸令儀的幫助下與若萱私會。蕭啟元向董若萱示明心意,董若萱被蕭啟元感動,也不再隱藏愛意,兩人私訂終身。蕭啟榮心裡著急與董若萱的婚事是否能成,要喬太妃去向茗玉請求指婚。選秀之日來臨,蕭啟元滿心以為可以選董若萱為後,不料竟遭茗玉制止,依然選司徒珍為後,並當庭宣佈,將董若萱指給蕭啟榮為妻。
太妃聽說董若萱選秀後一直病著,憂心這孩子福薄身體弱不適合自己兒子,茗玉藉故先順了太妃的話,又知道太妃在意名利,透露有意賜蕭啟榮親王以作安撫。蕭啟元與董若萱各自困於相思之苦,蕭啟元得知董若萱久病不愈,急得出宮探望董若萱,淋雨久候,癡情苦等。董若萱終是心軟不舍,奔出屋外與蕭啟元在雨中深情相擁。蕭啟元決定拋棄皇位與董若萱私奔,蕭啟榮聽聞啟元與太后鬧僵出宮,決意出去尋找。半路上,啟元與若萱的馬車出了問題,被迫停車,恰好啟榮帶著人追過來,陸令儀探頭暴露了行蹤。蕭啟榮趕緊上前,將他們攔住,發現蕭啟元和董若萱雙雙背叛自己,悲憤不已,將二人帶回。茗玉氣惱蕭啟元把事情再次弄僵,將小林子杖責五十發去守陵。
蕭啟榮酒後苦悶,一時想不開竟上吊自盡。太妃大受打擊情緒崩潰,整天瘋言瘋語,說出了當初綰音孩子之所以榛子過敏而夭,錯在是她沒有及時提醒,只道這一切都是她的報應。茗玉雖然獲知真相,但見她如今的慘狀,也不忍心再處置。蕭啟元不顧一切,下旨封董若萱為貴妃。茗玉對啟元自作主張大為不滿,但礙於聖旨已下,只得接受。董若萱出嫁,與父親長談,董易之教導其在宮中一定要言行謹慎。董若萱奉旨入宮。新婚當夜,啟元得償所願,兩人許諾會一起面對今後的風風雨雨。皇后擺明與董若萱不合,茗玉為平息西齊對董若萱的不滿,刻意疏離董若萱。董若萱明白自己身處何境,但仍行禮如儀,不讓蕭啟元為難。
茗玉賞給若萱玉鐲,蓁兒安撫若萱,太后之所以對她冷淡,是苦衷所在。皇后司徒珍沒等到董若萱來請安,打上門去要問罪,恰好碰上啟元,二人在門口又起衝突。此時太醫卻忽然來報,貴妃確是有喜。啟元和茗玉大喜過往,司徒珍嫉妒得咬牙切齒。啟元對董若萱關切有加,董若萱終於分娩,生下一位皇子,蕭啟元欣喜不已,立時昭告天下,立為太子。此舉引發朝上八王爺及後宮反對,認為蕭啟元胡鬧,不顧祖宗家法,一心看重女色。茗玉聽聞,將形勢說解與啟元。經茗玉分析勸導,蕭啟元答應冷靜考慮。茗玉重病,遷居南苑療養,司徒珍身為皇后,卻不肯隨侍在側。剛出月子的董若萱不顧路遠天寒,拖著身子趕往行宮照顧茗玉,茗玉感動不已,終於徹底地接受了董若萱。
茗玉心難安,問起董若萱的身子,蓁兒言一直沒有起色,茗玉知董若萱實為一直未走出二皇子離世的傷痛,是心病。啟元匆匆趕回,董若萱已經氣若遊絲,垂危之中勸啟元,聚散終有時,陛下要好好照顧自己,更不要再讓太后憂心了,若來世有緣,只願二人不要再相聚於皇家。若萱闔眼而逝,啟元痛不欲生,將若萱追封為皇后,勒令宮內上下守靈。茗玉亦是不好受,讓蓁兒陪自己到祈福殿為貴妃點上一盞長明燈。若萱走後,啟元萬念俱灰,高燒不退。啟元醒來,虛弱不堪,稱自己剛剛在夢裡回到了小時候,還見到了九皇叔。啟元命小林子將自己扶回小時候住過的寢宮,當年承煦為他親手做的那把弓箭還原封不動放在此處。
2020. 全56集 .普遍級 .HD畫質
盛梁開戰,盛州王蕭尚遠中計,被梁國大將圍困。承煦用“圍魏救趙”之法成功解困,本就寵愛承煦的蕭尚遠喜悅之下大贊承煦,卻忽略了為他辛苦奔波的三子承睿。事後,四王子承耀為承睿抱不平,承睿卻相信父王自有判斷。西齊來使到雍臨提出聯姻,雍臨領主迫于對方實力強勁,決定將郡主綰音嫁給西齊世子。綰音無奈,跟隨使者一起去西齊為西齊王拜夀。茗玉卻在途中攔下,決定代替姐姐去西齊,借機將聯姻攪黃。蕭尚遠在回撤之時突遭偷襲,被毒箭所傷,承睿根據箭羽判斷襲擊者是西齊人。承煦救父心切,獨自潛入西齊抓國醫拿解藥。茗玉來到西齊王宮,西齊世子司徒昆垂涎郡主美色,急切掀開其面紗,卻見茗玉滿臉紅疹。
西齊世子得知郡主的病症,嚇得趕緊寫了封退婚書。茗玉竊喜,帶上退婚書立刻啟程回雍臨。綰音蒙著面紗在沿路等待妹妹,卻誤入西齊小王子司徒成的陷阱。危急之時,承睿帶著一隊人馬抓住小王子,救下綰音。承睿用自己的披風裹住綰音,派人送其回家。綰音抱著披風,芳心萌動。承睿趕回盛州王宮,卻發現蕭尚遠已經服下了承煦帶來的解藥。蕭尚遠當眾稱承煦堪當重任,承睿心下暗驚。沐王妃注意到承睿緊緊交叉握住的手,不由擔憂。王妃和承煦說起此事,讓承煦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承睿和雲琪要回雍臨省親,承睿向雲琪說起雍臨對盛州的重要性,以及他立志與雍臨結盟的決心。
茗玉郊外散心,憂愁姐姐近日不知為何愁眉不展。承煦來尋茗玉,二人卻意外發現有西齊奸細的行蹤。兩人追蹤而去,前後包抄將奸細逼入絕路。奸細忽然招來傳訊鷹襲擊茗玉,又用銀針偷襲承煦,幸而銀針無毒。蕭尚遠欲將王位傳給承煦,將遺囑留給沐王妃後駕鶴西去。承睿快馬加鞭,趕到王宮之際卻得知蕭尚遠已經薨逝。西齊王世子得到暗探傳來的消息,才知之前聯姻一事是被雍臨戲耍了。世子怒不可遏,狂言要派兵征討,西齊王疾言喝止,意圖通過聯姻阻止雍臨與大盛的結盟。西齊忽派使者,以退婚書上並無西齊王蓋章為由,讓雍臨履行婚約,如若不然必將出兵討伐,大舉進攻。
蕭承耀得知沐王妃握有父王遺命,欲除掉母子三人。考慮到盛州當前的形勢,承睿難以阻攔,只能力保承軒和承煦。蕭承泰提出讓沐妃殉葬之法,將傳位承煦的秘密永久埋葬。承耀請出大哥蕭承禮一起逼宮,蕭承禮知道避不過去,只能一起出面,告知王妃,父王死前有命要她殉葬。沐王妃沒想到承耀等人竟然這麼狠心,她明知自己免不了一死,請蕭承睿立誓,善待承煦承軒兄弟。承睿親口應諾,沐王妃無奈受死。茗玉派蓁兒前往沐王妃的行宮打探消息,以安撫承煦。蓁兒偷聽到,先王遺命請沐王妃殉葬,大驚失色,趕緊回去通知茗玉。得知此事的承煦不相信父王會有此命令,打傷營兵,殺出一條血路,沖向王妃行宮。然而,等到蕭承煦趕到時,只見到母親懸樑自盡。
蕭承煦以酒澆愁,茗玉照顧在側,為其煮羹。承煦醒後,倍受感動,兩人感情進一步昇華。承泰承耀等人勸說承睿接受王位,承睿有意推脫,卻是為了試探朝堂上的反應,假意辭而不受。幾番之後,承睿終於在朝堂上接受朝賀,受眾人推舉,擁為王上。承煦得知承睿繼任的消息,懷疑承睿就是害死他們母親之人,內心百感交集。兄弟兩個找二哥承禮探知前情,不料承禮卻滴水不漏,未讓其二人打探到半分消息。承煦兄弟前來找三哥三嫂,三嫂雲琪對兩個弟弟十分內疚,百般開導,甚至指天立誓。蕭承軒不吃這套,但承煦一向視三嫂如母,他想親口問一問三哥,但三哥避而不見,兩兄弟只能半信半疑地離開。
承煦為茗玉採摘紫苑花,蘇玉盈嫉妒二人相好,嬌縱蠻橫非要和茗玉過不去,反而自討苦吃。承睿長子蕭啟翰帶著功課,立在殿外角落,不敢入內給父王請安。正巧被蓁兒看到,蓁兒撕掉殿下的功課,為其出謀劃策,並勸其日後好好聽課。蘇玉盈在宮中跋扈,故意為難燕王殿下的侍女,蓁兒為其出頭,兩人大打出手。啟翰暗中偏幫蓁兒,茗玉和承煦及時趕來,拉開了兩人。蘇玉盈嫉妒茗玉,承睿卻對其處處維護茗玉。蘇玉盈挑釁不成,狼狽離開。上元節,承煦、茗玉一行人閒逛燈會,啟翰跟在蓁兒屁股後面逗她,蓁兒只感莫名。承煦看見蘇玉盈,拉著茗玉躲開了她的追蹤。承煦在月神娘娘下鄭重表明心意,茗玉羞怯回應。承煦讓茗玉為其繡定情荷包,茗玉欣然允諾。
與此同時,承睿、茗玉等人正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雍臨王一行。不料,茗玉的馬突然受驚,茗玉臨危不亂,將其馴服,承睿欣賞茗玉的果敢獨特,對其刮目相看。蓁兒好奇平時這馬乖順得很,為何今日這般,茗玉卻只感到心慌不已。雍臨王帶著孫子賀蘭克用來到大盛,承睿熱情迎接,設宴款待。雍臨王對承睿繼位以來的政績大為稱讚。宴會上,雍臨世子賀蘭克用說起茗玉曾被誇讚有母儀天下之相,說者無心,本就對茗玉欣賞有加的承睿聞言卻格外留意起來。雲琪懷孕,她提議為承睿納一位新妃,承睿指名要娶茗玉。不知茗玉與承煦情愫暗生的雲琪,欣然同意並親自向雍臨王求娶,雍臨王應允。雲琪向茗玉提親,茗玉堅持不肯嫁,雲琪此刻才知道茗玉已與承煦互許終生。
承睿來到承煦的寢殿,緬懷承煦。雲琪向承睿求情,請承睿對承軒寬大處理。承睿疾言厲色,要等承耀歸來,再審視定奪。承耀班師回朝,承睿出城迎接。茗玉和蓁兒溜入承睿的書房尋找證據,卻無意間偷聽到承睿與承耀談話,證實承煦的確是被承耀陷害而死。承耀對承睿的斥責十分不滿,揚言讓他不要忘記自己的王位是怎麼來的,承睿感知到承耀的威脅。茗玉悲憤不已,不小心弄出動靜,承睿發現了藏身於書架後面偷聽的茗玉和蓁兒。茗玉巧計解除了承睿對她們兩人的懷疑而得以脫身。茗玉求雲琪救承軒,雲琪說除非承睿納娶大赦天下,才能讓承軒免於死罪。為救承軒、幫承煦報仇,茗玉無奈之下只得答應嫁給承睿。
蓁兒希望歌兒能在茗玉面前替自己美言,歌兒看穿蓁兒心事,說她假公濟私。啟翰聽到兩人談話,故意諷刺承煦實力不濟死在戰場之上,讓她不用再掛念一個無用之人。蓁兒氣憤之下反諷他連戰場都不敢上,啟翰生氣,發誓以後一定會建功立業給她看。承軒從玉盈口中得知了茗玉要當側妃的消息,指責茗玉無情無義。蓁兒告知承軒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和承煦,承軒疑惑不解。此時,茗玉來到了她與承煦立誓相許的祭祀殿,手握荷包懷念承煦,淚流滿面。遍體鱗傷的承煦此時正馬不停蹄地往回趕。承軒見到奄奄一息的承煦,驚喜交加。茗玉大婚,卻毫無歡容。喜宴之上,蘇玉盈不懷好意上前給承睿敬酒,欲揭穿賀蘭茗玉和蕭承煦的過往。
蘇玉盈冒險探望承煦,不顧承軒阻撓,高喊茗玉今日就要大婚嫁給蕭承睿為妃。承煦聞言如晴空霹靂,傷極攻心,塌前吐血。承煦不管不顧翻起下床,縱馬出門欲尋茗玉,卻跌落在半途。茗玉在新房以酒澆愁,蓁兒苦勸無用,為她難受落淚。承睿回宮,補辦禮時,見茗玉情緒異常,只當她新婚緊張。他自覺今日雙喜臨門,心情大好,攙扶她攬進懷中,意欲親吻,茗玉卻噁心上湧,扭身嘔吐,承睿錯愕。茗玉自道今日一身污穢衝撞了君上,無法陪王上盡興,望王上贖罪。蕭承睿敗興而去。茗玉恍惚望著周身滿眼鮮紅,用紅燭燒了嫁衣,可也知是自欺欺人。蓁兒探訪承煦而歸,茗玉聽聞承煦此時仍然生死未卜,擔憂不已,神情恍惚。
茗玉在承睿面前隱忍承歡,卻聽聞承煦回到府後不吃藥、不養傷,病情加重。茗玉扮作小太監來尋承煦。蕭承煦閉門不見,咬牙要她莫出現在自己面前,往後自己的死活與她無關。賀蘭茗玉只恐他心生死念,以死相逼,承煦最終打開了門。院中大雨傾盆,蕭承煦卻跑入院中。賀蘭茗玉大驚,一邊為他撐傘,一邊落淚勸慰,蕭承煦言辭帶刺,重傷茗玉,稱時至今日,你對我而言就是個無關輕重的人,一次次將她推開,將她舉起的傘推落。蕭承煦淋雨一場,傷病更重,也不喝藥,一心求死,蕭承軒心急如焚。淩蓁兒終不忍他與茗玉之間這般折磨,將茗玉的苦衷緣由一一向告知承煦。
承煦大病初愈偶遇承耀,故意激怒其說出心裡話,承睿親眼看見承耀的倡狂。承睿發現茗玉愛看兵書,將承耀比喻為獵鷹試探問其解決之法,茗玉巧妙提出戰略,令承睿大為讚賞。承睿喜歡茗玉的聰穎,准她幫自己讀奏摺。茗玉感恩王上的賞識,甘願為其分憂。一年後,蕭承睿親征大樑邊境,卻遇上薛繼這個勁敵,承睿下令撤兵,卻遭蕭承耀極力反對,只有蕭承煦力挺承睿。承睿心中觸動,與承煦共話兒時情誼。盛州戰退而歸,蕭承睿心中不痛快。賀蘭茗玉巧動心思開解承睿,承睿心中更加看中茗玉。承睿得不到承耀、承泰的支持,茗玉趁機提議可以從年輕的親王中選拔培養人才。蕭承睿心中也暗自思量,事後希望承煦幫其守住寧東防線,承煦應允。
蕭承耀不願再隨承睿進攻,想拿戰利品撤兵。承煦獻計,暗中燒毀了搶來的戰利品,並聲稱是薛繼所為。承煦此舉激起了大盛邊防兵士的鬥志,還趁機整治了承耀一番。承耀嬌縱控兵,中了薛繼的計,二營主力軍被圍山地。薛繼料定他們會來增援解救,途中設伏。蕭承煦先引出埋伏,令自己的先鋒營將鎧甲、盾牌磨得噌亮,反利用陽光讓大樑兵一時大亂,殺出重圍,解救主力大軍。承煦榮歸,承睿大喜,為其設慶功宴。承煦獲賞,承耀心中不服氣,更大言不慚不敬王上,王上怒火中燒,隱而不發。離席後,承耀、承煦大打出手,被承泰拉開才作罷。薛繼識破盛州計策,放棄寧東,直驅長安,讓承睿十分頭疼。茗玉無意間說出反間之計,給了承睿靈感。
喬惠妃向王妃提出議親一事,王妃以玉盈性子刁蠻,與承煦不合為故委婉拒絕。蘇玉盈心中不甘,惠妃於是設計,讓承睿知曉玉盈想要嫁給承煦一事,承睿為攏絡承煦,也為了掌控承煦的一舉一動,有意促成此事,要王妃說服承煦娶蘇玉盈。承煦婉拒王妃美意,王妃只好同茗玉說,希望茗玉出面勸承煦接受,茗玉心如刀絞,只能推辭。蘇玉盈知道承睿答應幫她,張揚起來,遇到賀蘭茗玉高調炫耀自己要被指給承煦了,蓁兒忍不住譏諷,茗玉喝止住蓁兒,蘇玉盈責怪茗玉已經嫁人就別再吊著承煦的心,茗玉痛心說道你們的事情已成定局,希望你們能幸福。
從喜宴回宮的途中,茗玉來到祭祀殿,想起往年上元節與承煦在此相處的往事,傷心不已,心中默默為承煦祝福,放下為承煦繡的荷包,也將兩人的愛情放下。蘇玉盈在新婚夜觸怒承煦,承煦沖出家門,鬼使神差也來到祭祀殿。兩人擦肩而過,蕭承煦卻意外發現了茗玉留下的荷包,裡面有為蕭承煦祈福的字條。蕭承煦頓時明白茗玉心中所想。承煦、蘇玉盈去宮裡謝恩,好面子的蘇玉盈為營造新婚恩愛假像,對外聲稱蕭承煦待她極好。承睿重用承煦,承煦領命出征,蘇玉盈卻因挽留承煦不得法而與承煦發生爭吵,承煦感慨只有茗玉能夠理解他。蕭承煦大勝歸來,蕭承睿予其重賞,承耀、承泰極為不滿,感受到承睿分散二人兵權之心,大為不滿。
承煦擔心承耀故意陷害承睿,欲調查承耀口中那個丫鬟。承煦派人搜查承耀名下田產房屋,果然查出蕭承耀將人藏在自己的一處別院之中,但人已經被提前轉移了。承軒為了逼問出當年真相,夜審承耀,用一堆刑具嚇唬他,承耀竟經受不住威脅,心疾突發,一命嗚呼。蕭承煦趕到,穩住承軒,幾番思量,決定向承睿請罪,如果承睿不能原諒自己,他願意去向大哥三哥自首。承睿問詢大驚,但為了大局考慮,冥思苦想後,讓承煦將牢房佈置成承耀上吊自殺的樣子,替承軒瞞天過海。蕭承泰不信蕭承耀是自殺,硬要驗屍,結果並無異說,承泰悲痛萬分,心中對承睿不滿。蕭承煦私下訓斥蕭承軒,要他不要再魯莽。
蕭啟翰在蓁兒面前炫耀自己已經成為一營之主,誰知蓁兒滿臉不屑,啟翰吃癟,心中忿忿。承睿跟茗玉聊政事,表示自己有心將吏部交給承煦。承睿面露疲倦,茗玉為其準備湯沐。承睿向茗玉袒露心意,希望她不只做一個賢妻美妾,更渴望得到她的一片真心。承煦深感自己長年征戰,留玉盈一人在府中,多有虧欠,願與其一同進晚膳,卻發現玉盈將有關茗玉的物件全部燒毀。承煦初接手吏部,發現許多權貴皆有侵佔田宅之嫌,承泰也涉及此事,欲將此事鬧大。承煦被民婦當街攔馬,狀告衛王蕭承泰侵佔其田宅,事情終於傳到蕭承睿耳中。蕭承睿大怒,責令蕭承煦徹查明白。蕭承睿對承煦提出的政策大為稱讚。正在此時,西齊軍情告急,承煦請命出征。
賀蘭克用帶人攔住追兵,茗玉拉姐姐上馬急走。王世子窮追不捨,茗玉手臂受傷,形勢緊急,茗玉為保全姐姐,長甩馬鞭一喝,讓綰音獨自駕馬離去。茗玉被綁在王世子馬後,拖回西齊,王世子欲淩辱報復茗玉,小郡王勸阻王世子可以用茗玉交換被俘的西齊王。茗玉被架上城樓,王世子與大盛軍談判,要拿她換回父王。承睿和承煦見到茗玉,驚愕不已。蕭承煦壓住急切之色在帳外等待,承睿營帳中亦是一夜不眠。承煦提出可以假裝答應拖延時間,承睿擔心前線將士寒心,忍痛拒絕。蕭承睿在西齊城樓前與西齊王世子談判,拒絕交換人質和城池的要求。司徒昆羞辱茗玉,茗玉在城樓之上遠遠看著蕭承睿,看著他避開了自己的目光,心中一涼。
承煦擔心承睿遲早會虧待茗玉。親信帶回從承泰那裡找到的沐王妃侍女素秋,承煦從素秋口中得知父王原本要將王位傳給他。承軒氣憤不已,激動地要找承睿算帳,被承煦攔住,承煦說他們必須冷靜,從長計議。茗玉回宮,蓁兒和雲琪一片憂心終於放下,茗玉對蓁兒感歎,自己被綁在城樓之上的時候,儘管明白承睿為了盛州不得不這麼做,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自己要相守的人不會就這樣捨棄自己。如今看來,能夠與自己相知相守的,唯有承煦一人,可自己卻註定這一生都要負他了。承煦分析戰勢,命屬下按兵不動,派人對西齊勸降。司徒成不戰而降,還獻上了傳國玉璽。相傳得到傳國玉璽的人就能得到天下,承軒動念要承煦用傳國玉璽推翻承睿。
在承煦回京的前一夜,茗玉命蓁兒偷偷通知承煦,讓承煦獻出玉璽免除大禍。沒料到,蓁兒在營帳中被啟翰撞見,蓁兒為了躲啟翰,落下承煦要交給茗玉的信。啟翰瞧見對方戴的鐲子有些眼熟,一時又沒想起。承煦謊稱此女是自己府第前來報訊的侍女,蒙混過關。承睿暗中安排好兵士,到城外迎接承煦,城下賜酒,與將士約定好,到時候以擲杯為號,拿下承煦等眾。千鈞一髮之際,承煦獻上傳國玉璽,成功讓承睿釋疑。承睿得到傳國玉璽,改國號為“晟”,正式稱帝,並封賞承煦。登基之後,皇家舉行了封賞的宴會,茗玉出去透氣,卻遇上了刻意尋來的蕭承煦。
蕭承睿來到茗玉宮中,裝作不經意問起蓁兒為何夜探軍營。蓁兒靈機一動,用計搪塞,承認茗玉確實派她送信給蕭承煦,為的卻是蕭承煦的家事,京中盛傳燕王妃虐待婢女,茗玉為了怕蕭承煦回家發怒,致使家庭不和,才派蓁兒先去開導蕭承煦。蕭承睿向雲琪求證,證實蕭承煦與蘇玉盈感情不睦,這才按下一部分疑心。蕭承煦升婢女可蘭為側妃,蘇玉盈登門問罪,誰料承煦竟當場拿出一封放妻書,聲稱要與玉盈一同到宮中遞與皇兄,就此了斷二人姻緣。蘇玉盈苦苦哀求,承煦只能暫且作罷。蘇玉盈心中委屈,跑到喬淑妃面前哭訴大鬧,承睿想從蘇玉盈口中探探蕭承煦的虛實,不料竟得知,茗玉與蕭承煦曾有過一段舊情。
承睿心意難平,回憶起茗玉與自己相處的點滴,更覺人心難握。雍臨派人來祝賀蕭承睿登基,來者是賀蘭克用和茗玉的姐姐綰音。茗玉很高興,希望姐姐能留在宮中散心,忘記那些不開心的往事。綰音見茗玉處境優渥自在,又深受陛下寵愛,宮中頗多賞賜,不由羡慕。茗玉把侍女惠兒安排去照顧綰音,綰音拐彎抹角地打聽茗玉與蕭承睿相處境況,惠兒添油加醋,聲稱茗玉會討蕭承睿歡心。綰音想起自己身在西齊的悲慘遭遇,以及尚不明朗的未來,心中愈發不平。蕭承睿多方刺探茗玉,甚至刻意冷落茗玉,意圖激起茗玉對他動情,但茗玉不為所動。承睿聽雲琪說起茗玉與綰音姐妹情深,茗玉心中在意的事情不多,綰音是其中一樁,心中暗動。
綰音聽聞承睿與茗玉之間的爭執,明白自己在承睿心中只是個棋子。綰音拿出當年被承睿搭救時受贈的披風,向承睿表明心意,並執意要離開盛州。承睿沒想到綰音對自己如此情深,聞言深受觸動,堅持把綰音留下。消息傳來,綰音得封貴妃,位於四宮之首,僅在皇后之下。茗玉聞聽,感歎一切榮華富貴、生殺予奪,也不過是陛下一念而已。蘇玉盈聽到消息,傳回府中。承煦不解承睿為何會突然冷落茗玉,轉而寵倖起賀蘭綰音。蘇玉盈欲言又止。承煦回想起承睿此前一系列反常之舉,推測出承睿可能對自己與茗玉的過往有所知曉。蕭承煦去找賀蘭雲琪,要去跟三哥說清楚,擔心承睿會傷害茗玉。雲琪苦勸蕭承煦,說他不出現就是對茗玉最好的,承煦夾在其中只會越來越亂。
承睿心中又生出希冀,問茗玉是否因此吃醋。承睿不問青紅皂白的斥問讓茗玉灰心,而綰音背後的刁難也讓茗玉難過,茗玉心灰意冷之下並沒有給予承睿他想要回應,冷淡的茗玉讓承睿覺得尊嚴盡失,憤怒之下罰茗玉去祭祀殿跪抄經書,為綰音的孩子祈福。雲琪與承睿理論此事,承睿卻吩咐雲琪好好照顧綰音,不要再為一些小事影響綰音的情緒傷了她腹中胎兒,雲琪氣結卻又無奈。蓁兒為茗玉不平,可茗玉卻依然心平氣和,不見半分怨憤。承煦去跟雲琪請安,遇到回宮送經書的綰音,承煦得知茗玉被罰非常心疼。承煦找了機會單獨見茗玉,承煦怨怪承睿變心,指責他不配為人夫,茗玉卻覺得這樣反而讓她鬆了口氣。
綰音侍女惠兒和淩蓁兒在禦廚房碰上,又起衝突,惠兒趾高氣昂與蓁兒鬥嘴,卻又說不過蓁兒,氣極後回到賀蘭綰音處搬弄口舌。喬淑妃見狀推波助瀾,引賀蘭綰音遷怒茗玉。賀蘭綰音認定賀蘭茗玉有意要害自己的孩子,尋上門胡攪蠻纏。雲琪氣惱,只叫賀蘭綰音想清楚再說話。賀蘭綰音卻委屈不已,蕭承睿見狀心疼萬分。賀蘭綰音病榻難安,聽聞八皇子病仍未好,哀求蕭承睿救救自己兒子,皇后偏袒,她無能為力!蕭承睿竟信巫蠱之術,下令要徹查後宮,皇后勸蕭承睿此舉糊塗,蕭承睿不聽,執意而為之。蘭嬪聽聞消息方寸大亂,翻出床下巫蠱娃娃讓貼身丫鬟趕緊在御花園中找地埋下,那丫鬟惶恐不已,丟了巫蠱娃娃就跑,娃娃正被扔到茗玉的永甯宮院外。
行宮中春寒尚凍,亦無炭火。管事太監勢力,見茗玉不過是失寵之人,克扣下宮中發給茗玉的月例,中飽私囊,蓁兒與之大鬧,卻無濟於事。夜涼,茗玉和蓁兒只能用燒飯的柴火點在火盆裡,差點不小心引起大火。蕭承煦擔心茗玉二人處境,偷偷混入行宮查探,正巧撞上,幫二人趕緊壓住火情。茗玉和蓁兒因滅火弄得狼狽不已,承煦不禁惱怒蕭承睿無情。他再不能忍受茗玉被困於此,要將茗玉帶出後燒了這行宮,偽造她死於火災的消息,她可以用一個新的身份、在一個新的地方活下去。賀蘭茗玉心驚,可她勸不住蕭承煦灼灼燃燒的報仇之心。承煦隨軍出征,趁機安排手下行事。
蕭承泰秘會大樑薛繼曾經的副將洪廣志,原來洪廣志借蕭承泰朝中失志之際著人牽線,策反蕭承泰。蕭承泰套話洪廣志,聽聞十二神鷹營還有一個營主已同意跟他們合作,見洪廣志拿出那人密信,蕭承泰收網捉人。洪廣志衝破包圍受傷逃離,密信被蕭承泰搶去,蕭承泰發現密信上有果然有神嘯營營主的印章,但被洪廣志受傷流血所模糊,一時分辨不出是哪個營主的印章。洪廣志受傷,恰被路過此處的茗玉所救。茗玉好心幫忙,藏住他治傷。洪廣志的親信尋來,茗玉無意聽到他們談話,說洪將軍與蕭承泰策反雖不成,但蕭承煦那邊的計畫即將達成,當初他們用反間計對付薛將軍,如今便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蕭承煦死在蕭承睿疑心之下!
茗玉回宮,承睿心中暗喜,三番五次給永寧殿賞賜,並與雲琪商議,打算將茗玉生下的孩子過繼到雲琪的名下,作為嫡子的身份立為太子。茗玉憂心,自己的孩子若為太子,一生下來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感慨自己不願帶著孩子再次回到宮中這個牢籠,被承睿無意聽到。承睿對茗玉心冷,當朝宣佈立綰音之子啟恒為太子。啟翰出征回來見到蓁兒,喜極而泣抱緊蓁兒,稱自己再也不會放開她。啟翰說要向茗玉討要蓁兒,蓁兒說茗玉現在情況不佳,不要跟她說這些。啟翰大喜,追問是不是等茗玉生了,就可以說了。蓁兒羞惱不已。半年後,承煦從戰場回來,形容更加冷酷。承煦找太醫療傷,借機打探茗玉的消息,太醫說茗玉脈象平穩,暫時無礙,並透露喬淑妃發現喜脈。
雲琪得知茗玉分娩當日惠兒故意使絆子,險害死茗玉母子,不由大怒,將惠兒召至殿中審問。惠兒與綰音事前與當日當值的太監串通好,雲琪一番逼問無果,只得放過惠兒。雲琪為自己不能替茗玉做主,讓她命懸一線而愧疚,茗玉感知自己在這深宮之中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任人拿捏。故意將李嬤嬤來歷一事透給綰音得知。綰音被惠兒攛掇,決定將李嬤嬤出自燕王府一事拿出來大做文章,安排人將永寧殿圍起來。李嬤嬤在宮中辦事,綰音派人將李嬤嬤絆在外面,目的讓其回來看到永寧殿被圍,出宮向燕王求助。然而李嬤嬤搬來的救兵卻是茗玉事先安排好的賀蘭克用。克用趁機將茗玉生產之時,惠兒刻意阻攔一事揭出來,將兩名當值的太監帶回來再次審問。
啟翰來向茗玉討要蓁兒。蓁兒羞惱,只稱自己誰都不嫁。啟翰到蘭昭儀處,讓其為之提親。蘭昭儀介懷茗玉與貴妃之間不睦,認為啟翰娶了永甯宮的人,勢必會得罪貴妃,甚至得罪太子。啟翰聞言不屑,而此話正好被前來走動的喬淑妃聽到。蘭昭儀正在幫太子繡披風,因為找絲線暫時離開,丫鬟送上榛子酥,不小心灑到了繡崩上,淑妃想起太子對榛子過敏,本想提醒,可忽然想起自己的兒子,又不出聲了。蘭昭儀把蓁兒叫來,無端訓斥,蓁兒卻無意間見到一個布老虎,發現眼睛有點奇怪。蓁兒想起了當時在永甯宮宮外發現的巫蠱娃娃,無意識地說出“娃娃”兩個字。蘭昭儀做賊心虛,反應激烈。蓁兒對蘭昭儀起了疑心,就在這時,丫鬟進來驚慌失措,報稱太子出事了。
蘭昭儀在牢中又驚又悔,喊著蕭啟翰的名字,其情可慘。夜雨,蕭啟翰跪在關雎殿外求父皇開恩,蓁兒內心愧疚,過來勸慰,辯解當時情急,自己只是脫口而出,不是有意想害蘭昭儀。宮中太監跑來通知,說蘭昭儀在獄中咬舌自盡。蕭啟翰指著蓁兒憤怒傷心道,我拿出心來給你,你卻踩在地上踐踏。蓁兒呆呆看著蕭啟翰離去,亦痛苦不堪。綰音一病不起,蕭承睿來看綰音,告訴她蘭昭儀已經畏罪自殺,勸她寬心。綰音哀慟難愈,仍然對茗玉心存怨意。蕭承睿知道自己冤枉茗玉,最終還是來看了一眼茗玉。茗玉不卑不亢的態度始終令他惱火。蕭承煦圍剿錦州,為長久之計,退兵三十裡,並讓士兵回家探親,此舉讓蕭承睿大為震怒。
蕭承睿按不下這口氣,讓大部隊在城門前,長跪等候皇旨恩典,蕭承煦忍無可忍,揚長而去。蕭承睿聽聞,怒不可遏,此時,蕭承泰求見,經過多方對比,終於將那封通敵密信上的印章對比了出來,正是蕭承煦的印章。蕭承睿與蕭承煦二人對峙。蕭承煦一眼認出文書上面並非自己的營主親印,自己的印早就在幾年前,炮火中缺了一個角。蕭承睿不信他“狡辯”,揚長而去。茗玉得知蕭承煦落獄之事是因為通敵書信,想起洪廣志說的反間計,心道不好,悄悄出宮去找蕭承禮。蕭承禮說那文書上面確確實實是蕭承煦的印,完好無損的印,無可辯駁。宮內,蕭承睿看到文書房中之前蕭承煦的戰報,果然近兩年都隱隱缺一個角!
承禮在朝上奏明,燕王現下所用的印章是年初新換,而可蘭是近年與蕭承煦成婚的,與通敵文書上的日期相近,可蘭婚書上的私印已經缺角,而通敵文書上卻是完整的印鑒,當真不是蕭承煦的真印。各位大臣見狀也紛紛跪請命詳查,求陛下不要讓前線將士寒心。承睿在庭上只能暫且作罷。蕭承睿惱火,同綰音抱怨,如今弄得兩面不討好,自己吃了虧。但還是不能放了蕭承煦,總要找個理由再整治他一下才好。茗玉知道蕭承睿還是沒有放蕭承煦回去,知道承睿對承煦介懷已深,靈機一動,覺得需要有人提醒一下蕭承睿當年對沐王妃的諾言。茗玉請歌兒幫忙,派蓁兒于雨夜,拿著已故沐王妃的衣服在宮中陛下必經之處現身。不料這一幕卻被綰音撞見。
綰音因為思念兒子,加上蕭承睿不在身邊,成天胡思亂想,讓婢女到民間求來所謂的符水喝下,以求能看見兒子的“亡魂”,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性情也愈發扭曲。蕭承煦雖表面上已經向承睿屈服,但已經不願再讓自己陷入此前任人宰割的局面,與承軒一起進一步醞釀計畫。下月初一承睿會去皇家獵場圍獵。蕭承煦決定抓住這次機會皇上圍獵帶去的只有三個營的精銳,剩下一半留在京城,他們手中亦有三營,他們的勝面很大。而且如果一旦事成,那承禮的那兩營,一定會順勢歸順。眾人到達圍獵場,藏在不遠處的承煦部下,只等射中頭鹿為信號,就要群起攻之。蕭承煦正要持弓而射,突然傳來軍報,淩峰和洪廣志帶著十萬精兵,突襲了寧錦邊界。
綰音與茗玉二人同時中毒,太醫想法將毒素清出,然而茗玉中毒頗深,綰音本就身子虛弱,二人危在旦夕。太醫稟告,想要救回二人性命,只有靠密封在太醫院的一枚珍貴丹藥,然而陛下不在,無人能夠取出此藥。雲琪緊急通知蕭承煦,要他小心婉轉的告訴蕭承睿。蕭承睿心頭大震,但因坐陣軍營,心急如焚卻束手無策,心中糾結,自己一去,軍心必亂。蕭承煦見狀,安慰蕭承睿,自願幫蕭承睿監軍,接手軍務,讓承睿把兵符和印信交給自己,封鎖消息,想辦法讓蕭承睿快馬加鞭,秘密回宮取出丹藥救治綰音和茗玉。蕭承煦立下誓言,承睿將軍中一切事務交付給他。蕭承煦用軍醫說法,陛下病了,不能見風,以後只在皇帳內辦公的藉口,阻擋了想要前來的將士。
承睿服侍茗玉把藥服下,茗玉蘇醒過來,承睿這才去見綰音。綰音在殿上奏著當年自己奏給承睿的那曲《相思令》,見承睿終於肯來,意識已經恍惚,直道自己自始至終不過就是承睿的一枚棋子,一片癡心終於錯付。茗玉跌跌撞撞地趕來看姐姐,綰音氣絕,死在茗玉的懷中。茗玉悲憤難已,怒斥承睿辜負了姐姐,自己當初以為陛下與姐姐是兩情相悅,沒想到如今卻落了如此下場。承睿傷痛綰音之死,不吃不喝、無心國事。就連前線送來的戰報,他也棄之一邊,無心理會。承睿被圍困,情形危急,可求援戰報已經送出多日卻依然不見援軍蹤影。承軒認為承睿是想借機除掉他們。承煦堅信承睿或許對他們心存芥蒂,但他絕不會放棄江山,更不會放棄兩營兵士。
啟翰療傷時看到護心鏡中的許願符,柔腸百結,心緒難平。承睿承煦得勝歸朝,茗玉去祈福殿還願,已經打探到她行蹤的承煦早已在那裡等候,兩人見面,各問安好,各自壓抑深情。五年後。茗玉的五皇子啟元和喬淑妃的六皇子啟榮日漸長大,太子未立,喬淑妃明裡暗裡與茗玉較勁。蕭承睿肺疾漸重,雲琪見他身體日漸虛弱,心中難受,卻不得不問及立儲之事,蕭承睿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答案,對雲琪說,以後不管結果如何,希望她能保全蕭啟翰、保全他的孩子們。蕭承睿夜半咳血驚壞雲琪,御醫惶恐道皇上病體難支,當早做決定。蕭承睿在病榻上招蕭承煦進宮,坦誠當年沒有阻攔蕭承耀逼沐王妃殉葬、自己得以繼王位之事,卻道自己絕不後悔。
茗玉告知承煦,啟元必須登基,不然難以逃出承睿密詔的算計,承煦說只有自己坐上皇位,才能護住茗玉母子周全。茗玉深知承睿舊部實力不容小覷,就算是承煦也不一定能夠護住啟元,這一次,她不得不與承煦針鋒相對了,就算拼了命,也要把啟元推上皇位。茗玉與雲琪商議,把承睿的死訊昭告天下,而傳位的遺詔先按下不發,借此機會看清朝中局勢。喬淑妃借用自己兩個侄女和蕭啟翰、蕭承煦的關係,開始暗中活動,希望說服兩人支持自己的兒子蕭啟榮繼位。喬淑妃許諾蕭啟翰放棄與蕭承煦的爭奪,轉而支持自己的兒子登基,讓他給自己皇帝的虛名,而自己給他皇帝的實權。蕭啟翰被喬淑妃的巧語有些說動,而喬淑妃轉頭又通過蘇玉盈向蕭承煦轉達了同樣的意思。
茗玉趕到蕭承煦營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蕭承煦停止紛爭,支持蕭啟元。承煦縱然心中萬般不甘,仍然為了茗玉和大晟的安寧最終妥協。啟元在承煦的支持下登基,大殿之上,啟翰和承煦仍然劍拔弩張。雲琪宣佈新帝年幼,命燕王為攝政王,監理國政。啟翰不服,提出燕王勢大,日後難免有反心,在眾人面前逼承煦宣誓,要永遠效忠皇上,不起篡位之心,否則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承煦不得已在眾人面前盟誓。大局得定,承煦將龍佩送給啟元,說將他的英雄夢想也送給啟元,告誡啟元大殿上的龍椅不是用來玩的,除了他誰也不能共坐那個位置。蘇玉盈得知承煦的決定,在府中一通發洩,拔刀相向,失手將承煦劃傷。
承煦斷然拒絕了將領們稱帝的建議,主動回宮迎啟元與兩宮太后到長安。長安城上,承煦與茗玉重提情事,茗玉依然無法回應他。啟翰與承煦在殿上發生矛盾,爭吵得不可開交,二人到兩宮皇太后跟前爭辯分明。茗玉審時度勢,認為承煦的政見有不妥之處,耐心勸解,然而承煦執意而為,不肯讓步,陷入僵持。啟元不慎受傷,雲琪認為茗玉對啟元太嚴厲,導致母子不親近,提出從王公貴族家中選幾個孩子進宮,與啟元作伴。啟元不肯吃藥,入宮的孩子中,新安王家的女兒董若萱善解人意,幾句話就勸得啟元乖乖吃藥。啟元與一眾王公家的孩子們玩耍,與董若萱分外親近,然而董若萱的父親卻被蕭承煦調往外地。
雲琪不忍心啟元受苦,勸蕭承煦不要再跟茗玉賭氣。蕭承煦說自己是為了磨練皇帝,問心無愧。蕭承煦對蕭啟元可謂用心,文治武功都嚴格要求。啟元在這樣的教育下日漸長大,啟元年輕氣盛,與蕭承煦時有爭執,蕭承煦拿出父親般威嚴壓他,蕭啟元並不服氣。蕭啟元雖然聰慧,卻在蕭啟榮代領的那些皇室子弟吹捧下仍舊叛逆頑劣。蕭承煦漸聽聞他行徑,在他和蕭啟榮設法欺負太傅、還要拔太傅鬍子做毛筆之際,將他抓了個正著。蕭承煦下令責打蕭啟榮,蕭啟元攔著,說都是自己的主意,要打連自己一起。蕭承煦不管不顧,將他打了個屁股開花,只道天下怎麼能給你這個敗家子,蕭啟元仍不服氣。茗玉聽聞蕭啟元被打,擔憂探看,卻聽說蕭承煦已經帶著蕭啟元南巡了。
蕭承煦將綁走啟元的混混教訓了一頓後,卻要混混按自己說的做。他要趁此機會讓蕭啟元吃吃苦頭,才知道民間是什麼境況。混混將啟元賣去做苦役,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夠,但啟元親見百姓因水患受苦,羞赧當初對蕭承煦說的大話。蕭啟元跟蕭承煦回京後,原本擔憂的茗玉見蕭啟元大有進益,深感欣慰。然而蕭啟翰見陛下與承煦關係轉變,心生憂慮。啟榮把此事的前因後果告訴了蕭啟翰,蕭啟翰心中打起了主意。蕭啟翰找到了當初綁架啟元的小混混,帶到了他面前,又稱蕭承煦急於處置江南受賄案件涉及的大臣是為了殺人滅口,掩蓋自己對江南的控制。啟元不相信九皇叔如此所為,與蕭承煦商議暫緩處置罪臣,進一步徹查,蕭承煦同意。
承軒查明,啟元之所以對待承煦態度突然轉變,皆是啟翰從中挑撥之故。蕭承煦意識到蕭啟翰不能再留,恰逢西蜀來犯,承煦在朝上激啟翰領兵出征。蕭啟翰在西蜀大捷,得獲西蜀雙蛟壁玉,壁玉摔出的裂痕看起來,私有一個“肅”字在一蛟龍之上,何邵勇攛掇蕭啟翰,說這就是天命徵兆,應借此大功跟蕭承煦爭攝政王之位。何邵勇秘密歸京聯絡蕭承泰,告知其西蜀大捷,蕭啟翰得到雙蛟壁玉一事,讓他聯絡對蕭承煦不滿的營主,意圖搬倒蕭承煦。不料蕭承煦早有提防,暗中派人查清了何邵勇的一舉一動,將其帶回秘審。在威逼利誘之下,何邵勇背叛蕭啟翰,改投蕭承煦。蕭承煦先發制人,殿前參蕭承泰逾制,給蕭承泰以警告。
蕭承禮給茗玉送信,說蕭啟翰或還有不甘之心,又提及當時蕭啟翰口不擇言殿前之言。茗玉擔憂蕭啟元聽聞,傳話不讓蕭承煦近日來見,要全力將流言壓下。淩蓁兒街上辦事,看見蕭啟翰醉得東倒西歪從酒樓出來,小廝扶他上馬,他差點摔下。淩蓁兒不忍他當街這般現眼,送他回家。蕭啟翰醉酒迷糊轉醒,見淩蓁兒在眼前,不明狀況,以為做夢拉住她訴起苦來,淩蓁兒終究不忍,照顧他。淩蓁兒勸其不要再跟攝政王鬥下去了。蕭啟翰不甘不服,被刺激清醒。蘇玉盈進宮見雲琪,雲琪尋問他們夫妻為何一直無所出,蘇玉盈有苦難言,心中淒涼。
為了茗玉,蕭承煦願意屈尊迎合啟元,緩和二人的關係。茗玉勸說啟元與蕭承煦一起行獵,希望他們能親如父子,不料卻更加激起了啟元壓抑已久的怒火。一路上啟元處處刁難,蕭承煦都默默忍耐。承煦故意比啟元騎得慢,射得不如啟元准,希望能討啟元歡心。他把弓送給啟元,誰知道啟元竟然拉不開,生氣的啟元覺得蕭承煦是故意羞辱自己,將弓箭折斷丟在地上。蕭承煦惱怒,將啟元拉入林中,質問他如此胡鬧,到底是想幹什麼。啟元怒斥蕭承煦想代替他父皇是妄想。蕭承煦道自己只想教他怎麼做一個好皇帝,啟元卻說我根本不用你教。啟元大聲喊護駕,別的侍衛都不敢近前,啟翰則見機沖上來劍指蕭承煦,啟翰終究不敢動手,承煦揚長而去。
雲琪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她把茗玉叫過來,言稱想要蕭啟元儘快大婚,這樣按祖訓就可以親政了,自己身體不好,也希望能親眼看到啟元大婚之日。茗玉告知啟元即將為他籌辦大婚,將來的皇后不是別人,正是西齊的郡主司徒珍。啟元一聽急忙拒絕,但茗玉告訴他此事是先皇定下,如今西齊不穩,更需要靠他們的聯姻來維繫,以獲得西齊對他的支持,不日,司徒珍就會進京。蕭承煦派人探聽,知道啟元無心政事,反而一心思慕董若萱,承軒與何紹勇趁機進言,直道蕭啟元上次行獵就意在圖謀承煦性命,如今得寸進尺一再相逼,正是蕭承煦起事,拿回本就該屬於他的一切的好時機。
承煦稱病不肯上朝,啟元趁機借嶽山疫情一事,下令派龍嘯營進駐原本由承煦手下狼嘯營所掌管的應城。承煦直道小皇帝如今倒是學了些手腕,自己步步退讓,只換來咄咄相逼,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承煦吩咐承軒與何邵勇,借修建夏宮一事進駐永平城,反將蕭啟元一軍。承軒口不擇言,稱只有等蕭承煦做了皇帝,到時候封茗玉做皇后,再立啟元為太子,承煦和茗玉之間的矛盾才能化解。蘇玉盈在門外偷聽到這一切,憤恨難已,沖進去質問承煦,聲稱自己不會讓承煦的意圖得逞,要去告發他們謀反。為防事情有變,承煦命人把蘇玉盈軟禁起來。蘇玉盈被軟禁,心中憤恨,想方設法與自己的貼身侍女換了衣服,從府中逃出來,進宮去見茗玉,將承煦一黨的計畫和盤托出。
承煦去嶽山察看疫情,不料承軒突發痘症,茗玉想到如今承煦在外,承軒無人照看,匆匆趕去。哪想到承軒的病症已經是晚期,藥石無救,下人們生怕感染,不敢上前,茗玉趕來,陪伴了他最後一程,承軒在茗玉的懷中去了,臨死前囑託茗玉,哥哥如今在這世上的親人,就只剩下她一個了。得知承軒薨逝噩耗,承煦當場暈厥。承煦的生辰,茗玉又繡好了一雙給承煦的鞋子,但還是讓蓁兒默默收了起來。蓁兒直言相勸,你做這麼多鞋,都不如親自陪在他身邊,你心裡苦,他也無法痛快,如今你要讓燕王殿下放權,總要拿他最看重、最珍視的去換,言下之意讓茗玉答應承煦,放下一切顧慮,與他一同出走。面對蓁兒的勸言,茗玉陷入猶豫。
朝臣彙報,西越李嗣同是攝政王提拔的將才,聽聞攝政王染上疫情,從而心生反意。承煦表示,既然李嗣同是自己當時留下的人,那麼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必然還要自己去解決。啟元不忿,二人互激,承煦執意要親自上陣督戰。茗玉擔憂他疫症剛愈,前來勸說。承煦執意帶兵親征,授鉞大典上,啟元卻遲遲不肯出現,茗玉只好代行其責。不料,大軍正要整頓出發,啟元突然身穿鎧甲現身,揚言此番自己要御駕親征,茗玉勸阻不成,只能囑託承煦照顧好啟元。戰場之上,蕭啟元與蕭承煦針鋒相對,蕭啟元不願承認蕭承煦指揮有方,強說蕭承煦的計畫有漏洞。
蕭承煦斬殺李嗣同,卻也在之前沖入包圍救蕭啟元之時被一箭射中。在軍營中,大夫知蕭承煦取不取出身上箭頭都必死無疑,不肯為蕭承煦取出一箭增加痛苦,蕭承煦卻咬牙承受這痛苦,他不能現在死,他還有一個人要見最後一面。茗玉得知蕭承煦重傷垂危,大驚失色,不顧一切,夜奔一百餘裡地,卻最終也沒有見到承煦最後一面。蕭承煦死在了啟元的懷中,茗玉痛不欲生。西越平定,蕭承煦大喪。朝臣以為蕭啟元會為難蕭承煦舊部,沒想到蕭啟元不但為蕭承煦封功,更將他追封。皇太后不適宜出席蕭承煦葬禮,蕭啟元讓茗玉在祭司神殿帷幕之後,看蕭承煦封棺,起入皇陵,送他最後一程。
董若萱認出小皇帝身份,心中惆悵不安。西齊司徒成借封賞謝恩來見茗玉,卻是來與茗玉談判提條件的。茗玉清楚,西齊穩固才是大晟百姓之福。司徒成言語之中催促太后將陛下婚事提上日程,要求自己的女兒司徒珍必須為後。茗玉和淩蓁兒商量,認為蕭啟元不過是叛逆心思,合計借選秀之名,給蕭啟元一個臺階下,到時候仍將司徒珍選為皇后,而其他妃嬪的位置可以由蕭啟元自己定奪。淩蓁兒去當說客,蕭啟元表面上同意了茗玉的想法。為使啟元能夠與司徒珍提前熟悉,茗玉特地安排司徒珍和幾位郡主到宮中作客,擺宴同樂。董若萱也在受邀者之中,蕭啟元驚喜不已。
司徒珍在宮中受到冷落,向父親司徒成訴苦。司徒成心有不甘,到董易之家尋釁,撞上了董若萱,強硬要求董若萱立誓,不准她對蕭啟元有任何非分之想。董若萱悍然拒絕。司徒成趁機向蕭啟元告狀,稟稱若萱心機深重,貪圖後位。蕭啟元聞言卻驚喜不已,他終於明白董若萱之前的告別之語不過是隱瞞真心,故意說謊。蕭啟元偷偷出宮,在陸令儀的幫助下與若萱私會。蕭啟元向董若萱示明心意,董若萱被蕭啟元感動,也不再隱藏愛意,兩人私訂終身。蕭啟榮心裡著急與董若萱的婚事是否能成,要喬太妃去向茗玉請求指婚。選秀之日來臨,蕭啟元滿心以為可以選董若萱為後,不料竟遭茗玉制止,依然選司徒珍為後,並當庭宣佈,將董若萱指給蕭啟榮為妻。
太妃聽說董若萱選秀後一直病著,憂心這孩子福薄身體弱不適合自己兒子,茗玉藉故先順了太妃的話,又知道太妃在意名利,透露有意賜蕭啟榮親王以作安撫。蕭啟元與董若萱各自困於相思之苦,蕭啟元得知董若萱久病不愈,急得出宮探望董若萱,淋雨久候,癡情苦等。董若萱終是心軟不舍,奔出屋外與蕭啟元在雨中深情相擁。蕭啟元決定拋棄皇位與董若萱私奔,蕭啟榮聽聞啟元與太后鬧僵出宮,決意出去尋找。半路上,啟元與若萱的馬車出了問題,被迫停車,恰好啟榮帶著人追過來,陸令儀探頭暴露了行蹤。蕭啟榮趕緊上前,將他們攔住,發現蕭啟元和董若萱雙雙背叛自己,悲憤不已,將二人帶回。茗玉氣惱蕭啟元把事情再次弄僵,將小林子杖責五十發去守陵。
蕭啟榮酒後苦悶,一時想不開竟上吊自盡。太妃大受打擊情緒崩潰,整天瘋言瘋語,說出了當初綰音孩子之所以榛子過敏而夭,錯在是她沒有及時提醒,只道這一切都是她的報應。茗玉雖然獲知真相,但見她如今的慘狀,也不忍心再處置。蕭啟元不顧一切,下旨封董若萱為貴妃。茗玉對啟元自作主張大為不滿,但礙於聖旨已下,只得接受。董若萱出嫁,與父親長談,董易之教導其在宮中一定要言行謹慎。董若萱奉旨入宮。新婚當夜,啟元得償所願,兩人許諾會一起面對今後的風風雨雨。皇后擺明與董若萱不合,茗玉為平息西齊對董若萱的不滿,刻意疏離董若萱。董若萱明白自己身處何境,但仍行禮如儀,不讓蕭啟元為難。
茗玉賞給若萱玉鐲,蓁兒安撫若萱,太后之所以對她冷淡,是苦衷所在。皇后司徒珍沒等到董若萱來請安,打上門去要問罪,恰好碰上啟元,二人在門口又起衝突。此時太醫卻忽然來報,貴妃確是有喜。啟元和茗玉大喜過往,司徒珍嫉妒得咬牙切齒。啟元對董若萱關切有加,董若萱終於分娩,生下一位皇子,蕭啟元欣喜不已,立時昭告天下,立為太子。此舉引發朝上八王爺及後宮反對,認為蕭啟元胡鬧,不顧祖宗家法,一心看重女色。茗玉聽聞,將形勢說解與啟元。經茗玉分析勸導,蕭啟元答應冷靜考慮。茗玉重病,遷居南苑療養,司徒珍身為皇后,卻不肯隨侍在側。剛出月子的董若萱不顧路遠天寒,拖著身子趕往行宮照顧茗玉,茗玉感動不已,終於徹底地接受了董若萱。
茗玉心難安,問起董若萱的身子,蓁兒言一直沒有起色,茗玉知董若萱實為一直未走出二皇子離世的傷痛,是心病。啟元匆匆趕回,董若萱已經氣若遊絲,垂危之中勸啟元,聚散終有時,陛下要好好照顧自己,更不要再讓太后憂心了,若來世有緣,只願二人不要再相聚於皇家。若萱闔眼而逝,啟元痛不欲生,將若萱追封為皇后,勒令宮內上下守靈。茗玉亦是不好受,讓蓁兒陪自己到祈福殿為貴妃點上一盞長明燈。若萱走後,啟元萬念俱灰,高燒不退。啟元醒來,虛弱不堪,稱自己剛剛在夢裡回到了小時候,還見到了九皇叔。啟元命小林子將自己扶回小時候住過的寢宮,當年承煦為他親手做的那把弓箭還原封不動放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