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逾七旬的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因專研癌症免疫療法獲得重大突破,與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共享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殊榮。然而艾利森立志科學之初,並非要研究癌症,主要源自親人的癌逝。他的母親在他11歲因淋巴瘤離世,哥哥於58歲死於前列腺癌,而他自己也差點命喪癌症。喪親悲慟與抗癌之苦深刻留在艾利森心中。數十年來,他與醫療機構的懷疑論和大製藥廠進行了孤獨的鬥爭。本片貼身記錄艾立遜的所思所言,並走訪數位科學領袖,帶領觀眾一窺充滿戲劇性的尖端醫學世界,進入艾利森傾注生命的熱血初心!
2018年,年逾七旬的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因專研癌症免疫療法獲得重大突破,與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共享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殊榮。然而艾利森立志科學之初,並非要研究癌症,主要源自親人的癌逝。他的母親在他11歲因淋巴瘤離世,哥哥於58歲死於前列腺癌,而他自己也差點命喪癌症。喪親悲慟與抗癌之苦深刻留在艾利森心中。數十年來,他與醫療機構的懷疑論和大製藥廠進行了孤獨的鬥爭。本片貼身記錄艾立遜的所思所言,並走訪數位科學領袖,帶領觀眾一窺充滿戲劇性的尖端醫學世界,進入艾利森傾注生命的熱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