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偵測此區域的寬頻網路 HN (HiNet) 帳號
* 若使用前述中華寬頻HN為登入帳號,日後皆需在相同寬頻網域才能再登入使用;且擁有此中華寬頻HN帳號與密碼者皆可登入。
* 請勿使用公共區域網路登入,如咖啡店、社區共用網路、公開場所免費網路等。
* 您的手機門號就是登入帳號
* 您的中華寬頻 HN (HiNet) 帳號就是登入帳號
手機號碼
Fox+中華用戶請注意
2015. 全54集 .普遍級 .HD畫質
陸劇
4.8
梅長蘇原名林殊,十二年前北魏興兵南下,林殊作為赤焰軍少帥的身份率七萬軍隊隨父出征,不料慘遭奸佞陷害,其父和七萬將士埋骨梅嶺,林殊歷經常人難以忍受之痛僥幸存活,但卻是病弱之軀。林殊以江左盟盟主的身份,重出江湖,再回金陵。琅琊閣閣主藺晨和大梁國譽王先後得到消息,謀士進言,北燕六皇子得到「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錦囊。太子和譽王向來不合,共同覬覦帝位,為奪得天下,蕭景睿、言豫津將梅長蘇接至金陵城下,梅長蘇以蘇哲的身份,到蕭景睿家中養病。梁帝忌憚霓凰郡主的兵力,看著十萬將士對她的忠心耿耿心懷不悅。在迎鳳樓下,搭一座公開比武擂台進行招親。
蕭、言二人決定參加比武選親,為郡主篩選良人。因比武擂台招致了多方諸侯,大家都希望霓凰的勢力可以為自己所用,梁帝的兒子靖王生性率直,卻也因為性格原因不受梁王的重視,在眾皇子中間很難立足,經常被刁難。飛流的身手終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蒙摯向太子推斷蘇哲即為麒麟才子梅長蘇。同時謝弼也探聽到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告知了譽王。謝府二公子、譽王派系的謝弼從中斡旋,請皇後與霓凰做客寧國侯府,意圖拉攏梅長蘇。比武招親開始,譽王一干人等終於見識到梅長蘇的廬山真面目。太皇太后年歲已高,圍在膝下的眾孩兒都不記得姓名,但在見到梅長蘇時還是禁不住喚他小殊。霓凰察覺到梅長蘇的異樣,禁不住找梅長蘇談話。
梅長蘇與霓凰郡主廊下談心,途中遇到了正被公公打罵的掖幽庭罪奴庭生,才得知靖王一直很照顧庭生。蒙摯在寧國侯府時就已經一眼認出了梅長蘇的身份,蒙摯曾是林氏麾下一員,堅信十二年前是一場冤案。武試最後一天,一直被看好的秦尚志意外被北燕殺出的黑馬百里奇一招制敗。梁帝擔心郡主嫁到北燕會令北燕如虎添翼,為阻止北燕的計劃煞費苦心。原來長公主生蕭景睿的時候,天泉山莊的卓夫人也剛巧上山,由於嬰兒在同一時間出生,又有其中一名嬰兒夭折,無從辨認另一嬰孩的身份,故梁帝賜國姓,取名蕭景睿。梁帝設宴宴請進入文試前十名的候選人,實則是梁帝的緩兵之計。譽王提議,切磋武藝,蕭景睿率先請戰,終不抵百里奇,敗興而歸。
梅長蘇苦心提議孩童從掖幽庭罪奴挑選,蒙摯奉命前去選中了包括庭生在內的三個稚子,預備五日後與百里奇一決上下。靜妃無意間撞見了被罰去佛堂點燭的惠妃,兩人卻在無意間撞見了老嬤嬤與侍女準備挪用情絲繞一事,靜妃怕生事端,,故意做了藥囊傳書長公主匯報情絲繞一事,不兩人根據最近宮中的大事,意識到情絲繞會用在霓凰郡主身上,想辦法通知霓凰在宮內小心行事。梅長蘇選擇做自己的謀士,靖王覺得想法很怪誕。梅長蘇苦心積慮為庭生免去罪奴的罪責,幫助靖王保住祁王唯一的血脈,可見梅長蘇的誠意。此時的長公主已喬裝打扮前往梅長蘇的住處,試圖通過梅長蘇告知郡主小心後宮嬪妃,躲過情絲繞一劫。
梅長蘇調教的三稚子對戰百裡奇贏全城矚目,三稚子能夠在短時間內大敗百里奇,梁帝十分開心,順應霓凰的提議免了他們的罪奴之身。霓凰看出了三稚子贏的蹊蹺,追問梅長蘇,梅長蘇坦言百裡奇其實是江左盟的人。霓凰剛走,梅長蘇意外從言豫津口中得知進宮的是司馬雷,恍然醒悟要對付霓凰梅郡主的是太子。霓凰喝下了越貴妃一早便為霓凰准備的情絲繞。發現自己步履不穩,拼死掙扎。恰好靖王帶人及時闖入救下霓凰。怕事情敗落,太子和越貴妃準備對靖王痛下毒手。面對皇后的質問,越貴妃極力想要掩飾。情絲繞一事,梁帝被驚動。司馬雷被抓,越貴妃東窗事發。怕連累太子,越貴妃攬下所有罪責,罰俸,降級為嬪妃,而太子也被禁足東宮三個月。
素來對靖王並無好感的梁帝,開始疑心靖王得知郡主在昭仁宮遇險一事。此時譽王的出現,使靖王免去了梁帝的疑心和責罰,譽王封賞。霓凰始終覺得靖王得知自己有難是受了梅長蘇的指點,譽王被梅長蘇的才華所折服,意識到他的思慮非常人所能及,堅定了讓將梅長蘇收到麾下的想法。怕越貴妃有翻身的機會,皇后親自安排越嬪,並借機對她進行打壓。梅長蘇告訴靖王自己早已經得知庭生的身份,但並沒有拿庭生的事難為靖王。夏冬很快查實了慶國公的案子,慶國公處境堪憂。怕暗中扶植太子一事暴露,謝玉準備對夏冬痛下毒手。準備把夏冬遇害一事,嫁禍給譽王。譽王得知背後操縱的人竟然是謝玉,一邊卻在暗中扶持東宮十分震怒。
梅長蘇開始找房子準備搬出寧國侯府,霓凰透露對梅長蘇有著無來由的信任感。霓凰對梅長蘇的身份有疑惑,將他引到曾經的赤焰帥府門前,梅長蘇怕流露過度情緒,拒絕進入府內看看。夏冬出雪廬碰見謝玉,兩人說破謝玉身份,因念及謝玉當年人情,夏冬不追究此次的刺殺並答應隱瞞謝玉身份,恩怨兩清。慶國公濱州侵地一案,梁帝一直未決斷主審的皇子。蒙摯暗中提示,梁帝決定由靖王主審。梅長蘇買下了蘭園,並邀景睿、謝弼、豫津一起欣賞,卻無意在園中枯井下發現死人骸骨。接報趕去的京兆衙門在井下挖出近十具女性屍骨,這樁「枯井藏屍」案震動了京城。太子和謝玉憑霓凰因情絲繞遇險一事判定,梅長蘇已倒向譽王,決定將其除掉。
梅長蘇回雪廬途中,被謝玉委派的卓鼎風追殺,蒙摯及時趕到化解了危險。京兆尹高升查出蘭園園主生前實際用於招待一些不敢明裡出入妓院的朝臣,枯井中埋藏的是被失手弄死的一些女孩。當中涉及諸多朝中要員,太子一派的重臣戶部尚書樓之敬在列。蒙摯為梅長蘇尋到一處與靖王府後牆相通的園子,可以打通密道,方便兩人私下會面。想到父親與蘇兄的敵對立場,景睿茫然又傷心。「妙音坊」的製曲奇人十三先生實際是林府舊人,與「妙音坊」頭牌宮羽一同為江左盟收集情報。十三查出秦般弱為滑族末代公主所收的徒兒,一心復仇,投奔譽王。梅長蘇決定留下秦般弱作為棋子。秦般弱提示高升,蘭園這個棘手的案子涉及朝廷二品大員,既已越權便可移送刑部處理。
原來刑部尚書為譽王一派的人,譽王命令其將樓之敬一案做成鐵案。譽王為了慶國公一案拜訪梅長蘇新宅,梅長蘇點破此案是皇上有心徹查侵地案,保慶國公就是與皇上作對。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犧牲慶國公,,因為只有靖王才能在軍方與謝玉抗衡。謝玉派卓青遙再次行刺梅長蘇,因蘇宅戒備森嚴,再次失敗。梅長蘇帶飛流前去靖王府探望被靖王收留的庭生,送給庭生金絲軟甲作為禮物。同時為靖王指點慶國公侵地案的處理方法。聊天之際,梅長蘇順手想摸一下掛在牆上的朱紅鐵弓,卻被靖王疾聲喝止,並被告知是朋友的遺物,氣氛陷入尷尬之中。
梅長蘇向靖王推薦可做輔審官員的純臣,並表示之前要他結交的沈追關心民生、扎實做事,可以在樓之敬之後掌管戶部。靖王召集三司官員,按照梅長蘇推舉的純臣名單,選出慶國公一案的輔審官員。枯井藏屍一案,太子一派的樓之敬罪證確鑿、被停職收監。譽王重臣吏部尚書何敬中之子何文新為妙音坊的頭牌姑娘宮羽爭風吃醋,在宮羽的暗中推助下,於眾目睽睽之下打死文遠伯之子,被京兆尹高升緝拿。何敬中向譽王求救,譽王幕僚為其獻策。靖王很快將侵地案漂亮地辦完了,不料卻只是得到梁帝幾句贊語,僅僅是沒添麻煩的譽王卻獲得重賞。言豫津帶蕭景睿到皇弟紀王府做客,得知何文新一案紀王在場目睹了殺人過程。
同時秦般弱也為譽王查出,當時目睹何文新殺人的,還有紀王爺。在太子的懇求、謝玉的建議、陳元誠的贊成下,原本就早已不忍越氏受苦的梁帝同意將越嬪復位為妃。穆青、蒙摯等人為霓凰不值,梅長蘇決定拿陳元誠開刀。霓凰邀梅長蘇到穆王府賞梅,霓凰對越妃母子的餘氣未消,梅長蘇提出穆青可以幫忙再打越妃一記耳光。梅長蘇動用了自己已故恩師黎崇的關系,派穆青帶著信物前往靈隱寺,請出了黎崇的好友 隱居多年的鴻儒周玄清。霓凰拿出當年林殊寫給自己的信與梅長蘇的字條,對比發現字跡全然不同,略感失落。周玄清及時趕到辯論現場,扭轉了局面。梅長蘇在京郊送別周玄清,交代自己為黎崇老先生的門生。
送別之際,周玄清看出梅長蘇深得其師根骨,表示若與黎崇的另一位得意弟子林殊生在同時,兩人可稱一時雙璧。因此事霓凰愈加懷疑梅長蘇的身份,駕馬趕到京郊,再三追問下,她終於發現,眼前這個體弱怕冷的書生,就是曾經雪夜薄甲逐敵千裡的小火人,她的林殊哥哥。霓凰失聲痛哭。靖王向母親靜嬪表明自己已經參與奪嫡,梅長蘇病倒,晏大夫生氣下屬照顧不周。十三先生收到線報,一匹火藥運往京城但跟丟了蹤跡,皇后突然病倒了。童路探查到有四船火藥被運往京城的私炮坊,這個私炮坊是之前的戶部尚書樓之敬所開,主要收入都歸了太子。梅長蘇囑咐一旦查到新消息便可放給沈追,協助他查案。
何敬中因為何文新一案病倒,吏部年底事物繁忙無人掌局,秦般弱想出找人替死何文新的法子。同時沈追上報靖王,已查到漕運的火藥被運往了私炮坊,太子與戶部串通牟取暴利。黎剛回報,有兩船火藥並未運往私炮坊,且不知去向。梅長蘇飛快地想到了年尾祭禮,也推測出走民船的那批火藥的主人是言侯。言侯預定柑橘只為確認官船到港的日期,從而令自己那批火藥配合戶部的火藥同時進京,一旦有人察覺異樣,便可借勢將線索引向私炮坊。不忍心妹妹言皇后與皇上同死,言侯設法令她病倒、無法參加祭禮。原來當年言侯與大元帥林燮、梁帝本是好友,並且明知林燮的妹妹樂瑤早已與言侯兩心相許,卻還是將其納入宮中。心灰意冷的言侯籌劃多年,一心要殺掉梁帝。
梅長蘇與言侯一番長談,終於說服言侯,終於同意梅長蘇將那批火藥移走。譽王動用刑部給何文新找了替死鬼,梅長蘇放出此消息給謝玉,決定讓東宮借力打力。此事傳遍京城,譽王折損吏部、刑部兩方勢力。除夕夜,謝、卓兩家、言侯一家、蘇宅都在其樂融融守歲。言豫津從父親口中得知梅長蘇勸阻言侯救下言氏一族,大年初一特來登門拜謝。除夕暗殺一事令梁帝震怒,將護衛不力的禁軍大統領蒙摯廷杖二十,並責令其三十日內破案。梅長蘇帶飛流到穆王府拜年,穆王府下屬來報,梅長蘇、霓凰得知除夕夜命案一事。梁帝知道查案非蒙摯所長,下旨讓其破案不過是明裡給人看,因此特派懸鏡司夏春、夏冬二人暗中調查此案。
原來除夕暗殺一事為謝玉指派卓鼎風所為,為的是削弱梁帝對蒙摯的信任。梅長蘇與藺晨飛鴿書信,梅長蘇通知其四月十二日前務必趕到京城。梅長蘇夜訪蒙摯,告訴他此案雖然是謝玉的手筆,卻苦無證據,即使懸鏡司也破不了,因此他只需養傷,三十天後什麼都查不出,然後向皇上請辭。蕭景睿偶遇年初一晚歸的卓鼎風,後從其妹謝綺口中得知卓鼎風稱當晚並未外出,不免生疑。後宮起火,被禁軍及時撲滅,皇后受到梁帝的斥責,越妃大為得意。皇后嚴加追查後宮之事,杖殺了越規的宮女們。梅長蘇有意提出想看看蕭景睿劍術長進如何,實則確認天泉山莊的劍法招式。蕭景睿借此邀請梅長蘇生日時到侯府一聚。沈追登門拜訪靖王,商討國政之事,二人惺惺相惜。
暗地裡,梅長蘇查出京中與卓鼎風有聯繫的江湖高手,急調江左盟的甄平進京一一挑戰,將他們打傷。金陵城外的孤山,梅長蘇遇到每年都來祭拜聶鋒的夏冬,二人下山碰到戚猛奉命來圍捕攪擾山民的怪獸,卻一無所得,沈追為查地下錢莊一事跟線人碰頭。蕭景睿暗自跟蹤卓青遙,發現卓青遙、卓鼎風欲對沈追下殺手,甄平趕到卻也寡不敵眾,蕭景睿出手阻擋,卓鼎風怒斥蕭景睿破壞正事。懸鏡司內,夏春、夏冬將除夕一案幕後殺手鎖定為卓鼎風。卓鼎風、卓青遙一行人夜至沈追府上進行刺殺,列戰英帶護衛與甄平同時護人,卓青遙被亂箭射傷。沈追已搜集齊了太子私炮坊一事的證據,梅長蘇明示譽王可暗中相助沈追,反擊太子。
蕭景睿得知卓青遙因刺殺而負傷,一腔憤怒找到父親謝玉理論,被謝玉掌摑喝退。私炮坊所存的火藥意外爆炸,死傷一條街。梅長蘇則表示,這不是意外,而是譽王的計謀。越妃惱怒太子的貪利,讓太子將罪名一應承擔下來,並盡量將此事的焦點轉移到與譽王的黨爭上。私炮坊一事,梁帝震怒,太子遷居圭甲宮自省,不許過問朝事,官員受牽連者皆受到嚴處。兵部果然指控靖王挪用軍資未及時通報,梁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誇他為朝廷分憂。梅長蘇宴請好友做客賞園,譽王帶著秦般弱不請自來。品酒一杯後,梅長蘇提出玩個游戲,尋找藏匿在院中的《廣陵散》。原來夏春也是個樂痴,年輕一輩的又都愛熱鬧,大家自然很用心地在全院搜尋。
秦般弱深諳奇門遁術。她借機探查蘇宅,很快就找到了暗室。其實,這個游戲就是梅長蘇為夏春和秦般弱設計的。他要保證蘇宅與靖王府的密道連夏春、秦般弱這樣的機關高手都看不出來。秦般弱查到20多年前南楚皇室質子與寧國府有關聯,想通過長公主這段舊情尋找破綻,伺機扳倒謝玉。靜嬪不願南楚公主嫁入靖王府,因此特來求破解之法。吏部尚書何敬中免職,何文新執行原判;刑部尚書齊敏奪職下獄,判流刑。蒙摯到靖王府中看望被免職的壽春。藉口要觀賞靖王從北狄王處繳獲的雙弦劍,如願到了靖王懸劍的書房內。由於太子受責不理政事,譽王卻異常活躍,所以朝中盛傳譽王將取代太子。梁帝心煩,信步宮中時,被一股藥香吸引,去看望被冷落多年的靜嬪。
蒙摯按照計劃,潛入靖王臥房,打開了密室的門。靖王聽聞,匆匆回到臥室。他單刀直入的告訴靖王:若靖王有意奪嫡,願鼎力相助。靜嬪的恬淡、明理讓梁帝輕松愜意,也對穩控朝局有了決斷。梁帝下旨,晉靜嬪為靜妃;赦太子遷回東宮,仍閉門思過;令譽王代朕相迎南楚使團。梁帝派遣霓凰返回雲南,霓凰將弟弟托付給梅長蘇。她輕喚著林殊哥哥,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宮羽深夜潛入寧國侯府刺殺謝玉,卻被打傷,逃到紅袖招,被秦般弱救下。秦般弱將自己從宮羽那兒得到的消息告訴譽王,譽王認為是扳倒謝玉的良機。南楚郡主宇文念指名挑戰景睿,兩人相戰,念念不敵。原來她的師父是琅琊高手榜第六名岳秀澤,遏雲劍傳人,曾敗於卓鼎風之手。
蕭景睿的生辰到了。梅長蘇、蒙摯、夏冬等應邀上門慶賀,宮羽也依約前來助興。這時,岳秀澤不顧侍衛阻攔,闖進寧國公府,向卓鼎風挑戰。岳秀澤步步相逼,要馬上與卓鼎風一決高下。卓鼎風不顧謝玉阻攔,按照江湖規矩應戰,致右腕筋脈被挑。這時,隨岳秀澤一同闖進的念念走到景睿面前,叫他「哥哥」!原來,二十多年前晟王在大梁為質子時曾與蒞陽長公主相戀,宮羽含淚揭露了當年殘酷的真相:原來,謝玉早已知道長公主腹中胎兒不是自己的,他暗中買凶殺人。而宮羽的父親就是執行這場任務的殺手。可陰差陽錯,只殺了卓鼎風的孩子,留下了景睿!為保住秘密,謝玉又找人殺害了宮羽的父親。謝玉情知不能再讓宮羽開口,下令就地誅殺宮羽。
謝玉擔心譽王闖進府中,悄悄遣人調動巡防營,守在自己的府門前。早已侯在府外的譽王無法進入寧國公府,只得原地觀望。府內,雙方陷入僵持。真相再也無法隱瞞,卓謝兩家勢同水火,謝玉下令誅殺妖女宮羽及卓氏同黨,包括梅長蘇。混戰當中,夏冬放出懸鏡司的煙火信號。譽王有了進府的理由,可他軟硬兼施,都被巡防營將領歐陽遲擋在門外。言侯趕到,質問謝玉其子言豫津的安全,並帶頭硬闖候府,謝玉心生恐慌。劍拔弩張之時,蒞陽長公主以死相逼,謝玉被迫收手。宮羽滿懷歉疚的向卓家道歉,願意以死相還。梅長蘇也告訴卓鼎風,只有扳倒謝玉,才能保住家人,讓他揭露謝玉的罪行。在蒞陽的要求下,譽王起誓只要扳倒謝玉,絕不株連,並且永遠善待卓家。
蒞陽已知謝玉所犯之罪自己出面也救不了他的命。她勸謝玉自盡,她可以護住他的名聲。梅長蘇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令靖王贊他是國士。譽王入宮向梁帝稟報謝玉一事,懇請免除株連之罪。梁帝應允,懸鏡司首領夏江回京後第一件事就是責罰夏冬逾越懸鏡司本職,違規捲入黨爭之中,令她禁閉思過。夏江面見梁帝,提出謝玉一案有人在幕後操縱。梁帝認為能扳動寧國公府的人不容小視,命他暗中查實。夏江奉梁帝之命探視獄中的謝玉。原來他和謝玉之間早有勾結。譽王按梅長蘇的安排,讓卓鼎風將這些年為謝玉所殺之人的姓名一一列出。梅長蘇因此推測:夏江與謝玉私交不深,但他如此保護謝玉,恐怕另有隱情,比方說謝玉替夏江殺過人。
梅長蘇表示,只要謝玉說出李重心一事的真相,保他性命。謝玉知道自己無路可走,終於向梅長蘇低下了頭。原來,十三年前,李重心替夏江偽造了聶鋒的求救信,信中寫到赤焰軍主帥林燮謀逆,後謝玉帶軍前去,殺了毫不知情的前鋒大將聶鋒。當時,夏江怕被徒兒夏冬知曉,暗示謝玉殺掉李重心全家。同時,謝玉隔壁的暗室裡,被梅長蘇請來的靖王和夏冬將一切聽得清清楚楚。得知赤焰叛逆的真相,三人心情都很復雜。夏冬對靖王說了聲對不起,踉踉蹌蹌而去,靖王從密道中來見梅長蘇,要利用這個線索,將冤案查個水落石出,為祈王和林家平反正名。梅長蘇卻淡然表示:這樁逆案的根本原因是梁帝猜忌祈王謀反,有意為之。皇宮中,太皇太后已到彌留之際。
大梁進入國喪期,三十天的孝禮期內,孝禮嚴苛,叩拜哭祭,不得隨意進食。嬌生慣養的太子、譽王經常違規,唯有靖王嚴格遵守,誠心祭拜。旁觀的大臣都看在眼裡,優劣頓顯。霓凰不願再回雲南,決定去衛陵守孝,留在梅長蘇身邊。謝玉按梅長蘇所囑將自己掌握的秘密寫了下來,由蒞陽貼身保管。他若一死,手稿就會成為鐵證,如此一來夏江便不敢對他動手。關於巡房營的掌權,太子譽王兩派爭執不下,梁帝難以決斷,心中煩躁。梁帝來看正值生辰的靜妃,一進宮中,他便看到靜妃與靖王正樂享天倫,其樂融融。因辦事得力,梁帝決定賞賜靖王。靖王懇請梁帝赦免一名在嶺南服流役的罪人,令梁帝誤解,十分惱怒。經解釋梁帝才知道自己誤會了,遂點頭恩准。
譽王突然闖進府中,蒙摯只得退進秘室躲避,順手將《翔地記》帶進了秘室。譽王告訴梅長蘇,梁帝將巡防營的節制權交給了靖王,還給了靖王隨時入宮省母這種親王才有的特權。梅長蘇責備譽王,謝玉案後他已提醒暫時收手,但譽王執意強勢相爭,惹聖上不悅。梅長蘇故意提到秦般弱,情報不力。此時幾乎被拔除所有眼線的秦般弱,懷疑這股反擊之力來自江左盟。她向已隱居多年同門師姐——四姐求援。秦般弱堅定的表示即使滑族復國無望,也要讓大梁滅國。四姐最終答應幫她最後一次。梅長蘇分析說皇上准你行親王事,晉封親王已指日可待。秦般若提醒譽王,府中可能有內奸。她對知道內情的季師爺產生了懷疑。靖王臨走前提出借《翔地記》一看,梅長蘇一愣之後答應。
秦般弱指著童路,讓四姐攻破這個男人。她查證幾個被端掉的眼線都與童路有關。景睿終於決定隨宇文念回大楚,言豫津飛馬趕來勸阻。他得知景睿並非一去不返,這才鬆了口氣。梅長蘇亦來送行。景睿坦然說:他很難過,但並不恨梅長蘇。梅長蘇感慨他的寬容,囑他永遠保持這份赤子之心。因國喪期未過,梁帝的壽辰從簡。梁帝見靖王把自己最喜歡弓箭送給他,內心喜悅,內宮壽宴上,越貴妃弱不禁風、蒼白憔悴的面容勾起梁帝昔日之情,露出復寵之意。靖王隨後去見母妃。閒聊中他無意提到向梅長蘇借來的《翔地記》,靜妃很感興趣,讓靖王下次帶來看看。梁帝病愈,提議到東宮賞桂,到達東宮,前去向太子通報的內侍慌慌張張,令梁帝起了疑心,他大聲喝止了他。
殿內,傳來太子飲酒作樂的聲音。梁帝聽到太子指責自己無德,梁帝怒極,欲持劍戮之,被高湛勸阻。梁帝嚴令封禁東宮。從飛流口中,靖王得知梅長蘇暗地叫自己水牛,猛然想起少年林殊為自己取的綽號就是水牛,頓時心潮起伏。梁帝覺得靜妃默默無爭,芷蘿宮是後宮中唯一的清靜之地。梅長蘇讓靖王靜觀其變,這個時候誰添亂誰就會倒楣。蒙摯按梅長蘇的叮囑向靖王轉借《翔地記》,大感意外的靖王告訴他此書現在靜妃處。譽王認為要抓住太子自敗這個天賜之機,但不可冒進。當務之急是先弄清東宮被封的原因,掌握朝臣的風向,表面上先按兵不動。靖王進宮請安,討要《翔地記》。靜妃十分不捨,問書上的批注是不是蘇先生所寫。靖王稱是,心裡卻很是奇怪。
梅長蘇心知這一次再也糊弄不住譽王,開始加強戒備。四姐成功的接近童路,掉進了她的美人計之中。這時,宮裡傳言四起,說靖王不輸譽王。一日,沈追夜訪靖王府,告知今年有五州連遭旱災和蝗災,顆粒無收。以前,太子、譽王爭當賑災主事人,到手後就瓜分救濟款,他倆賑災就會餓殍遍野沈追請求靖王為救災民,爭當賑災主事人。翌日,譽王、靖王在梁帝面前為誰前去賑災爭論不休。譽王無奈,提出先捐出自己府中的銀兩安民。家底不厚的靖王無可奈何。梁帝將賑災一事交由譽王。出宮後,沈追氣憤的對靖王說,希望天上掉下一個雷,正好砸在譽王頭上。靖王到蘇府求計,感慨自己無能,言談中提及沈追的話。梅長蘇戲謔的說:有一個雷正在路上。
在秦般弱的提點下,窩在府中借酒澆愁的譽王終於承認梅長蘇早已為靖王所用。秦般弱提出先對付梅長蘇和他的江左盟,除了幫譽王,她也想借譽王之手報江左盟重創紅袖招之仇。江左盟勢力太強,不好對付,不如從靖王下手。靖王一倒,梅長蘇便無用武之地。秦般弱為了讓譽王與夏江合作,坦承自己是滑族璇璣公主的傳人,願說服夏江,因為夏江是璇璣公主的舊人。自靜妃看過《翔地記》後,每次都讓靖王帶走兩份一樣的點心,其中一份是梅長蘇的。梅長蘇看著食盒,有此憂慮。原來,靜妃送的食盒裡一直沒有榛子酥。他懷疑靜妃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童路向十三先生傳信,先關閉妙音坊。他隨後又問四姐即雋娘的身份核實情況,得十三先生肯定,童路放心離去。
童路深陷情網不能自拔,他決定跟十三先生提出,和化名雋娘的四娘成親。夏江得報,屬下跟丟了夏冬;而刺殺蒞陽長公主的任務也沒有完成。夏江將掌握的衛崢的情報告訴了譽王,以制造一個重提赤焰舊案的契機。夏江已得知衛崢押送藥材的時間和路線,早派出精銳設下埋伏,準備誘捕衛崢。太皇太后的冥誕到了,梁帝須守靈三日,後宮不得隨行。梁帝近日常夢到宸妃,他追問靜妃是否夢見宸妃,靜妃巧妙作答。譽王沒在想出利用衛崢牽連靖王的好辦法。老謀深算的夏江卻提出讓衛崢作餌,釣靖王來救,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只要抓住靖王這個把柄,皇上就會震怒。秦般若擔心梅長蘇可能會勸阻靖王營救衛崢。譽王說想辦法讓靖王不聽梅長蘇的諫言。
衛崢在送藥途中遭遇懸鏡司重兵埋伏,死傷慘重。服侍靜妃的宮女小新在譽王的蓄意引導下逃出宮外,並順利的進入靖王府報信。列戰英安排戚猛帶著小新趕去皇陵向梁帝求救。深知宗主病情的黎綱、甄平接連收到衛崢被捕、靜妃被責兩則消息,都沒有通報給梅長蘇。童路被秦般弱抓獲。秦般弱見嚴刑拷打動搖不了童路,便用四姐相要挾,深陷情網的童路心裡防線崩潰,供出妙音坊和十三先生。譽王即派人查封妙音坊,被宮羽看到。幸好十三先生早作準備,譽王一無所獲。十三先生與甄平決定在城門口劫奪衛崢,雖然人手不足,但只得倉促一搏。通過宮羽報信,他們知道童路已經叛變。譽王表示自己的計劃已經準備周全,讓皇后放了靜妃。
衛崢已被關入懸鏡司地牢,施救將更加困難。梁帝近來總是夢到宸妃,為求心安,他安排靜妃替他暗中設立宸妃牌位。藥王谷的素谷主率眾快馬加鞭趕到金陵,與黎、甄等人商量營救衛崢的計劃。醒來的梅長蘇從飛流口中得知了此事,命令廊州舊部蟄伏,不得妄動。靖王回京,梁帝面前,譽王與夏江你唱我和,故意拿衛崢一事刺激靖王,並步步相逼。駁斥中,靖王言語中充滿對祈王與林帥的尊敬和懷念,重重戳在梁帝的心窩上,讓梁帝勃然大怒。靖王到芷羅宮看望靜妃。准備離身時,侍女小新故意說漏了嘴,為靜妃被欺負一事抱不平,還指責梅長蘇為行苦肉計,故意不搭救靜妃。靜妃百般解釋,靖王仍氣憤不已。
小新向靖王細細稟報靜妃一事的經過,聽到梅長蘇曾派人攔下戚猛並表示無須營救靜妃,靖王大為憤怒。秘道中,靖王明知夏江是在設圈套引自己入圍,靖王依然希望梅長蘇助自己救出衛崢,梅長蘇指出救衛崢有百害而無一利,靖王憤而離去。梅長蘇害怕靖王衝動行事,冒雪前往靖王府,等候多時,靖王才願意見面,梅長蘇表示靖王救不了衛崢,應該由他來救。梁帝問起當年那樁逆案,靜妃話未聽全,差點以為抓到的逆犯是林殊。梁帝勸誡靜妃多加約束景琰,不要再對逆案一事固執不知分寸。梅長蘇與靖王、蒙摯三人商討營救衛崢的策略,梅長蘇希望靖王無論夏江如何挑釁,都要沉住氣,等待最熟悉懸鏡司地牢的夏冬回京,有她施以援手,便成功了一半。
此時夏冬已經回京,除夕夜到懸鏡司地牢看望衛崢,而這一幕也被暗處的夏江看到。芷羅宮除夕宴上,小新借口身體抱恙提前回房,屋裡等待她的竟然是四姐。原來,小新也是滑族人,是秦般弱安插在靜妃身旁的眼線。數名流竄於外州府的巨盜趁著年節潛入京城,一連闖入數家高管府第竊取珍寶,連存放在寶光閣的夜國貢禮火凰珠也被盜走,梁帝大怒,靖王表示會傾力嚴查,並出動巡房營滿城戒嚴。趁靜妃去惠妃宮裡走動,小新發現靜妃暗裡為祭奠宸妃所設的牌位,並將此事稟告給皇後。得知梅長蘇與靖王在衛崢一事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言侯被深深打動,決定助他們一臂之力,希望能為父親分憂的豫津也表示定當傾力相助。
言闕來信,約夏江初五到城外西郊寒鐘觀一會。初五清早,夏冬同往年此時一樣出城祭奠亡夫,並找借口將夏春支開懸鏡司。夏江也通過秦般弱傳話,讓譽王今日務必找個緣由進宮陪在梁帝身邊。與夏江交談當中,言闕難掩對他冷血無情的鄙視。稱夏江不辭而別、攜子出走的原配夫人曾給自己來信,說他們的兒子已經夭折。當年,夏夫人因一時心軟,從掖幽庭中救出滑族的璇璣公主,視之如妹,卻不料她竟與丈夫夏江勾搭在一起,因此憤而出走。夏江認為靖王故意派言侯來引自己出城,目的是去懸鏡司救衛崢,但自己早已設好圈套——此前他故意令夏冬放松警惕,地牢裡埋了火雷,衛崢也被轉移到大理寺關押,因此萬無一失。
夏江趕回懸鏡司,留守懸鏡司的守衛將剛才劫匪和靖王手下巡防營的怪異舉動稟告夏江,夏江將言闕的舉止和懸鏡司所發生的一切聯想起來覺得有蹊蹺,暗中尾隨他們的甄平一行人成功找到了大理寺關押衛崢的監牢,將人成功救出。靖王聽聞激動不已,梅長蘇囑咐靖王做好應對準備。夏江果然進宮向梁帝稟告重犯被劫,一旁的譽王也向梁帝煽風點火,命人召靖王進宮。在宮羽和言豫津的巧妙安排下,毫不知情的紀王看到了夏冬將一個重傷的犯人送上馬車。靖王入宮,梁帝嚴厲質問,靖王對答如流從容不迫,倒叫夏江解釋不清為何將衛崢關押至大理寺。此時在譽王的安排下,皇后在靜妃宮內查出她偷偷祭奠宸妃,向梁帝稟告靜妃行逆悖之事,梁帝大怒,將靖王踢倒在地。
梁帝將前朝後宮之事聯想起來,覺得過於巧合,不免內心向著靖王偏移了許多。梁帝再度起疑。夏江趁機向梁帝請旨提審梅長蘇,靖王雖極力阻止卻難違聖命。而梅長蘇早已料到夏江意圖,默默服下一顆續命藥丸,等待夏江到來。小新驚魂未定,這才知道是靜妃故意讓她知道自己祭奠宸妃,不解的問靜妃是如何看破自己細作身份的,小新問靜妃為何還要救她,靜妃要她親自把所有真相都告訴靖王。靖王被梁帝處以禁足之罰,聽聞夏江已將梅長蘇帶走。懸鏡司內,夏江提審梅長蘇,威嚇他懸鏡司的非人手段他絕對承受不住,梅長蘇思量片刻,竟告訴夏江自己招供。夏江聽罷梅長蘇供詞,感嘆梅長蘇果然機智,但是召供也要徹底,夏江再次逼問梅長蘇衛崢現在的下落。
夏江眼見審問不成,將懸鏡司獨門毒藥烏金丸拿到了梅長蘇面前,威脅梅長蘇如果梁帝提審他敢亂言,自己有萬全之策殺人於無形。紀王進宮,將所知告知梁帝,梁帝震驚,將蒙摯召進宮中,命他直接去懸鏡司將夏冬帶進宮。懸鏡司內,梅長蘇仍然在與夏江機智周旋,梅長蘇反問夏江,為何要設局讓靖王自投羅網,並告訴夏江,自己其實知道,因為夏江內心恐懼靖王,就像當年他忌憚祁王一樣。夏江大怒,質問梅長蘇到底是什麼人,是否是祁王舊人,並強行將烏金丸塞到梅長蘇嘴裡,而這一切都被悄悄潛在一旁的夏冬看在眼裡。夏冬跪求夏江及時悔過,夏江則命人將夏冬嚴加看管。蒙摯及時趕到懸鏡司,將夏冬帶至宮中。
蒙摯親自帶人查封懸鏡司,並親手將夏江緝拿。牢內,梅長蘇與夏春和夏秋巧妙周旋,成功等來救兵。梁帝在殿內等候消息,蔡荃和沈追請求覲見,並向梁帝告知當年私炮房案件其實另有隱情,那次爆炸並非真的意外,並與大理寺卿、譽王內弟朱越有關。梁帝懷疑懸鏡司與譽王勾結涉及黨爭大為光火,下旨召譽王進宮。譽王進宮便向梁帝喊冤,看過私炮房一案的奏折後更是亂了方寸。梁帝大怒,譽王連稱自己絕沒有忤逆之心,只求自保。梁帝思慮再三,令蔡荃沈追結案,自己則對譽王心生芥蒂。梅長蘇回到蘇宅便吐血不止,卻還不忘囑托各種事情,令晏大夫又生氣又心疼。靖王聽聞梅長蘇已回到蘇宅,終於鬆了一半的氣。看著夏江跌落馬下,想起當年祁王與赤焰軍遭遇,靖王不免感慨。
梁帝試探靜妃靖王是不是只想做辦事的王爺,靜妃惶恐,梁帝則向靜妃表達對靖王的欣賞,並允諾三月春獵將帶靜妃同行,還可讓她屆時召見梅長蘇。靖王進宮探望靜妃,靜妃將小新找來,靖王這才知道當時靜妃被困芷蘿宮的真相。靖王心中愧疚,決定向梅長蘇道歉。靖王冒雪來到蘇宅,卻得到梅長蘇病重的消息,蒙摯趕來,告訴大家梅長蘇被夏江逼服過烏金丸。秦般弱喬裝入獄向夏江求教,夏江告訴她三月春獵他們還有機會,讓秦般弱轉告譽王。靖王與蒙摯趕到天牢,令夏江交出烏金丸解藥,夏江卻量靖王不肯輕舉妄動。梅長蘇的火寒毒化解了烏金丸的毒性,大家鬆了一口氣。靖王想起小殊心中難過,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已故之人沉冤昭雪。
經過懸鏡司一案,梁帝徹底對夏江失去了信任,對譽王也頗為不滿,反而對靖王愈發賞識,並希望靖王能夠迅速適應遠離許久的朝堂之事,點撥他多去與梅長蘇請教走動,靖王卻在梁帝面前故作無知。宮外,譽王被下旨降為雙珠親王;宮內,失了太子的越妃也被降為二品賢妃,靜妃被封為貴妃。靖王在前去蘇宅的路上偶遇穆青,穆青言語間的刻意躲閃,讓靖王越發懷疑梅長蘇已找到衛崢,並可能將他藏於穆王府的推測。譽王府,秦般弱苦勸譽王重振旗鼓,被命幽閉府中的譽王頹廢消沉,感慨不想再爭斗權利之事。秦般弱喬裝打扮潛入獄中,夏江聽聞譽王頹相心有不甘,突然間想起般弱師傅璇璣公主留給她的錦囊,遂讓般弱打開錦囊查看。
譽王震驚之餘,將過往種種累積的憤恨都對準了梁帝,決定在三月春獵時謀劃策反。在穆王府修養了三個月以後,衛崢終於得以與梅長蘇相認相見,梅長蘇叮囑衛崢,見到靖王切不可暴露他原來的身份。靖王趁夜通過密道趕到雪廬,親耳聽衛崢訴說了十三年前赤焰軍擊敗大渝軍隊後在梅嶺遭謝玉陷害幾乎全軍覆沒的真相。靖王終於得以知道當年梅嶺實情,悲憤交加,也不得不相信林殊再也不會回來。梅長蘇看在眼裡,痛徹心扉,卻仍舊收斂起情緒,為靖王出謀劃策。秦般弱利用雋娘騙誘童路,得知了梅長蘇曾中過火寒毒的病史。三月春闈,由靖王護駕,梁帝攜靜妃一道前往九安山,並要靖王邀梅長蘇同行。大隊安營扎寨後,靜妃趁梁帝休憩時,要靖王帶梅長蘇前來見面。
金陵城裡,譽王成功說服皇後協助自己的謀逆之舉,暗暗佈置,梅長蘇一行人在九安山卻毫不知情。不經意間,梅長蘇卻發現了混進禁軍隊伍裡默默為自己站崗的宮羽。雋娘聽聞譽王謀反,捨命將童路救出。逃出的童路將事情原委告知黎剛與甄平,自己卻在去往九安山送信的路上為掩護甄平而死。譽王聯合慶歷軍一道向獵宮殺來,梅長蘇與靖王商議對策,征得梁帝准允後由靖王持兵符火速潛下山調派紀城軍前來護駕。臨別,靖王憂心自己若不能及時帶回救兵,梁帝將被譽王挾持,而靜妃、梅長蘇與蒙摯也將無法逃過此劫。梅長蘇寬慰靖王不要有所顧忌,當以社稷為重,切不可讓譽王得逞,自己和赤焰軍七萬忠魂都會與他同在。
獵宮中,梅長蘇與蒙摯等人嚴陣以待,既已無路可退,眾人下定決心死守獵宮等待靖王,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倒下。慶歷軍向獵宮步步逼來,獵宮城門緊閉,在城牆之上與謀反軍隊拼死交戰,而慶歷軍倚仗人數的優勢,持續強攻,獵宮城門洞開,與慶歷軍在殿門外展開殊死搏殺,獵宮眼看即將不保。殿內,靜妃、言闕、紀王等人紛紛表示絕不會屈於譽王,梁帝深受感染,也持劍與大家站在一起。千鈞一發之際,先行得到靖王授意的霓凰郡主及時趕到九安山支援後殿,誅殺慶歷軍首領。靖王在掃滅各方殘餘後,帶兵將大勢已去的譽王擒拿。梁帝來到羈押譽王的牢門前,痛心疾首地斥訴自己白白偏愛了譽王這個逆子,而譽王則苦笑道當年玲瓏公主真是瞎了眼,令梁帝愕然。
梅長蘇聞訊前去查看,發現怪獸竟是一個渾身長滿髒亂長毛的人,驚訝之餘,梅長蘇執意向靖王要求將怪獸帶回身邊診治,發現毛人沐浴完後毛發其實是雪白色,十分不解。而梅長蘇則通過毛人手腕上的赤焰軍手環肯定了自己的推測,原來毛人是當年失蹤的赤焰舊將聶鋒,而他和梅長蘇一樣身中火寒毒,容貌大變。梅長蘇哽咽著與聶鋒相認,兩人抱頭痛哭。梅長蘇請來靜妃為聶鋒診治,靜妃表示只能暫時緩解,聶鋒中毒太深自己無力根治。靖王再次忍不住詢問靜妃是否有秘密相瞞,靜妃只是告訴靖王自己年輕時曾受梅長蘇家父相救。梅長蘇將最後一粒藥給了聶鋒,自己卻舊病復發。靜妃趕來為梅長蘇醫治,靖王忐忑不安間,聽到混沌中的梅長蘇沖著自己說「景琰,別怕。」
蒙摯收服了金陵禁軍,夏江則逃出了監牢。梁帝詔見紀王,暗示有意將東宮之位傳給景琰。梅長蘇在殿外與紀王相遇,而梅長蘇則以靖王為名,答謝紀王當年不殺庭生之恩。梁帝回京,譽王及譽王府上下都被投入大獄。同被羈押的譽王妃告訴譽王自己已有身孕,譽王呼喊要面見陛下卻被獄卒奚落。梅長蘇來到獄中,譽王苦笑自己是第二個祁王,梅長蘇則告訴譽王他根本就不配和祁王相提並論。梁帝前往天牢欲見譽王,卻被獄卒告知譽王自裁,梁帝讀罷譽王的血書方知譽王妃已有身孕,但為時已晚,譽王妃已隨譽王而去。此時,京城外,在梅長蘇的安排下,譽王妃其實早已被換出天牢。梅長蘇感慨,這個未出世的孩子應該遠離朝堂,過平常人的生活。
藺晨為聶鋒進行診治,情況比預想樂觀,藺晨卻警告梅長蘇身體可沒這麼樂觀。藺晨從被抓的秦般弱處得知夏江並未逃出金陵,而夏江果然藏匿在外臣范大人府中,並利用范大人在宮中做貴人的侄女聯絡上了被廢太子的生母越賢妃。靖王冊立東宮太子,梁帝身體漸不如前,遂令太子監國理政。夏冬在眾人掩護下來到蘇宅見到聶鋒,夫妻兩人相對無言唯有執手默默垂淚。藺晨將聶鋒所中火寒毒症狀描述給眾人,並列出兩種治療方案,其中一種便是搓骨削皮,至多能活至不惑之年。眾人這才知道為了成為現在的梅長蘇,中了火寒毒的林殊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苦難。夏冬聶鋒最終選擇了另一種治療方案,雖不能再現正常人模樣,卻能將毒性根治,並能圓兩人長相廝守之願。
夏江將密函偷偷放置在送入宮的錦盒中,由接應的宮女琴兒轉給越賢妃。景琰被立太子後辦事妥帖,深得梁帝賞識。藺晨對聶鋒的治療進展的很順利,反而是梅長蘇,發病次數越來越多,藺晨表示他必須立刻治療。越賢妃讀罷夏江送進宮的密函,佯裝重病將梁帝騙至昭仁宮,哭訴自己收到密函,出於好奇拆開查看。梁帝命越賢妃道出密函內容,越貴妃則說密函是夏江的口供,裡面說梅長蘇不僅是祁王舊人,而且正是赤焰軍少帥林殊。梁帝命令御書院上下合理查找夏江口中的火寒毒,同時讓越賢妃傳話給夏江,若他密函中的口供屬實,他與懸鏡司的一切罪責全都可免。夏江決定進宮面見皇上,臨行前囑咐手下如若自己再敗,定要取他之前囑咐過的幾個人的性命。
夏江指認梅長蘇就是當年叛逆的赤焰軍少帥林殊。景琰聽罷愕然,而梅長蘇則淡定自若。梅長蘇與夏江各執一詞,梅長蘇順夏江意願承認自己便是林殊,同時告訴梁帝,即便自己承認就是林殊也毫無意義,反而達到夏江目的,讓其逃脫罪責的同時離間太子與皇帝的關系。夏江極力反駁,情緒激動引發梁帝懷疑,斥責夏江挑撥離間,將其發給太子處置。夏江盛怒,欲在殿上將梅長蘇置於死地,被控制後向陛下大呼寧可錯殺不可錯放。梁帝聽進心中,遂命高湛準備了兩杯御酒,其中一杯是為梅長蘇準備的毒酒。景琰將毒酒攔下,梁帝擔心景琰將毒酒喝下不敢妄動,景琰將酒緩緩倒掉,攜梅長蘇走出養居殿。
兵部駐軍換防的方案得到太子肯定,蔡荃和沈追卻就此在太子面前爭論起如何選賢舉能,蔡荃慷慨激昂,直言新朝應有新氣象,景琰正色到哪裡有什麼新朝,讓他說話小心。梅長蘇回想起譽王死前的話語,懷疑譽王可能與滑族有關系,恰巧宮羽前來請罪並告訴梅長蘇自己是滑族人,梅長蘇詢問宮羽才得知滑族玲瓏公主曾經有過一個孩子。言侯大壽,諸多達官顯貴前來祝賀,一個韓姓女子和一位青年來到言侯府上稱是言侯舊識老友,原來韓氏曾與夏江有一段情緣,青年人便是夏江的兒子。韓氏將她所知與夏江有勾結的人悉數列舉,宮裡宮外展開一場大肅清。梅長蘇來到天牢,將外面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夏江。
梅長蘇來到太子府,告訴景琰自己不能恢復林殊身份,景琰大為不解與其爭辯,梅長蘇所想均是為景琰考慮,景琰含淚答應。蕭景睿想起母親隨身攜帶著謝玉離京前留下的親筆手書,懷疑與手書內容有關,母子二人決定一起查看手書內容,發現了埋藏十三年的驚天秘密。蕭景睿欲向陛下揭發真相,蒞陽長公主連忙阻攔,告訴景睿如果說出真相就是挑戰天子權威,絕不會有好下場。母子二人來到太子府,決定交給景琰。言侯攜韓氏母子前往天牢,看過了夏江最後一眼。景琰欲讓蒞陽長公主攜謝玉手書在梁帝壽宴上代謝玉領罪,使得梁帝不得不重申赤焰舊案。蒞陽長公主反問景琰,如此這般能與她何益。梅長蘇與景琰既憤慨又傷心,蒞陽長公主留下手書,黯然離開。
景琰問梅長蘇是否冤案洗血後便會離開,梅長蘇寬慰景琰自己奔波了13年,沉冤既得昭雪自己也該釋懷,並承諾會常來看他。梁帝大壽之日,宮廷上下一片忙碌,大家紛紛為關鍵時刻的到來做著最後的准備。景琰攜王妃一早便入宮陪伴梁帝,而梅長蘇、霓凰以及官員們也早早來到大殿。壽宴上,群臣賀壽,歌舞升平,蒞陽長公主卻姍姍來遲,跪拜梁帝的同時拿出謝玉的手書,歷數謝玉夏江罪證及赤焰軍當年悲慘遭遇,跪求梁帝下令重審當年赤焰舊案。梁帝龍顏大怒,命人將蒞陽長公主帶下,而殿外的御林軍早已被控制。與此同時,蒙摯、霓凰郡主、文武百官甚至紀王也一齊叩請梁帝答應重審赤焰舊案。
宮中,梁帝哀嘆已被東宮逼入絕境。梁帝將梅長蘇單獨召至宮中。梅長蘇欲將謝玉手書呈給梁帝,讓他清楚知道自己的骨肉和忠臣良將究竟是如何被迫害,而梁帝則不敢去面對。梁帝卻仍舊咬定當年祁王和林燮對自己是莫大的威脅。梅長蘇再也按捺不住,直言梁帝不能忍受的是權威被挑戰,失掉了自己本心。梁帝無言以對,答應舊案可重審,但林殊決不可再活在朝堂之上。梅長蘇應允了梁帝的要求,表示與梁帝死生不復相見。梁帝望著他的背影,高喊自己是受了小人蒙騙,還說起了當年與林殊的種種美好回憶。梅長蘇含淚哽咽,轉身離開。梁帝下詔重審赤焰案,舉朝釋然。藺晨告訴梅長蘇,不必擔心自己還能活多久,只要相信他,他必定竭盡全力。
朝廷募兵,蕭景睿與言豫津紛紛前去報名。梅長蘇規勸景琰,他不得在京都不穩之時離開金陵,自己則請命前往最紛亂的北境對陣大渝,即刻遭到景琰與霓凰的反對,藺晨言辭激烈反對梅長蘇的計劃,梅長蘇則直言自己是林殊,應該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後選擇林殊的結局,藺晨深受感染,表示將梅長蘇一同趕赴沙場。景琰痛心這一別不知何時能再見,梅長蘇答應景琰,自己會回來。臨赴戰場,梅長蘇告訴霓凰,若有來世,願兩人生在平常人家,自己定會與霓凰攜手終老,霓凰含淚應允。景琰站在城牆上,目送身披戰袍的梅長蘇遠去。梅長蘇最終還是沒能再回到金陵。數年過後,景琰已為天子,大梁國泰民安,景琰為新整備完畢的軍隊賜名「長林軍」。
2015. 全54集 .普遍級 .HD畫質
梅長蘇原名林殊,十二年前北魏興兵南下,林殊作為赤焰軍少帥的身份率七萬軍隊隨父出征,不料慘遭奸佞陷害,其父和七萬將士埋骨梅嶺,林殊歷經常人難以忍受之痛僥幸存活,但卻是病弱之軀。林殊以江左盟盟主的身份,重出江湖,再回金陵。琅琊閣閣主藺晨和大梁國譽王先後得到消息,謀士進言,北燕六皇子得到「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錦囊。太子和譽王向來不合,共同覬覦帝位,為奪得天下,蕭景睿、言豫津將梅長蘇接至金陵城下,梅長蘇以蘇哲的身份,到蕭景睿家中養病。梁帝忌憚霓凰郡主的兵力,看著十萬將士對她的忠心耿耿心懷不悅。在迎鳳樓下,搭一座公開比武擂台進行招親。
蕭、言二人決定參加比武選親,為郡主篩選良人。因比武擂台招致了多方諸侯,大家都希望霓凰的勢力可以為自己所用,梁帝的兒子靖王生性率直,卻也因為性格原因不受梁王的重視,在眾皇子中間很難立足,經常被刁難。飛流的身手終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蒙摯向太子推斷蘇哲即為麒麟才子梅長蘇。同時謝弼也探聽到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告知了譽王。謝府二公子、譽王派系的謝弼從中斡旋,請皇後與霓凰做客寧國侯府,意圖拉攏梅長蘇。比武招親開始,譽王一干人等終於見識到梅長蘇的廬山真面目。太皇太后年歲已高,圍在膝下的眾孩兒都不記得姓名,但在見到梅長蘇時還是禁不住喚他小殊。霓凰察覺到梅長蘇的異樣,禁不住找梅長蘇談話。
梅長蘇與霓凰郡主廊下談心,途中遇到了正被公公打罵的掖幽庭罪奴庭生,才得知靖王一直很照顧庭生。蒙摯在寧國侯府時就已經一眼認出了梅長蘇的身份,蒙摯曾是林氏麾下一員,堅信十二年前是一場冤案。武試最後一天,一直被看好的秦尚志意外被北燕殺出的黑馬百里奇一招制敗。梁帝擔心郡主嫁到北燕會令北燕如虎添翼,為阻止北燕的計劃煞費苦心。原來長公主生蕭景睿的時候,天泉山莊的卓夫人也剛巧上山,由於嬰兒在同一時間出生,又有其中一名嬰兒夭折,無從辨認另一嬰孩的身份,故梁帝賜國姓,取名蕭景睿。梁帝設宴宴請進入文試前十名的候選人,實則是梁帝的緩兵之計。譽王提議,切磋武藝,蕭景睿率先請戰,終不抵百里奇,敗興而歸。
梅長蘇苦心提議孩童從掖幽庭罪奴挑選,蒙摯奉命前去選中了包括庭生在內的三個稚子,預備五日後與百里奇一決上下。靜妃無意間撞見了被罰去佛堂點燭的惠妃,兩人卻在無意間撞見了老嬤嬤與侍女準備挪用情絲繞一事,靜妃怕生事端,,故意做了藥囊傳書長公主匯報情絲繞一事,不兩人根據最近宮中的大事,意識到情絲繞會用在霓凰郡主身上,想辦法通知霓凰在宮內小心行事。梅長蘇選擇做自己的謀士,靖王覺得想法很怪誕。梅長蘇苦心積慮為庭生免去罪奴的罪責,幫助靖王保住祁王唯一的血脈,可見梅長蘇的誠意。此時的長公主已喬裝打扮前往梅長蘇的住處,試圖通過梅長蘇告知郡主小心後宮嬪妃,躲過情絲繞一劫。
梅長蘇調教的三稚子對戰百裡奇贏全城矚目,三稚子能夠在短時間內大敗百里奇,梁帝十分開心,順應霓凰的提議免了他們的罪奴之身。霓凰看出了三稚子贏的蹊蹺,追問梅長蘇,梅長蘇坦言百裡奇其實是江左盟的人。霓凰剛走,梅長蘇意外從言豫津口中得知進宮的是司馬雷,恍然醒悟要對付霓凰梅郡主的是太子。霓凰喝下了越貴妃一早便為霓凰准備的情絲繞。發現自己步履不穩,拼死掙扎。恰好靖王帶人及時闖入救下霓凰。怕事情敗落,太子和越貴妃準備對靖王痛下毒手。面對皇后的質問,越貴妃極力想要掩飾。情絲繞一事,梁帝被驚動。司馬雷被抓,越貴妃東窗事發。怕連累太子,越貴妃攬下所有罪責,罰俸,降級為嬪妃,而太子也被禁足東宮三個月。
素來對靖王並無好感的梁帝,開始疑心靖王得知郡主在昭仁宮遇險一事。此時譽王的出現,使靖王免去了梁帝的疑心和責罰,譽王封賞。霓凰始終覺得靖王得知自己有難是受了梅長蘇的指點,譽王被梅長蘇的才華所折服,意識到他的思慮非常人所能及,堅定了讓將梅長蘇收到麾下的想法。怕越貴妃有翻身的機會,皇后親自安排越嬪,並借機對她進行打壓。梅長蘇告訴靖王自己早已經得知庭生的身份,但並沒有拿庭生的事難為靖王。夏冬很快查實了慶國公的案子,慶國公處境堪憂。怕暗中扶植太子一事暴露,謝玉準備對夏冬痛下毒手。準備把夏冬遇害一事,嫁禍給譽王。譽王得知背後操縱的人竟然是謝玉,一邊卻在暗中扶持東宮十分震怒。
梅長蘇開始找房子準備搬出寧國侯府,霓凰透露對梅長蘇有著無來由的信任感。霓凰對梅長蘇的身份有疑惑,將他引到曾經的赤焰帥府門前,梅長蘇怕流露過度情緒,拒絕進入府內看看。夏冬出雪廬碰見謝玉,兩人說破謝玉身份,因念及謝玉當年人情,夏冬不追究此次的刺殺並答應隱瞞謝玉身份,恩怨兩清。慶國公濱州侵地一案,梁帝一直未決斷主審的皇子。蒙摯暗中提示,梁帝決定由靖王主審。梅長蘇買下了蘭園,並邀景睿、謝弼、豫津一起欣賞,卻無意在園中枯井下發現死人骸骨。接報趕去的京兆衙門在井下挖出近十具女性屍骨,這樁「枯井藏屍」案震動了京城。太子和謝玉憑霓凰因情絲繞遇險一事判定,梅長蘇已倒向譽王,決定將其除掉。
梅長蘇回雪廬途中,被謝玉委派的卓鼎風追殺,蒙摯及時趕到化解了危險。京兆尹高升查出蘭園園主生前實際用於招待一些不敢明裡出入妓院的朝臣,枯井中埋藏的是被失手弄死的一些女孩。當中涉及諸多朝中要員,太子一派的重臣戶部尚書樓之敬在列。蒙摯為梅長蘇尋到一處與靖王府後牆相通的園子,可以打通密道,方便兩人私下會面。想到父親與蘇兄的敵對立場,景睿茫然又傷心。「妙音坊」的製曲奇人十三先生實際是林府舊人,與「妙音坊」頭牌宮羽一同為江左盟收集情報。十三查出秦般弱為滑族末代公主所收的徒兒,一心復仇,投奔譽王。梅長蘇決定留下秦般弱作為棋子。秦般弱提示高升,蘭園這個棘手的案子涉及朝廷二品大員,既已越權便可移送刑部處理。
原來刑部尚書為譽王一派的人,譽王命令其將樓之敬一案做成鐵案。譽王為了慶國公一案拜訪梅長蘇新宅,梅長蘇點破此案是皇上有心徹查侵地案,保慶國公就是與皇上作對。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犧牲慶國公,,因為只有靖王才能在軍方與謝玉抗衡。謝玉派卓青遙再次行刺梅長蘇,因蘇宅戒備森嚴,再次失敗。梅長蘇帶飛流前去靖王府探望被靖王收留的庭生,送給庭生金絲軟甲作為禮物。同時為靖王指點慶國公侵地案的處理方法。聊天之際,梅長蘇順手想摸一下掛在牆上的朱紅鐵弓,卻被靖王疾聲喝止,並被告知是朋友的遺物,氣氛陷入尷尬之中。
梅長蘇向靖王推薦可做輔審官員的純臣,並表示之前要他結交的沈追關心民生、扎實做事,可以在樓之敬之後掌管戶部。靖王召集三司官員,按照梅長蘇推舉的純臣名單,選出慶國公一案的輔審官員。枯井藏屍一案,太子一派的樓之敬罪證確鑿、被停職收監。譽王重臣吏部尚書何敬中之子何文新為妙音坊的頭牌姑娘宮羽爭風吃醋,在宮羽的暗中推助下,於眾目睽睽之下打死文遠伯之子,被京兆尹高升緝拿。何敬中向譽王求救,譽王幕僚為其獻策。靖王很快將侵地案漂亮地辦完了,不料卻只是得到梁帝幾句贊語,僅僅是沒添麻煩的譽王卻獲得重賞。言豫津帶蕭景睿到皇弟紀王府做客,得知何文新一案紀王在場目睹了殺人過程。
同時秦般弱也為譽王查出,當時目睹何文新殺人的,還有紀王爺。在太子的懇求、謝玉的建議、陳元誠的贊成下,原本就早已不忍越氏受苦的梁帝同意將越嬪復位為妃。穆青、蒙摯等人為霓凰不值,梅長蘇決定拿陳元誠開刀。霓凰邀梅長蘇到穆王府賞梅,霓凰對越妃母子的餘氣未消,梅長蘇提出穆青可以幫忙再打越妃一記耳光。梅長蘇動用了自己已故恩師黎崇的關系,派穆青帶著信物前往靈隱寺,請出了黎崇的好友 隱居多年的鴻儒周玄清。霓凰拿出當年林殊寫給自己的信與梅長蘇的字條,對比發現字跡全然不同,略感失落。周玄清及時趕到辯論現場,扭轉了局面。梅長蘇在京郊送別周玄清,交代自己為黎崇老先生的門生。
送別之際,周玄清看出梅長蘇深得其師根骨,表示若與黎崇的另一位得意弟子林殊生在同時,兩人可稱一時雙璧。因此事霓凰愈加懷疑梅長蘇的身份,駕馬趕到京郊,再三追問下,她終於發現,眼前這個體弱怕冷的書生,就是曾經雪夜薄甲逐敵千裡的小火人,她的林殊哥哥。霓凰失聲痛哭。靖王向母親靜嬪表明自己已經參與奪嫡,梅長蘇病倒,晏大夫生氣下屬照顧不周。十三先生收到線報,一匹火藥運往京城但跟丟了蹤跡,皇后突然病倒了。童路探查到有四船火藥被運往京城的私炮坊,這個私炮坊是之前的戶部尚書樓之敬所開,主要收入都歸了太子。梅長蘇囑咐一旦查到新消息便可放給沈追,協助他查案。
何敬中因為何文新一案病倒,吏部年底事物繁忙無人掌局,秦般弱想出找人替死何文新的法子。同時沈追上報靖王,已查到漕運的火藥被運往了私炮坊,太子與戶部串通牟取暴利。黎剛回報,有兩船火藥並未運往私炮坊,且不知去向。梅長蘇飛快地想到了年尾祭禮,也推測出走民船的那批火藥的主人是言侯。言侯預定柑橘只為確認官船到港的日期,從而令自己那批火藥配合戶部的火藥同時進京,一旦有人察覺異樣,便可借勢將線索引向私炮坊。不忍心妹妹言皇后與皇上同死,言侯設法令她病倒、無法參加祭禮。原來當年言侯與大元帥林燮、梁帝本是好友,並且明知林燮的妹妹樂瑤早已與言侯兩心相許,卻還是將其納入宮中。心灰意冷的言侯籌劃多年,一心要殺掉梁帝。
梅長蘇與言侯一番長談,終於說服言侯,終於同意梅長蘇將那批火藥移走。譽王動用刑部給何文新找了替死鬼,梅長蘇放出此消息給謝玉,決定讓東宮借力打力。此事傳遍京城,譽王折損吏部、刑部兩方勢力。除夕夜,謝、卓兩家、言侯一家、蘇宅都在其樂融融守歲。言豫津從父親口中得知梅長蘇勸阻言侯救下言氏一族,大年初一特來登門拜謝。除夕暗殺一事令梁帝震怒,將護衛不力的禁軍大統領蒙摯廷杖二十,並責令其三十日內破案。梅長蘇帶飛流到穆王府拜年,穆王府下屬來報,梅長蘇、霓凰得知除夕夜命案一事。梁帝知道查案非蒙摯所長,下旨讓其破案不過是明裡給人看,因此特派懸鏡司夏春、夏冬二人暗中調查此案。
原來除夕暗殺一事為謝玉指派卓鼎風所為,為的是削弱梁帝對蒙摯的信任。梅長蘇與藺晨飛鴿書信,梅長蘇通知其四月十二日前務必趕到京城。梅長蘇夜訪蒙摯,告訴他此案雖然是謝玉的手筆,卻苦無證據,即使懸鏡司也破不了,因此他只需養傷,三十天後什麼都查不出,然後向皇上請辭。蕭景睿偶遇年初一晚歸的卓鼎風,後從其妹謝綺口中得知卓鼎風稱當晚並未外出,不免生疑。後宮起火,被禁軍及時撲滅,皇后受到梁帝的斥責,越妃大為得意。皇后嚴加追查後宮之事,杖殺了越規的宮女們。梅長蘇有意提出想看看蕭景睿劍術長進如何,實則確認天泉山莊的劍法招式。蕭景睿借此邀請梅長蘇生日時到侯府一聚。沈追登門拜訪靖王,商討國政之事,二人惺惺相惜。
暗地裡,梅長蘇查出京中與卓鼎風有聯繫的江湖高手,急調江左盟的甄平進京一一挑戰,將他們打傷。金陵城外的孤山,梅長蘇遇到每年都來祭拜聶鋒的夏冬,二人下山碰到戚猛奉命來圍捕攪擾山民的怪獸,卻一無所得,沈追為查地下錢莊一事跟線人碰頭。蕭景睿暗自跟蹤卓青遙,發現卓青遙、卓鼎風欲對沈追下殺手,甄平趕到卻也寡不敵眾,蕭景睿出手阻擋,卓鼎風怒斥蕭景睿破壞正事。懸鏡司內,夏春、夏冬將除夕一案幕後殺手鎖定為卓鼎風。卓鼎風、卓青遙一行人夜至沈追府上進行刺殺,列戰英帶護衛與甄平同時護人,卓青遙被亂箭射傷。沈追已搜集齊了太子私炮坊一事的證據,梅長蘇明示譽王可暗中相助沈追,反擊太子。
蕭景睿得知卓青遙因刺殺而負傷,一腔憤怒找到父親謝玉理論,被謝玉掌摑喝退。私炮坊所存的火藥意外爆炸,死傷一條街。梅長蘇則表示,這不是意外,而是譽王的計謀。越妃惱怒太子的貪利,讓太子將罪名一應承擔下來,並盡量將此事的焦點轉移到與譽王的黨爭上。私炮坊一事,梁帝震怒,太子遷居圭甲宮自省,不許過問朝事,官員受牽連者皆受到嚴處。兵部果然指控靖王挪用軍資未及時通報,梁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誇他為朝廷分憂。梅長蘇宴請好友做客賞園,譽王帶著秦般弱不請自來。品酒一杯後,梅長蘇提出玩個游戲,尋找藏匿在院中的《廣陵散》。原來夏春也是個樂痴,年輕一輩的又都愛熱鬧,大家自然很用心地在全院搜尋。
秦般弱深諳奇門遁術。她借機探查蘇宅,很快就找到了暗室。其實,這個游戲就是梅長蘇為夏春和秦般弱設計的。他要保證蘇宅與靖王府的密道連夏春、秦般弱這樣的機關高手都看不出來。秦般弱查到20多年前南楚皇室質子與寧國府有關聯,想通過長公主這段舊情尋找破綻,伺機扳倒謝玉。靜嬪不願南楚公主嫁入靖王府,因此特來求破解之法。吏部尚書何敬中免職,何文新執行原判;刑部尚書齊敏奪職下獄,判流刑。蒙摯到靖王府中看望被免職的壽春。藉口要觀賞靖王從北狄王處繳獲的雙弦劍,如願到了靖王懸劍的書房內。由於太子受責不理政事,譽王卻異常活躍,所以朝中盛傳譽王將取代太子。梁帝心煩,信步宮中時,被一股藥香吸引,去看望被冷落多年的靜嬪。
蒙摯按照計劃,潛入靖王臥房,打開了密室的門。靖王聽聞,匆匆回到臥室。他單刀直入的告訴靖王:若靖王有意奪嫡,願鼎力相助。靜嬪的恬淡、明理讓梁帝輕松愜意,也對穩控朝局有了決斷。梁帝下旨,晉靜嬪為靜妃;赦太子遷回東宮,仍閉門思過;令譽王代朕相迎南楚使團。梁帝派遣霓凰返回雲南,霓凰將弟弟托付給梅長蘇。她輕喚著林殊哥哥,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宮羽深夜潛入寧國侯府刺殺謝玉,卻被打傷,逃到紅袖招,被秦般弱救下。秦般弱將自己從宮羽那兒得到的消息告訴譽王,譽王認為是扳倒謝玉的良機。南楚郡主宇文念指名挑戰景睿,兩人相戰,念念不敵。原來她的師父是琅琊高手榜第六名岳秀澤,遏雲劍傳人,曾敗於卓鼎風之手。
蕭景睿的生辰到了。梅長蘇、蒙摯、夏冬等應邀上門慶賀,宮羽也依約前來助興。這時,岳秀澤不顧侍衛阻攔,闖進寧國公府,向卓鼎風挑戰。岳秀澤步步相逼,要馬上與卓鼎風一決高下。卓鼎風不顧謝玉阻攔,按照江湖規矩應戰,致右腕筋脈被挑。這時,隨岳秀澤一同闖進的念念走到景睿面前,叫他「哥哥」!原來,二十多年前晟王在大梁為質子時曾與蒞陽長公主相戀,宮羽含淚揭露了當年殘酷的真相:原來,謝玉早已知道長公主腹中胎兒不是自己的,他暗中買凶殺人。而宮羽的父親就是執行這場任務的殺手。可陰差陽錯,只殺了卓鼎風的孩子,留下了景睿!為保住秘密,謝玉又找人殺害了宮羽的父親。謝玉情知不能再讓宮羽開口,下令就地誅殺宮羽。
謝玉擔心譽王闖進府中,悄悄遣人調動巡防營,守在自己的府門前。早已侯在府外的譽王無法進入寧國公府,只得原地觀望。府內,雙方陷入僵持。真相再也無法隱瞞,卓謝兩家勢同水火,謝玉下令誅殺妖女宮羽及卓氏同黨,包括梅長蘇。混戰當中,夏冬放出懸鏡司的煙火信號。譽王有了進府的理由,可他軟硬兼施,都被巡防營將領歐陽遲擋在門外。言侯趕到,質問謝玉其子言豫津的安全,並帶頭硬闖候府,謝玉心生恐慌。劍拔弩張之時,蒞陽長公主以死相逼,謝玉被迫收手。宮羽滿懷歉疚的向卓家道歉,願意以死相還。梅長蘇也告訴卓鼎風,只有扳倒謝玉,才能保住家人,讓他揭露謝玉的罪行。在蒞陽的要求下,譽王起誓只要扳倒謝玉,絕不株連,並且永遠善待卓家。
蒞陽已知謝玉所犯之罪自己出面也救不了他的命。她勸謝玉自盡,她可以護住他的名聲。梅長蘇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令靖王贊他是國士。譽王入宮向梁帝稟報謝玉一事,懇請免除株連之罪。梁帝應允,懸鏡司首領夏江回京後第一件事就是責罰夏冬逾越懸鏡司本職,違規捲入黨爭之中,令她禁閉思過。夏江面見梁帝,提出謝玉一案有人在幕後操縱。梁帝認為能扳動寧國公府的人不容小視,命他暗中查實。夏江奉梁帝之命探視獄中的謝玉。原來他和謝玉之間早有勾結。譽王按梅長蘇的安排,讓卓鼎風將這些年為謝玉所殺之人的姓名一一列出。梅長蘇因此推測:夏江與謝玉私交不深,但他如此保護謝玉,恐怕另有隱情,比方說謝玉替夏江殺過人。
梅長蘇表示,只要謝玉說出李重心一事的真相,保他性命。謝玉知道自己無路可走,終於向梅長蘇低下了頭。原來,十三年前,李重心替夏江偽造了聶鋒的求救信,信中寫到赤焰軍主帥林燮謀逆,後謝玉帶軍前去,殺了毫不知情的前鋒大將聶鋒。當時,夏江怕被徒兒夏冬知曉,暗示謝玉殺掉李重心全家。同時,謝玉隔壁的暗室裡,被梅長蘇請來的靖王和夏冬將一切聽得清清楚楚。得知赤焰叛逆的真相,三人心情都很復雜。夏冬對靖王說了聲對不起,踉踉蹌蹌而去,靖王從密道中來見梅長蘇,要利用這個線索,將冤案查個水落石出,為祈王和林家平反正名。梅長蘇卻淡然表示:這樁逆案的根本原因是梁帝猜忌祈王謀反,有意為之。皇宮中,太皇太后已到彌留之際。
大梁進入國喪期,三十天的孝禮期內,孝禮嚴苛,叩拜哭祭,不得隨意進食。嬌生慣養的太子、譽王經常違規,唯有靖王嚴格遵守,誠心祭拜。旁觀的大臣都看在眼裡,優劣頓顯。霓凰不願再回雲南,決定去衛陵守孝,留在梅長蘇身邊。謝玉按梅長蘇所囑將自己掌握的秘密寫了下來,由蒞陽貼身保管。他若一死,手稿就會成為鐵證,如此一來夏江便不敢對他動手。關於巡房營的掌權,太子譽王兩派爭執不下,梁帝難以決斷,心中煩躁。梁帝來看正值生辰的靜妃,一進宮中,他便看到靜妃與靖王正樂享天倫,其樂融融。因辦事得力,梁帝決定賞賜靖王。靖王懇請梁帝赦免一名在嶺南服流役的罪人,令梁帝誤解,十分惱怒。經解釋梁帝才知道自己誤會了,遂點頭恩准。
譽王突然闖進府中,蒙摯只得退進秘室躲避,順手將《翔地記》帶進了秘室。譽王告訴梅長蘇,梁帝將巡防營的節制權交給了靖王,還給了靖王隨時入宮省母這種親王才有的特權。梅長蘇責備譽王,謝玉案後他已提醒暫時收手,但譽王執意強勢相爭,惹聖上不悅。梅長蘇故意提到秦般弱,情報不力。此時幾乎被拔除所有眼線的秦般弱,懷疑這股反擊之力來自江左盟。她向已隱居多年同門師姐——四姐求援。秦般弱堅定的表示即使滑族復國無望,也要讓大梁滅國。四姐最終答應幫她最後一次。梅長蘇分析說皇上准你行親王事,晉封親王已指日可待。秦般若提醒譽王,府中可能有內奸。她對知道內情的季師爺產生了懷疑。靖王臨走前提出借《翔地記》一看,梅長蘇一愣之後答應。
秦般弱指著童路,讓四姐攻破這個男人。她查證幾個被端掉的眼線都與童路有關。景睿終於決定隨宇文念回大楚,言豫津飛馬趕來勸阻。他得知景睿並非一去不返,這才鬆了口氣。梅長蘇亦來送行。景睿坦然說:他很難過,但並不恨梅長蘇。梅長蘇感慨他的寬容,囑他永遠保持這份赤子之心。因國喪期未過,梁帝的壽辰從簡。梁帝見靖王把自己最喜歡弓箭送給他,內心喜悅,內宮壽宴上,越貴妃弱不禁風、蒼白憔悴的面容勾起梁帝昔日之情,露出復寵之意。靖王隨後去見母妃。閒聊中他無意提到向梅長蘇借來的《翔地記》,靜妃很感興趣,讓靖王下次帶來看看。梁帝病愈,提議到東宮賞桂,到達東宮,前去向太子通報的內侍慌慌張張,令梁帝起了疑心,他大聲喝止了他。
殿內,傳來太子飲酒作樂的聲音。梁帝聽到太子指責自己無德,梁帝怒極,欲持劍戮之,被高湛勸阻。梁帝嚴令封禁東宮。從飛流口中,靖王得知梅長蘇暗地叫自己水牛,猛然想起少年林殊為自己取的綽號就是水牛,頓時心潮起伏。梁帝覺得靜妃默默無爭,芷蘿宮是後宮中唯一的清靜之地。梅長蘇讓靖王靜觀其變,這個時候誰添亂誰就會倒楣。蒙摯按梅長蘇的叮囑向靖王轉借《翔地記》,大感意外的靖王告訴他此書現在靜妃處。譽王認為要抓住太子自敗這個天賜之機,但不可冒進。當務之急是先弄清東宮被封的原因,掌握朝臣的風向,表面上先按兵不動。靖王進宮請安,討要《翔地記》。靜妃十分不捨,問書上的批注是不是蘇先生所寫。靖王稱是,心裡卻很是奇怪。
梅長蘇心知這一次再也糊弄不住譽王,開始加強戒備。四姐成功的接近童路,掉進了她的美人計之中。這時,宮裡傳言四起,說靖王不輸譽王。一日,沈追夜訪靖王府,告知今年有五州連遭旱災和蝗災,顆粒無收。以前,太子、譽王爭當賑災主事人,到手後就瓜分救濟款,他倆賑災就會餓殍遍野沈追請求靖王為救災民,爭當賑災主事人。翌日,譽王、靖王在梁帝面前為誰前去賑災爭論不休。譽王無奈,提出先捐出自己府中的銀兩安民。家底不厚的靖王無可奈何。梁帝將賑災一事交由譽王。出宮後,沈追氣憤的對靖王說,希望天上掉下一個雷,正好砸在譽王頭上。靖王到蘇府求計,感慨自己無能,言談中提及沈追的話。梅長蘇戲謔的說:有一個雷正在路上。
在秦般弱的提點下,窩在府中借酒澆愁的譽王終於承認梅長蘇早已為靖王所用。秦般弱提出先對付梅長蘇和他的江左盟,除了幫譽王,她也想借譽王之手報江左盟重創紅袖招之仇。江左盟勢力太強,不好對付,不如從靖王下手。靖王一倒,梅長蘇便無用武之地。秦般弱為了讓譽王與夏江合作,坦承自己是滑族璇璣公主的傳人,願說服夏江,因為夏江是璇璣公主的舊人。自靜妃看過《翔地記》後,每次都讓靖王帶走兩份一樣的點心,其中一份是梅長蘇的。梅長蘇看著食盒,有此憂慮。原來,靜妃送的食盒裡一直沒有榛子酥。他懷疑靜妃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童路向十三先生傳信,先關閉妙音坊。他隨後又問四姐即雋娘的身份核實情況,得十三先生肯定,童路放心離去。
童路深陷情網不能自拔,他決定跟十三先生提出,和化名雋娘的四娘成親。夏江得報,屬下跟丟了夏冬;而刺殺蒞陽長公主的任務也沒有完成。夏江將掌握的衛崢的情報告訴了譽王,以制造一個重提赤焰舊案的契機。夏江已得知衛崢押送藥材的時間和路線,早派出精銳設下埋伏,準備誘捕衛崢。太皇太后的冥誕到了,梁帝須守靈三日,後宮不得隨行。梁帝近日常夢到宸妃,他追問靜妃是否夢見宸妃,靜妃巧妙作答。譽王沒在想出利用衛崢牽連靖王的好辦法。老謀深算的夏江卻提出讓衛崢作餌,釣靖王來救,他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只要抓住靖王這個把柄,皇上就會震怒。秦般若擔心梅長蘇可能會勸阻靖王營救衛崢。譽王說想辦法讓靖王不聽梅長蘇的諫言。
衛崢在送藥途中遭遇懸鏡司重兵埋伏,死傷慘重。服侍靜妃的宮女小新在譽王的蓄意引導下逃出宮外,並順利的進入靖王府報信。列戰英安排戚猛帶著小新趕去皇陵向梁帝求救。深知宗主病情的黎綱、甄平接連收到衛崢被捕、靜妃被責兩則消息,都沒有通報給梅長蘇。童路被秦般弱抓獲。秦般弱見嚴刑拷打動搖不了童路,便用四姐相要挾,深陷情網的童路心裡防線崩潰,供出妙音坊和十三先生。譽王即派人查封妙音坊,被宮羽看到。幸好十三先生早作準備,譽王一無所獲。十三先生與甄平決定在城門口劫奪衛崢,雖然人手不足,但只得倉促一搏。通過宮羽報信,他們知道童路已經叛變。譽王表示自己的計劃已經準備周全,讓皇后放了靜妃。
衛崢已被關入懸鏡司地牢,施救將更加困難。梁帝近來總是夢到宸妃,為求心安,他安排靜妃替他暗中設立宸妃牌位。藥王谷的素谷主率眾快馬加鞭趕到金陵,與黎、甄等人商量營救衛崢的計劃。醒來的梅長蘇從飛流口中得知了此事,命令廊州舊部蟄伏,不得妄動。靖王回京,梁帝面前,譽王與夏江你唱我和,故意拿衛崢一事刺激靖王,並步步相逼。駁斥中,靖王言語中充滿對祈王與林帥的尊敬和懷念,重重戳在梁帝的心窩上,讓梁帝勃然大怒。靖王到芷羅宮看望靜妃。准備離身時,侍女小新故意說漏了嘴,為靜妃被欺負一事抱不平,還指責梅長蘇為行苦肉計,故意不搭救靜妃。靜妃百般解釋,靖王仍氣憤不已。
小新向靖王細細稟報靜妃一事的經過,聽到梅長蘇曾派人攔下戚猛並表示無須營救靜妃,靖王大為憤怒。秘道中,靖王明知夏江是在設圈套引自己入圍,靖王依然希望梅長蘇助自己救出衛崢,梅長蘇指出救衛崢有百害而無一利,靖王憤而離去。梅長蘇害怕靖王衝動行事,冒雪前往靖王府,等候多時,靖王才願意見面,梅長蘇表示靖王救不了衛崢,應該由他來救。梁帝問起當年那樁逆案,靜妃話未聽全,差點以為抓到的逆犯是林殊。梁帝勸誡靜妃多加約束景琰,不要再對逆案一事固執不知分寸。梅長蘇與靖王、蒙摯三人商討營救衛崢的策略,梅長蘇希望靖王無論夏江如何挑釁,都要沉住氣,等待最熟悉懸鏡司地牢的夏冬回京,有她施以援手,便成功了一半。
此時夏冬已經回京,除夕夜到懸鏡司地牢看望衛崢,而這一幕也被暗處的夏江看到。芷羅宮除夕宴上,小新借口身體抱恙提前回房,屋裡等待她的竟然是四姐。原來,小新也是滑族人,是秦般弱安插在靜妃身旁的眼線。數名流竄於外州府的巨盜趁著年節潛入京城,一連闖入數家高管府第竊取珍寶,連存放在寶光閣的夜國貢禮火凰珠也被盜走,梁帝大怒,靖王表示會傾力嚴查,並出動巡房營滿城戒嚴。趁靜妃去惠妃宮裡走動,小新發現靜妃暗裡為祭奠宸妃所設的牌位,並將此事稟告給皇後。得知梅長蘇與靖王在衛崢一事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言侯被深深打動,決定助他們一臂之力,希望能為父親分憂的豫津也表示定當傾力相助。
言闕來信,約夏江初五到城外西郊寒鐘觀一會。初五清早,夏冬同往年此時一樣出城祭奠亡夫,並找借口將夏春支開懸鏡司。夏江也通過秦般弱傳話,讓譽王今日務必找個緣由進宮陪在梁帝身邊。與夏江交談當中,言闕難掩對他冷血無情的鄙視。稱夏江不辭而別、攜子出走的原配夫人曾給自己來信,說他們的兒子已經夭折。當年,夏夫人因一時心軟,從掖幽庭中救出滑族的璇璣公主,視之如妹,卻不料她竟與丈夫夏江勾搭在一起,因此憤而出走。夏江認為靖王故意派言侯來引自己出城,目的是去懸鏡司救衛崢,但自己早已設好圈套——此前他故意令夏冬放松警惕,地牢裡埋了火雷,衛崢也被轉移到大理寺關押,因此萬無一失。
夏江趕回懸鏡司,留守懸鏡司的守衛將剛才劫匪和靖王手下巡防營的怪異舉動稟告夏江,夏江將言闕的舉止和懸鏡司所發生的一切聯想起來覺得有蹊蹺,暗中尾隨他們的甄平一行人成功找到了大理寺關押衛崢的監牢,將人成功救出。靖王聽聞激動不已,梅長蘇囑咐靖王做好應對準備。夏江果然進宮向梁帝稟告重犯被劫,一旁的譽王也向梁帝煽風點火,命人召靖王進宮。在宮羽和言豫津的巧妙安排下,毫不知情的紀王看到了夏冬將一個重傷的犯人送上馬車。靖王入宮,梁帝嚴厲質問,靖王對答如流從容不迫,倒叫夏江解釋不清為何將衛崢關押至大理寺。此時在譽王的安排下,皇后在靜妃宮內查出她偷偷祭奠宸妃,向梁帝稟告靜妃行逆悖之事,梁帝大怒,將靖王踢倒在地。
梁帝將前朝後宮之事聯想起來,覺得過於巧合,不免內心向著靖王偏移了許多。梁帝再度起疑。夏江趁機向梁帝請旨提審梅長蘇,靖王雖極力阻止卻難違聖命。而梅長蘇早已料到夏江意圖,默默服下一顆續命藥丸,等待夏江到來。小新驚魂未定,這才知道是靜妃故意讓她知道自己祭奠宸妃,不解的問靜妃是如何看破自己細作身份的,小新問靜妃為何還要救她,靜妃要她親自把所有真相都告訴靖王。靖王被梁帝處以禁足之罰,聽聞夏江已將梅長蘇帶走。懸鏡司內,夏江提審梅長蘇,威嚇他懸鏡司的非人手段他絕對承受不住,梅長蘇思量片刻,竟告訴夏江自己招供。夏江聽罷梅長蘇供詞,感嘆梅長蘇果然機智,但是召供也要徹底,夏江再次逼問梅長蘇衛崢現在的下落。
夏江眼見審問不成,將懸鏡司獨門毒藥烏金丸拿到了梅長蘇面前,威脅梅長蘇如果梁帝提審他敢亂言,自己有萬全之策殺人於無形。紀王進宮,將所知告知梁帝,梁帝震驚,將蒙摯召進宮中,命他直接去懸鏡司將夏冬帶進宮。懸鏡司內,梅長蘇仍然在與夏江機智周旋,梅長蘇反問夏江,為何要設局讓靖王自投羅網,並告訴夏江,自己其實知道,因為夏江內心恐懼靖王,就像當年他忌憚祁王一樣。夏江大怒,質問梅長蘇到底是什麼人,是否是祁王舊人,並強行將烏金丸塞到梅長蘇嘴裡,而這一切都被悄悄潛在一旁的夏冬看在眼裡。夏冬跪求夏江及時悔過,夏江則命人將夏冬嚴加看管。蒙摯及時趕到懸鏡司,將夏冬帶至宮中。
蒙摯親自帶人查封懸鏡司,並親手將夏江緝拿。牢內,梅長蘇與夏春和夏秋巧妙周旋,成功等來救兵。梁帝在殿內等候消息,蔡荃和沈追請求覲見,並向梁帝告知當年私炮房案件其實另有隱情,那次爆炸並非真的意外,並與大理寺卿、譽王內弟朱越有關。梁帝懷疑懸鏡司與譽王勾結涉及黨爭大為光火,下旨召譽王進宮。譽王進宮便向梁帝喊冤,看過私炮房一案的奏折後更是亂了方寸。梁帝大怒,譽王連稱自己絕沒有忤逆之心,只求自保。梁帝思慮再三,令蔡荃沈追結案,自己則對譽王心生芥蒂。梅長蘇回到蘇宅便吐血不止,卻還不忘囑托各種事情,令晏大夫又生氣又心疼。靖王聽聞梅長蘇已回到蘇宅,終於鬆了一半的氣。看著夏江跌落馬下,想起當年祁王與赤焰軍遭遇,靖王不免感慨。
梁帝試探靜妃靖王是不是只想做辦事的王爺,靜妃惶恐,梁帝則向靜妃表達對靖王的欣賞,並允諾三月春獵將帶靜妃同行,還可讓她屆時召見梅長蘇。靖王進宮探望靜妃,靜妃將小新找來,靖王這才知道當時靜妃被困芷蘿宮的真相。靖王心中愧疚,決定向梅長蘇道歉。靖王冒雪來到蘇宅,卻得到梅長蘇病重的消息,蒙摯趕來,告訴大家梅長蘇被夏江逼服過烏金丸。秦般弱喬裝入獄向夏江求教,夏江告訴她三月春獵他們還有機會,讓秦般弱轉告譽王。靖王與蒙摯趕到天牢,令夏江交出烏金丸解藥,夏江卻量靖王不肯輕舉妄動。梅長蘇的火寒毒化解了烏金丸的毒性,大家鬆了一口氣。靖王想起小殊心中難過,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已故之人沉冤昭雪。
經過懸鏡司一案,梁帝徹底對夏江失去了信任,對譽王也頗為不滿,反而對靖王愈發賞識,並希望靖王能夠迅速適應遠離許久的朝堂之事,點撥他多去與梅長蘇請教走動,靖王卻在梁帝面前故作無知。宮外,譽王被下旨降為雙珠親王;宮內,失了太子的越妃也被降為二品賢妃,靜妃被封為貴妃。靖王在前去蘇宅的路上偶遇穆青,穆青言語間的刻意躲閃,讓靖王越發懷疑梅長蘇已找到衛崢,並可能將他藏於穆王府的推測。譽王府,秦般弱苦勸譽王重振旗鼓,被命幽閉府中的譽王頹廢消沉,感慨不想再爭斗權利之事。秦般弱喬裝打扮潛入獄中,夏江聽聞譽王頹相心有不甘,突然間想起般弱師傅璇璣公主留給她的錦囊,遂讓般弱打開錦囊查看。
譽王震驚之餘,將過往種種累積的憤恨都對準了梁帝,決定在三月春獵時謀劃策反。在穆王府修養了三個月以後,衛崢終於得以與梅長蘇相認相見,梅長蘇叮囑衛崢,見到靖王切不可暴露他原來的身份。靖王趁夜通過密道趕到雪廬,親耳聽衛崢訴說了十三年前赤焰軍擊敗大渝軍隊後在梅嶺遭謝玉陷害幾乎全軍覆沒的真相。靖王終於得以知道當年梅嶺實情,悲憤交加,也不得不相信林殊再也不會回來。梅長蘇看在眼裡,痛徹心扉,卻仍舊收斂起情緒,為靖王出謀劃策。秦般弱利用雋娘騙誘童路,得知了梅長蘇曾中過火寒毒的病史。三月春闈,由靖王護駕,梁帝攜靜妃一道前往九安山,並要靖王邀梅長蘇同行。大隊安營扎寨後,靜妃趁梁帝休憩時,要靖王帶梅長蘇前來見面。
金陵城裡,譽王成功說服皇後協助自己的謀逆之舉,暗暗佈置,梅長蘇一行人在九安山卻毫不知情。不經意間,梅長蘇卻發現了混進禁軍隊伍裡默默為自己站崗的宮羽。雋娘聽聞譽王謀反,捨命將童路救出。逃出的童路將事情原委告知黎剛與甄平,自己卻在去往九安山送信的路上為掩護甄平而死。譽王聯合慶歷軍一道向獵宮殺來,梅長蘇與靖王商議對策,征得梁帝准允後由靖王持兵符火速潛下山調派紀城軍前來護駕。臨別,靖王憂心自己若不能及時帶回救兵,梁帝將被譽王挾持,而靜妃、梅長蘇與蒙摯也將無法逃過此劫。梅長蘇寬慰靖王不要有所顧忌,當以社稷為重,切不可讓譽王得逞,自己和赤焰軍七萬忠魂都會與他同在。
獵宮中,梅長蘇與蒙摯等人嚴陣以待,既已無路可退,眾人下定決心死守獵宮等待靖王,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倒下。慶歷軍向獵宮步步逼來,獵宮城門緊閉,在城牆之上與謀反軍隊拼死交戰,而慶歷軍倚仗人數的優勢,持續強攻,獵宮城門洞開,與慶歷軍在殿門外展開殊死搏殺,獵宮眼看即將不保。殿內,靜妃、言闕、紀王等人紛紛表示絕不會屈於譽王,梁帝深受感染,也持劍與大家站在一起。千鈞一發之際,先行得到靖王授意的霓凰郡主及時趕到九安山支援後殿,誅殺慶歷軍首領。靖王在掃滅各方殘餘後,帶兵將大勢已去的譽王擒拿。梁帝來到羈押譽王的牢門前,痛心疾首地斥訴自己白白偏愛了譽王這個逆子,而譽王則苦笑道當年玲瓏公主真是瞎了眼,令梁帝愕然。
梅長蘇聞訊前去查看,發現怪獸竟是一個渾身長滿髒亂長毛的人,驚訝之餘,梅長蘇執意向靖王要求將怪獸帶回身邊診治,發現毛人沐浴完後毛發其實是雪白色,十分不解。而梅長蘇則通過毛人手腕上的赤焰軍手環肯定了自己的推測,原來毛人是當年失蹤的赤焰舊將聶鋒,而他和梅長蘇一樣身中火寒毒,容貌大變。梅長蘇哽咽著與聶鋒相認,兩人抱頭痛哭。梅長蘇請來靜妃為聶鋒診治,靜妃表示只能暫時緩解,聶鋒中毒太深自己無力根治。靖王再次忍不住詢問靜妃是否有秘密相瞞,靜妃只是告訴靖王自己年輕時曾受梅長蘇家父相救。梅長蘇將最後一粒藥給了聶鋒,自己卻舊病復發。靜妃趕來為梅長蘇醫治,靖王忐忑不安間,聽到混沌中的梅長蘇沖著自己說「景琰,別怕。」
蒙摯收服了金陵禁軍,夏江則逃出了監牢。梁帝詔見紀王,暗示有意將東宮之位傳給景琰。梅長蘇在殿外與紀王相遇,而梅長蘇則以靖王為名,答謝紀王當年不殺庭生之恩。梁帝回京,譽王及譽王府上下都被投入大獄。同被羈押的譽王妃告訴譽王自己已有身孕,譽王呼喊要面見陛下卻被獄卒奚落。梅長蘇來到獄中,譽王苦笑自己是第二個祁王,梅長蘇則告訴譽王他根本就不配和祁王相提並論。梁帝前往天牢欲見譽王,卻被獄卒告知譽王自裁,梁帝讀罷譽王的血書方知譽王妃已有身孕,但為時已晚,譽王妃已隨譽王而去。此時,京城外,在梅長蘇的安排下,譽王妃其實早已被換出天牢。梅長蘇感慨,這個未出世的孩子應該遠離朝堂,過平常人的生活。
藺晨為聶鋒進行診治,情況比預想樂觀,藺晨卻警告梅長蘇身體可沒這麼樂觀。藺晨從被抓的秦般弱處得知夏江並未逃出金陵,而夏江果然藏匿在外臣范大人府中,並利用范大人在宮中做貴人的侄女聯絡上了被廢太子的生母越賢妃。靖王冊立東宮太子,梁帝身體漸不如前,遂令太子監國理政。夏冬在眾人掩護下來到蘇宅見到聶鋒,夫妻兩人相對無言唯有執手默默垂淚。藺晨將聶鋒所中火寒毒症狀描述給眾人,並列出兩種治療方案,其中一種便是搓骨削皮,至多能活至不惑之年。眾人這才知道為了成為現在的梅長蘇,中了火寒毒的林殊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苦難。夏冬聶鋒最終選擇了另一種治療方案,雖不能再現正常人模樣,卻能將毒性根治,並能圓兩人長相廝守之願。
夏江將密函偷偷放置在送入宮的錦盒中,由接應的宮女琴兒轉給越賢妃。景琰被立太子後辦事妥帖,深得梁帝賞識。藺晨對聶鋒的治療進展的很順利,反而是梅長蘇,發病次數越來越多,藺晨表示他必須立刻治療。越賢妃讀罷夏江送進宮的密函,佯裝重病將梁帝騙至昭仁宮,哭訴自己收到密函,出於好奇拆開查看。梁帝命越賢妃道出密函內容,越貴妃則說密函是夏江的口供,裡面說梅長蘇不僅是祁王舊人,而且正是赤焰軍少帥林殊。梁帝命令御書院上下合理查找夏江口中的火寒毒,同時讓越賢妃傳話給夏江,若他密函中的口供屬實,他與懸鏡司的一切罪責全都可免。夏江決定進宮面見皇上,臨行前囑咐手下如若自己再敗,定要取他之前囑咐過的幾個人的性命。
夏江指認梅長蘇就是當年叛逆的赤焰軍少帥林殊。景琰聽罷愕然,而梅長蘇則淡定自若。梅長蘇與夏江各執一詞,梅長蘇順夏江意願承認自己便是林殊,同時告訴梁帝,即便自己承認就是林殊也毫無意義,反而達到夏江目的,讓其逃脫罪責的同時離間太子與皇帝的關系。夏江極力反駁,情緒激動引發梁帝懷疑,斥責夏江挑撥離間,將其發給太子處置。夏江盛怒,欲在殿上將梅長蘇置於死地,被控制後向陛下大呼寧可錯殺不可錯放。梁帝聽進心中,遂命高湛準備了兩杯御酒,其中一杯是為梅長蘇準備的毒酒。景琰將毒酒攔下,梁帝擔心景琰將毒酒喝下不敢妄動,景琰將酒緩緩倒掉,攜梅長蘇走出養居殿。
兵部駐軍換防的方案得到太子肯定,蔡荃和沈追卻就此在太子面前爭論起如何選賢舉能,蔡荃慷慨激昂,直言新朝應有新氣象,景琰正色到哪裡有什麼新朝,讓他說話小心。梅長蘇回想起譽王死前的話語,懷疑譽王可能與滑族有關系,恰巧宮羽前來請罪並告訴梅長蘇自己是滑族人,梅長蘇詢問宮羽才得知滑族玲瓏公主曾經有過一個孩子。言侯大壽,諸多達官顯貴前來祝賀,一個韓姓女子和一位青年來到言侯府上稱是言侯舊識老友,原來韓氏曾與夏江有一段情緣,青年人便是夏江的兒子。韓氏將她所知與夏江有勾結的人悉數列舉,宮裡宮外展開一場大肅清。梅長蘇來到天牢,將外面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夏江。
梅長蘇來到太子府,告訴景琰自己不能恢復林殊身份,景琰大為不解與其爭辯,梅長蘇所想均是為景琰考慮,景琰含淚答應。蕭景睿想起母親隨身攜帶著謝玉離京前留下的親筆手書,懷疑與手書內容有關,母子二人決定一起查看手書內容,發現了埋藏十三年的驚天秘密。蕭景睿欲向陛下揭發真相,蒞陽長公主連忙阻攔,告訴景睿如果說出真相就是挑戰天子權威,絕不會有好下場。母子二人來到太子府,決定交給景琰。言侯攜韓氏母子前往天牢,看過了夏江最後一眼。景琰欲讓蒞陽長公主攜謝玉手書在梁帝壽宴上代謝玉領罪,使得梁帝不得不重申赤焰舊案。蒞陽長公主反問景琰,如此這般能與她何益。梅長蘇與景琰既憤慨又傷心,蒞陽長公主留下手書,黯然離開。
景琰問梅長蘇是否冤案洗血後便會離開,梅長蘇寬慰景琰自己奔波了13年,沉冤既得昭雪自己也該釋懷,並承諾會常來看他。梁帝大壽之日,宮廷上下一片忙碌,大家紛紛為關鍵時刻的到來做著最後的准備。景琰攜王妃一早便入宮陪伴梁帝,而梅長蘇、霓凰以及官員們也早早來到大殿。壽宴上,群臣賀壽,歌舞升平,蒞陽長公主卻姍姍來遲,跪拜梁帝的同時拿出謝玉的手書,歷數謝玉夏江罪證及赤焰軍當年悲慘遭遇,跪求梁帝下令重審當年赤焰舊案。梁帝龍顏大怒,命人將蒞陽長公主帶下,而殿外的御林軍早已被控制。與此同時,蒙摯、霓凰郡主、文武百官甚至紀王也一齊叩請梁帝答應重審赤焰舊案。
宮中,梁帝哀嘆已被東宮逼入絕境。梁帝將梅長蘇單獨召至宮中。梅長蘇欲將謝玉手書呈給梁帝,讓他清楚知道自己的骨肉和忠臣良將究竟是如何被迫害,而梁帝則不敢去面對。梁帝卻仍舊咬定當年祁王和林燮對自己是莫大的威脅。梅長蘇再也按捺不住,直言梁帝不能忍受的是權威被挑戰,失掉了自己本心。梁帝無言以對,答應舊案可重審,但林殊決不可再活在朝堂之上。梅長蘇應允了梁帝的要求,表示與梁帝死生不復相見。梁帝望著他的背影,高喊自己是受了小人蒙騙,還說起了當年與林殊的種種美好回憶。梅長蘇含淚哽咽,轉身離開。梁帝下詔重審赤焰案,舉朝釋然。藺晨告訴梅長蘇,不必擔心自己還能活多久,只要相信他,他必定竭盡全力。
朝廷募兵,蕭景睿與言豫津紛紛前去報名。梅長蘇規勸景琰,他不得在京都不穩之時離開金陵,自己則請命前往最紛亂的北境對陣大渝,即刻遭到景琰與霓凰的反對,藺晨言辭激烈反對梅長蘇的計劃,梅長蘇則直言自己是林殊,應該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後選擇林殊的結局,藺晨深受感染,表示將梅長蘇一同趕赴沙場。景琰痛心這一別不知何時能再見,梅長蘇答應景琰,自己會回來。臨赴戰場,梅長蘇告訴霓凰,若有來世,願兩人生在平常人家,自己定會與霓凰攜手終老,霓凰含淚應允。景琰站在城牆上,目送身披戰袍的梅長蘇遠去。梅長蘇最終還是沒能再回到金陵。數年過後,景琰已為天子,大梁國泰民安,景琰為新整備完畢的軍隊賜名「長林軍」。